邬丽吴丽武丽姐妹仨的故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邬丽、吴丽、武丽是三姐妹吗?是。是三姐妹,然而一个叫邬丽、一个叫吴丽、一个叫武丽。有些蹊跷吧。无巧不成书,就是借这个“巧”编成故事才有趣嘛。
蹊跷和革命战争年代有关。她们的外公参加了土地革命,于是引发出后来外孙女姐妹仨同名不同姓的蹊跷故事。不是她们的妈妈嫁了三个不同姓的丈夫,不是。她们是同父同母,是从一个娘肚子里出来的。
也许有人不信,三个亲姐妹怎么可能同一个名却不同一个姓呢?确有其事,当然是听来的,而且颇多细节经过改头换面。我一远亲的同学家,也是三兄弟三个姓,奇怪却确有其事,区别在于三姐妹是同名不同姓,三兄弟则是既不同姓也不同名。
三姐妹的外公是老革命,女儿(三姐妹的妈妈)才哇哇坠地,他就离开了,留下由老人照看。他随队伍离家以后,家里遭地主武装的清算、报复。老人死了,孩子的妈妈不知去向,孩子孤苦伶仃。传说他在行军途中,一颗子弹从他胸口穿过,当时就抛下了这棵独苗苗杳然而去。
幸亏吴姓的农民收养了这独苗苗。因为一家姓邬、一家姓吴,才掩饰过去,保住了这棵独苗苗没有遭敌人的残害。后来吴姓的农民参加打游击,战争结束后当了副县长。
邬家已经没有大人了,幼小的独苗苗是在吴家长大的,本来姓邬,上学时养父给她改成了姓吴。她后来成家立业,和丈夫生了这姐妹仨,就是这蹊跷故事中的邬丽、吴丽、武丽。是邬老革命的外孙女,也是吴老革命的外孙女。关系够蹊跷的了。
这邬家的女儿,后来又是吴家的养女,她的婚事颇有一番蹊跷和周折,于是就有了三个女儿三个姓的故事。
她和同单位工作的赵姓男孩朝暮相处,彼此相互爱恋,养父母知道以后极力反对他们的婚姻,因为男孩的出身不好,成份是小土地出租。那个年代家庭成份非常重要,讲究血统成份,家庭出身出不好连孩子参加红小兵也不受欢迎,文化大革命中被排斥于战斗队、战斗组之外。
小伙子不错,为人活络、精明,能干、历练,笔墨也相当好,还精于计算。他满怀信心,只要紧跟和努力就一定能够有所作为,甚至一步青云。
是呵,他是一块好料,身体也棒,单双杠、高低杠、滚杠常常博得同事的喝彩声。可是虽然“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这块好料却连“当兵”“打钉”也挨不上,老婆就更难找。
那年代的政策非常“革命”另一个说法叫做“极左”家庭出身不好的人常常得不到重用。这男孩就是无声无息,所以没有女孩看得上他,看上了,父母也不会同意。他打过报告参加党,却几年了仍然无声无息,如石沉大海。
这不,好不容易找了个自己满意的女孩,相貌人品都不错,可是她养父,就是那位打游击以后当了副县长的老革命反对。老两口还去他们单位吵吵闹闹,他老婆,也就是男孩未来的岳母大人还骂他“地主崽子”“勾引他们的女儿”甚至要挟组织出面干涉,决不允许他们结婚,不给开结婚登记介绍信。
追溯历史,吴姓中更有鼎鼎大名的秦末农民造反领袖吴广“吴”不仅是“大”姓,还是很有影响度的姓氏,尤其在文革这个革命造反响当当的年代。
养父母自己没有生育,女儿虽然不是亲生,也是抱着、背着、牵着,一口一口饭喂大的,冬天怕她冻着,夏日怕她热着,喝汤怕她烫着,是一把屎、一把尿把她拉扯大,培养成了大学生,工作单位相当不错。
父母是出于关心养女的前途。既然她主意已定,吵闹也无济于事,才不得不“和平”解决。条件是养女生下的第一个孩子必须姓吴,接吴家香火。
男孩无可奈何中同意了第一个孩子姓“吴”为吴家接香火,这才允许了他们结婚。从此风平浪静。
没料到一波未平,忽然一波又起,半路杀出来一个程咬金。这“程咬金”竟然是她的亲生父亲邬同志。
邬同志行军路上不是中了一枪死了吗?没有死,当时昏迷,送地方上抢救过来了,住在老百姓家调养。战争环境中部队流动性很大,常常转移,从此他失掉了和组织的联系。传说自己已经家破人亡,回家也没意思,部队又找不到,就和一个女老板结婚,一同经营一爿小食品杂货店。五星红旗飘扬以后他曾经寻找女儿,当时的交通与通讯落后,杳无音信、毫无成果。
文化大革命中养父被打成了“走资派”邬同志的亲生父亲偶然从大字报中发现了女儿的线索。于是时局稳定下来就备了材料和证明寻来。
她的亲生父亲邬同志现在的生活条件相当不错,后妻生了几个孩子,一家人和和美美。但是一直怀念为他逃婚的结发妻子,看见女儿以后就更是念念不忘,也提出了女儿的孩子问题,至少第二个孩子归他邬家。生父的出现成了小夫妻孩子问题的第二个波澜。丈夫当然心中不悦,如果自己留一个就得生三个孩子才能摆平。
真是风云变幻、波澜不已。天知道是怎么回事,一天,他们忽然接有关部门的一个通知:
邬家遭地主武装清算,爷爷死了。孩子的妈妈逃出去以后参加了游击队,在和敌人的一次搏斗中壮烈牺牲,救下了许多战士,为革命立了大功。她在英勇行动之前曾经留下遗言。
她是冲破封建婚姻逃出来和她爸爸结婚的。她还没有伺候过父母一天,没有尽过一天做女儿的责任,孩子有了后代,第二个一定要过继给她武家,算是代替她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通知表示,这是她对组织的唯一请求,一定要尽力考虑满足革命先烈的遗言。
这个消息对小夫妻尤其是丈夫,简直如同当头一棒,他们即便生了三个孩子,赵家也一个捞不着。他也是独生儿子,这下谁给赵家接香火呢?况且国家已经有“最好生两个”的号召,还不一定允许生三个孩子呢。
赵姓是百家姓的第一姓,是大姓,和宋朝皇帝是本家。他常常沾沾自喜,自己可能还算赵家皇帝的后代呢。
现在姓赵不吃香了,不受牵连拖累就够庆幸的,哪里能侈望其它什么,尤其出身问题。找女朋友碰钉子的时候他还悄悄的想:这阶级出身呵!
即便生了三个也一个都不能姓赵了。他很不甘心,但人家都是响当当的革命家庭。大势所趋,也就只好勉强答应。
妻子第一次怀孕他就开始盘算,如果果然生了三个,姐妹仨不同的姓又不同的名,姐妹之间岂不毫不相干?他的文学底子不错,想出来个主意,取同样的名字“丽”这样就把姐妹仨联系起来。
果然如愿以偿,老婆五年中一个接一个连着生了三个,满足了“邬”“吴”“武”三家的要求,遗憾的是差了一个他赵家的孙女赵丽。
三个孩子够热闹,负担够大的。计划生育的风声越来越紧,传说要改成一对夫妻只生一胎,也不敢再生了。一个都不姓赵就一个都不姓赵算了,反正长大以后都是国家的。
老年以后他越想越觉得没有错,现在的孩子哪个不是跑得远远的发展自己的事业,哪个能守在父母身边等着五世同堂。他越想越觉得这一步走对了,英明决策呵。
最困难的时候“邬”“吴”“武”三家后代的支援从四面八方源源而来,他眉开眼笑。
现在就更好了,什么邬家,吴家,武家哟,那三家的老人都“走”了,三家的后代渐渐疏远淡忘,三个外孙女邬丽、吴丽、武丽全是他赵家的了,她们个个都有出息。他忽然想到,呵呵!和宋朝皇帝同一个姓还是不会吃亏啊。
邬丽、吴丽、武丽是三姐妹吗?是。是三姐妹,然而一个叫邬丽、一个叫吴丽、一个叫武丽。有些蹊跷吧。无巧不成书,就是借这个“巧”编成故事才有趣嘛。
蹊跷和革命战争年代有关。她们的外公参加了土地革命,于是引发出后来外孙女姐妹仨同名不同姓的蹊跷故事。不是她们的妈妈嫁了三个不同姓的丈夫,不是。她们是同父同母,是从一个娘肚子里出来的。
也许有人不信,三个亲姐妹怎么可能同一个名却不同一个姓呢?确有其事,当然是听来的,而且颇多细节经过改头换面。我一远亲的同学家,也是三兄弟三个姓,奇怪却确有其事,区别在于三姐妹是同名不同姓,三兄弟则是既不同姓也不同名。
三姐妹的外公是老革命,女儿(三姐妹的妈妈)才哇哇坠地,他就离开了,留下由老人照看。他随队伍离家以后,家里遭地主武装的清算、报复。老人死了,孩子的妈妈不知去向,孩子孤苦伶仃。传说他在行军途中,一颗子弹从他胸口穿过,当时就抛下了这棵独苗苗杳然而去。
幸亏吴姓的农民收养了这独苗苗。因为一家姓邬、一家姓吴,才掩饰过去,保住了这棵独苗苗没有遭敌人的残害。后来吴姓的农民参加打游击,战争结束后当了副县长。
邬家已经没有大人了,幼小的独苗苗是在吴家长大的,本来姓邬,上学时养父给她改成了姓吴。她后来成家立业,和丈夫生了这姐妹仨,就是这蹊跷故事中的邬丽、吴丽、武丽。是邬老革命的外孙女,也是吴老革命的外孙女。关系够蹊跷的了。
这邬家的女儿,后来又是吴家的养女,她的婚事颇有一番蹊跷和周折,于是就有了三个女儿三个姓的故事。
她和同单位工作的赵姓男孩朝暮相处,彼此相互爱恋,养父母知道以后极力反对他们的婚姻,因为男孩的出身不好,成份是小土地出租。那个年代家庭成份非常重要,讲究血统成份,家庭出身出不好连孩子参加红小兵也不受欢迎,文化大革命中被排斥于战斗队、战斗组之外。
小伙子不错,为人活络、精明,能干、历练,笔墨也相当好,还精于计算。他满怀信心,只要紧跟和努力就一定能够有所作为,甚至一步青云。
是呵,他是一块好料,身体也棒,单双杠、高低杠、滚杠常常博得同事的喝彩声。可是虽然“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这块好料却连“当兵”“打钉”也挨不上,老婆就更难找。
那年代的政策非常“革命”另一个说法叫做“极左”家庭出身不好的人常常得不到重用。这男孩就是无声无息,所以没有女孩看得上他,看上了,父母也不会同意。他打过报告参加党,却几年了仍然无声无息,如石沉大海。
这不,好不容易找了个自己满意的女孩,相貌人品都不错,可是她养父,就是那位打游击以后当了副县长的老革命反对。老两口还去他们单位吵吵闹闹,他老婆,也就是男孩未来的岳母大人还骂他“地主崽子”“勾引他们的女儿”甚至要挟组织出面干涉,决不允许他们结婚,不给开结婚登记介绍信。
追溯历史,吴姓中更有鼎鼎大名的秦末农民造反领袖吴广“吴”不仅是“大”姓,还是很有影响度的姓氏,尤其在文革这个革命造反响当当的年代。
养父母自己没有生育,女儿虽然不是亲生,也是抱着、背着、牵着,一口一口饭喂大的,冬天怕她冻着,夏日怕她热着,喝汤怕她烫着,是一把屎、一把尿把她拉扯大,培养成了大学生,工作单位相当不错。
父母是出于关心养女的前途。既然她主意已定,吵闹也无济于事,才不得不“和平”解决。条件是养女生下的第一个孩子必须姓吴,接吴家香火。
男孩无可奈何中同意了第一个孩子姓“吴”为吴家接香火,这才允许了他们结婚。从此风平浪静。
没料到一波未平,忽然一波又起,半路杀出来一个程咬金。这“程咬金”竟然是她的亲生父亲邬同志。
邬同志行军路上不是中了一枪死了吗?没有死,当时昏迷,送地方上抢救过来了,住在老百姓家调养。战争环境中部队流动性很大,常常转移,从此他失掉了和组织的联系。传说自己已经家破人亡,回家也没意思,部队又找不到,就和一个女老板结婚,一同经营一爿小食品杂货店。五星红旗飘扬以后他曾经寻找女儿,当时的交通与通讯落后,杳无音信、毫无成果。
文化大革命中养父被打成了“走资派”邬同志的亲生父亲偶然从大字报中发现了女儿的线索。于是时局稳定下来就备了材料和证明寻来。
她的亲生父亲邬同志现在的生活条件相当不错,后妻生了几个孩子,一家人和和美美。但是一直怀念为他逃婚的结发妻子,看见女儿以后就更是念念不忘,也提出了女儿的孩子问题,至少第二个孩子归他邬家。生父的出现成了小夫妻孩子问题的第二个波澜。丈夫当然心中不悦,如果自己留一个就得生三个孩子才能摆平。
真是风云变幻、波澜不已。天知道是怎么回事,一天,他们忽然接有关部门的一个通知:
邬家遭地主武装清算,爷爷死了。孩子的妈妈逃出去以后参加了游击队,在和敌人的一次搏斗中壮烈牺牲,救下了许多战士,为革命立了大功。她在英勇行动之前曾经留下遗言。
她是冲破封建婚姻逃出来和她爸爸结婚的。她还没有伺候过父母一天,没有尽过一天做女儿的责任,孩子有了后代,第二个一定要过继给她武家,算是代替她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通知表示,这是她对组织的唯一请求,一定要尽力考虑满足革命先烈的遗言。
这个消息对小夫妻尤其是丈夫,简直如同当头一棒,他们即便生了三个孩子,赵家也一个捞不着。他也是独生儿子,这下谁给赵家接香火呢?况且国家已经有“最好生两个”的号召,还不一定允许生三个孩子呢。
赵姓是百家姓的第一姓,是大姓,和宋朝皇帝是本家。他常常沾沾自喜,自己可能还算赵家皇帝的后代呢。
现在姓赵不吃香了,不受牵连拖累就够庆幸的,哪里能侈望其它什么,尤其出身问题。找女朋友碰钉子的时候他还悄悄的想:这阶级出身呵!
即便生了三个也一个都不能姓赵了。他很不甘心,但人家都是响当当的革命家庭。大势所趋,也就只好勉强答应。
妻子第一次怀孕他就开始盘算,如果果然生了三个,姐妹仨不同的姓又不同的名,姐妹之间岂不毫不相干?他的文学底子不错,想出来个主意,取同样的名字“丽”这样就把姐妹仨联系起来。
果然如愿以偿,老婆五年中一个接一个连着生了三个,满足了“邬”“吴”“武”三家的要求,遗憾的是差了一个他赵家的孙女赵丽。
三个孩子够热闹,负担够大的。计划生育的风声越来越紧,传说要改成一对夫妻只生一胎,也不敢再生了。一个都不姓赵就一个都不姓赵算了,反正长大以后都是国家的。
老年以后他越想越觉得没有错,现在的孩子哪个不是跑得远远的发展自己的事业,哪个能守在父母身边等着五世同堂。他越想越觉得这一步走对了,英明决策呵。
最困难的时候“邬”“吴”“武”三家后代的支援从四面八方源源而来,他眉开眼笑。
现在就更好了,什么邬家,吴家,武家哟,那三家的老人都“走”了,三家的后代渐渐疏远淡忘,三个外孙女邬丽、吴丽、武丽全是他赵家的了,她们个个都有出息。他忽然想到,呵呵!和宋朝皇帝同一个姓还是不会吃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