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从平庸到惊艳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星门、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平生有什么志向?”
苏轼是个厚道人,有的人会感觉到他很刻薄,比如说司马光。那是因为苏轼厌恶对方,认为对方冥顽不灵,才会用言语来刻意的奚落丑化对方。
但李逵不一样,他是周元的学生。
不说是千里迢迢,颖州距离沂水县三四百里地总该有吧?
李逵眼巴巴的带着厚礼来拜访自己,虽有求人办事的嫌疑,但苏轼也做不出故意奚落李逵。学问是问不下去了,但也不能拿了人家的数千贯厚礼,最后还把人气个半死吧?
这样对李逵,恐怕连子弟周元知道了真相都会有意见。
虽没有做出让人难堪的举动,但苏轼还是对李逵失望至极,已经失去了提点李逵学问的意思。并不是任何一种询问志向,都是前辈对后辈的爱护。有时候是不耐烦,说明谈话已经快结束了。
苏轼已经对李逵失望至极,苏门学子,哪个不是才学惊艳之辈。不说别人,就说苏轼大弟子黄庭坚,六岁能诗,八岁能文,十多岁已经熟读经史,博闻广记,成为名副其实的饱学之士。二徒弟秦观……就算是不入流的周元,十几岁的时候文章也颇有可取之处。
就在前几年,他和四个弟子在集贤馆编史,各个都是学士,才有了一门四学士的美誉。要问大宋什么衙门对学问要求最高,自然是集贤馆。非饱学之士不能善任之所在。
可是轮到李逵了,这位竟然敢腆着脸对苏轼说:其他都没学过,就《论语》学的好。您老要考校学问的话,就问《论语》的内容。
这可是蒙学啊!你都十几岁了,难道这么多年都在玩闹吗?
反正苏轼是说什么也提不起劲头继续和李逵磨叽下去了。
想要草草的结束这场让他万分后悔的考校。用志向来询问,然后看在李逵礼数周全的份上,勉励几句就结了。
因为很简单一种交谈就是:
“贤侄有何志向!”诸如此类的问话。
回答的内容有很多,比如说:
“当大将军,为国家开疆拓土!”
“想要成为侠义之士,保境安民。”
“做一个好官,给百姓当家作主。”
“为帝王家分忧。”——(当太监不算)
……
反正任何一种回答都可以是这样结束——贤侄志向远大,要恪守本心。然后结束语就是——去玩吧!
没错,苏轼正是有此打算,结束这场让他快要忍不住怒火冲天的谈话。他甚至有种不好的预感,李逵很可能成为苏门之耻。但李逵是周元的弟子,他没有权力将李逵逐出苏门。可惜,他遇到了不按套路出牌的李逵,他的志向……一开始想要吃好喝好,然后要住大房子,揍灵智上人,发财等等。
这都不是啥大志向,至少在标榜君子和仁德的时代里,都是所不出口的不入流想法。甚至连志向都算不上。
李逵觉得苏轼的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干脆就不说了,很咸鱼道:“都行吧!”
“都行?”
苏轼脑仁有点发胀,这算是什么志向?这小子总不至于没有远大志向吧?
还真让苏轼给猜着了,至少对李逵来说,确实如此。志向这玩意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奢华的宝石,看得到,却不能摸的东西。因为摸坏了赔不起。但要说一点没有,也不现实。人总是要生存的,吃饭睡觉的地方总该有吧?
口袋里有俩糟钱的时候,总想着腐败一下,寻欢作乐吧?
吃喝不愁,还有闲钱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有点权力,凸显一子存在感?
这说是志向,更贴切的说是贪欲。至于让他有奉献精神,没穿越之前,他没精力去琢磨这些。穿越之后,他觉得封建王朝的奉献精神很扯淡,任何好处都是皇帝的,背锅让自己来,傻子才干。
于是,李逵就变成了一个胸无大志的人。
或许这些他还没有感觉到,因为对他来说,他任何一种努力都是朝着胸无大志而去的。
文人的身份?
是为了让自己活得舒服一些。
有钱?
谁也不愿意受穷不是?
霸道的性格?
连受穷都不愿意,更何况受气?
一切的一切,都说明李逵并没有一个远大的规划。
于是,在苏轼问他志向的那一刻,他竟然傻呼呼的回答:“都行。”
反正李逵自我感觉挺好,既有文人的洒脱和不羁,同时也不会因为自己的贪念而被束缚手脚。可是这话听在苏轼的耳朵里,格外的刺耳。
一句——去玩吧!愣是没办法说出口。
苏轼憋红了脖子,怒目盯着李逵,上身如同抽搐一般抖动着,胸口对着李逵一个劲的运气。按理说,李逵这等没培养价值的家伙,他不屑重视。可唯独李逵过于懒散的性格,让他气不打一处来,因为就此下去,李逵很可能成为苏门的耻辱不可。
苏轼红脸了,怒了,就差指着李逵的鼻子骂他:朽木可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一个读书人,儒生,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文士,怎么可以没有志向?
“什么叫都行?你给我指条道,都行是哪条道?你堂堂一个男子汉,没有为国征战的豪迈,也没有为百姓伸张的磊落,一天到晚就知道吃吃吃,饭桶不成?文士研习经义,不外乎学习治国之道,修身之本。你怎么可以如此漠视圣人之学,让圣人门徒这四个字蒙羞?”
苏轼说完,手指着李逵气地发抖起来,他这辈子都没有见到过李逵这样的儒生。
李逵很无辜的眼神看向了苏轼,他就不明白,为什么苏轼会发如此大的脾气。您老也没干什么利国利民的大事呀!
没错,您老是兴修水利了。这恐怕是苏轼唯一可以可圈可点的政绩。
问题是,大宋是一个很奇葩的朝代,连太监都热衷于兴修水利,地方官难道不应该做点为老百姓能记得起来的好事吗?
至于说为民伸张,治理地方,李逵真没觉得什么特别。这是大宋,他有一千多年的智慧积累,虽然他获得仅仅是冰山一角,也足以做好一个地方官。至于开疆扩土,他还有机会吗?
突然被骂,李逵有点委屈的小声嘀咕道:“其实为民做主很简单的,当好官又不难。”
“你说什么?”
苏轼气地冷哼一声,作为老实人,他竟然被李逵激怒了。可见李逵气人的本事绝迹不***着李逵说出点道理来:“你说简单,那么好,我问你如何治理一个中等州县?如何断案?如何应对灾荒?”
叭叭叭
苏轼一口气说了好几个问题。
李逵琢磨了一会儿,偷偷瞄了一眼苏轼,有点心虚道:“师祖,我说……刚才被师祖醍醐灌顶之雷音震慑之后,小子有了远大志向,您老信吗?”
“你说呢?”苏轼气地扭头看向一边,他甚至不稀罕再看李逵一眼:“今日不说清楚,你就别想离开。”
李逵无奈,扯着嘴角,猛的给自己灌了几口有些放凉的茶汤,口中越发苦涩,心说:真难喝。
这就开始说起来:“做牧民之官记住三条,‘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至少不会被百姓戳着脊梁骨在背后骂。无农不稳,是说粮食是稳定最重要的基础,工坊可以增加收入,安置脱离土地的青壮和妇女;商业可以增加税收,让钱流动起来,让产出可以获得足够的钱财,从而流入本地的经济之中,让滞销的商品获得购买的机会。”
“具体怎么执行?”
苏轼仅仅听了,‘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十二个字,心头顿时惊涛骇浪般汹涌起来,李逵这小子有两把刷子,似乎在施政的手段上要比自己高那么一丢丢。可问题是,他已经做官几十年,可李逵不过是十几岁的熊孩子。
这种高下立判的落差,让苏轼内心很不好受。
不好受是其一,可他很想听一听李逵的高见。毕竟,苏轼在颖州,似乎能称得上的作为,好像就是疏浚河道和西湖清理淤泥,从而降低阜阳的水患。至于其他的,他要能想出来才行啊!
李逵不甘心的瞄了一眼苏轼,很纠结道:“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就纸上谈兵,纯粹是浪费口舌,再说了,说起来一时半会儿也说不完。”
“一天说不完就说一天,一个月说不完,就一说一个月。”苏轼倔脾气上来了,可不会如此轻易放过李逵。
李逵问:“要是一年说不清楚呢?”
“就说一年。放心,师祖管你吃喝的能力还是有的。”苏轼豁出去了,他就不信李逵会比他有办法。
李逵叹气道:“哎,那我就说说,说错了可别怪我。”
苏轼心说;“你有可能说对吗?”虎着脸道:“快说。”
李逵道:“无农不稳,最好理解,就是在地方上农业是最为重要根本。如何保持土地长期有效的耕种,并让耕种土地的百姓不会陷入沉重负债之中,就必须要针对百姓的赋税进行调整。如果无法调整,就需要官府帮忙解决难题。技术上的难题,让农官去做;负债之类的青苗法就不错。”
“对了,如今青苗法被停了。但官府也可以在本地用官府的信誉担保,给百姓在青黄不接时候给予借贷上的支持。甚至可以筹款作为资金,以本金和微薄的利息来运营。官办不成,就改成民办,只要肯琢磨,办法总会比困难多。就和常平仓一样,这是保护拥有土地的自耕农。”
“对于佃户,需要告诫本地乡绅在请佃户帮佣的时候,本地百姓优先,提高薪酬来缓解双方的矛盾。从而维系地方安稳。大宋律不能用,就按照乡约的办法来。毕竟乡绅的土地都在本乡本土,土地搬不走,他们也不想做的太过分,人总该是要脸的。对于势利小人,名声臭了乡绅,官府就在各个地方制约他们,比如说县学因为道德败坏不予录用声名狼藉乡绅的子弟。贩酒贩盐的许可停发等等。不管用什么办法,让他们服为止。”
“对租用官田的百姓,因为水利失修,官府不想承担修缮费用,可以让百姓自己修缮。费用承担在租金之中,或者水利修缮之后土地产出多了,还是按照原先的标准征收,调动百姓积极性。”
“道理看起来很复杂,其实就一条,官进民退,民进官退而已。一切都以增加本地的粮食产量为首要。官府提倡引导,却具体的选择让百姓去做,毕竟官府一直在,但官员三年一期,新官上任改变了旧政,数年心血毁于一旦也不是不可能。”
“其次就是工坊,鼓励工匠革新技术,给予奖励。私人工坊,官府可以帮忙扩大规模,寻找合作。缺资金的,给予资金支持。”
……
从中午,李逵一直说到了傍晚,其中苏轼还问了很多问题。
唯独让苏轼很不爽的是他刚刚训了李逵,这会儿他没脸将李逵说的用笔记录下来。好在他的记忆超群,几乎能够全部背下来。
可惜,临了,李逵还是让苏轼气个半死:“师祖,我刚才都是胡说八道,你听过当个乐就完了,别瞎试,万一出了事我可不会承认是我说的。”
苏轼刚想夸李逵几句,以示鼓励,听到这句话,啥心思都没有了。
但李逵的才能让他看到了,务实,处处都是解决的办法。要是王相公早四十年遇到李逵,还有章惇和吕惠卿什么事?
至于李逵的表现,对苏轼来说,简直就是惊艳。
虽然,这小子书读的一塌糊涂。
李逵终于被苏轼放了,也不能说是放了,而是让他吃饭去。继续在家里呆着。
这时候来请父亲用膳的儿子苏过走进了书房,默默整理了一些手边的书稿,一边对苏轼劝道:“父亲,师侄虽然年幼,但是才思敏捷,才学出众,学问着事扎实……”
苏轼吃惊的看着自己家的儿子,他就闹不明白,苏过所说的那个师侄还是李逵吗?
“平生有什么志向?”
苏轼是个厚道人,有的人会感觉到他很刻薄,比如说司马光。那是因为苏轼厌恶对方,认为对方冥顽不灵,才会用言语来刻意的奚落丑化对方。
但李逵不一样,他是周元的学生。
不说是千里迢迢,颖州距离沂水县三四百里地总该有吧?
李逵眼巴巴的带着厚礼来拜访自己,虽有求人办事的嫌疑,但苏轼也做不出故意奚落李逵。学问是问不下去了,但也不能拿了人家的数千贯厚礼,最后还把人气个半死吧?
这样对李逵,恐怕连子弟周元知道了真相都会有意见。
虽没有做出让人难堪的举动,但苏轼还是对李逵失望至极,已经失去了提点李逵学问的意思。并不是任何一种询问志向,都是前辈对后辈的爱护。有时候是不耐烦,说明谈话已经快结束了。
苏轼已经对李逵失望至极,苏门学子,哪个不是才学惊艳之辈。不说别人,就说苏轼大弟子黄庭坚,六岁能诗,八岁能文,十多岁已经熟读经史,博闻广记,成为名副其实的饱学之士。二徒弟秦观……就算是不入流的周元,十几岁的时候文章也颇有可取之处。
就在前几年,他和四个弟子在集贤馆编史,各个都是学士,才有了一门四学士的美誉。要问大宋什么衙门对学问要求最高,自然是集贤馆。非饱学之士不能善任之所在。
可是轮到李逵了,这位竟然敢腆着脸对苏轼说:其他都没学过,就《论语》学的好。您老要考校学问的话,就问《论语》的内容。
这可是蒙学啊!你都十几岁了,难道这么多年都在玩闹吗?
反正苏轼是说什么也提不起劲头继续和李逵磨叽下去了。
想要草草的结束这场让他万分后悔的考校。用志向来询问,然后看在李逵礼数周全的份上,勉励几句就结了。
因为很简单一种交谈就是:
“贤侄有何志向!”诸如此类的问话。
回答的内容有很多,比如说:
“当大将军,为国家开疆拓土!”
“想要成为侠义之士,保境安民。”
“做一个好官,给百姓当家作主。”
“为帝王家分忧。”——(当太监不算)
……
反正任何一种回答都可以是这样结束——贤侄志向远大,要恪守本心。然后结束语就是——去玩吧!
没错,苏轼正是有此打算,结束这场让他快要忍不住怒火冲天的谈话。他甚至有种不好的预感,李逵很可能成为苏门之耻。但李逵是周元的弟子,他没有权力将李逵逐出苏门。可惜,他遇到了不按套路出牌的李逵,他的志向……一开始想要吃好喝好,然后要住大房子,揍灵智上人,发财等等。
这都不是啥大志向,至少在标榜君子和仁德的时代里,都是所不出口的不入流想法。甚至连志向都算不上。
李逵觉得苏轼的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干脆就不说了,很咸鱼道:“都行吧!”
“都行?”
苏轼脑仁有点发胀,这算是什么志向?这小子总不至于没有远大志向吧?
还真让苏轼给猜着了,至少对李逵来说,确实如此。志向这玩意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奢华的宝石,看得到,却不能摸的东西。因为摸坏了赔不起。但要说一点没有,也不现实。人总是要生存的,吃饭睡觉的地方总该有吧?
口袋里有俩糟钱的时候,总想着腐败一下,寻欢作乐吧?
吃喝不愁,还有闲钱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有点权力,凸显一子存在感?
这说是志向,更贴切的说是贪欲。至于让他有奉献精神,没穿越之前,他没精力去琢磨这些。穿越之后,他觉得封建王朝的奉献精神很扯淡,任何好处都是皇帝的,背锅让自己来,傻子才干。
于是,李逵就变成了一个胸无大志的人。
或许这些他还没有感觉到,因为对他来说,他任何一种努力都是朝着胸无大志而去的。
文人的身份?
是为了让自己活得舒服一些。
有钱?
谁也不愿意受穷不是?
霸道的性格?
连受穷都不愿意,更何况受气?
一切的一切,都说明李逵并没有一个远大的规划。
于是,在苏轼问他志向的那一刻,他竟然傻呼呼的回答:“都行。”
反正李逵自我感觉挺好,既有文人的洒脱和不羁,同时也不会因为自己的贪念而被束缚手脚。可是这话听在苏轼的耳朵里,格外的刺耳。
一句——去玩吧!愣是没办法说出口。
苏轼憋红了脖子,怒目盯着李逵,上身如同抽搐一般抖动着,胸口对着李逵一个劲的运气。按理说,李逵这等没培养价值的家伙,他不屑重视。可唯独李逵过于懒散的性格,让他气不打一处来,因为就此下去,李逵很可能成为苏门的耻辱不可。
苏轼红脸了,怒了,就差指着李逵的鼻子骂他:朽木可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一个读书人,儒生,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文士,怎么可以没有志向?
“什么叫都行?你给我指条道,都行是哪条道?你堂堂一个男子汉,没有为国征战的豪迈,也没有为百姓伸张的磊落,一天到晚就知道吃吃吃,饭桶不成?文士研习经义,不外乎学习治国之道,修身之本。你怎么可以如此漠视圣人之学,让圣人门徒这四个字蒙羞?”
苏轼说完,手指着李逵气地发抖起来,他这辈子都没有见到过李逵这样的儒生。
李逵很无辜的眼神看向了苏轼,他就不明白,为什么苏轼会发如此大的脾气。您老也没干什么利国利民的大事呀!
没错,您老是兴修水利了。这恐怕是苏轼唯一可以可圈可点的政绩。
问题是,大宋是一个很奇葩的朝代,连太监都热衷于兴修水利,地方官难道不应该做点为老百姓能记得起来的好事吗?
至于说为民伸张,治理地方,李逵真没觉得什么特别。这是大宋,他有一千多年的智慧积累,虽然他获得仅仅是冰山一角,也足以做好一个地方官。至于开疆扩土,他还有机会吗?
突然被骂,李逵有点委屈的小声嘀咕道:“其实为民做主很简单的,当好官又不难。”
“你说什么?”
苏轼气地冷哼一声,作为老实人,他竟然被李逵激怒了。可见李逵气人的本事绝迹不***着李逵说出点道理来:“你说简单,那么好,我问你如何治理一个中等州县?如何断案?如何应对灾荒?”
叭叭叭
苏轼一口气说了好几个问题。
李逵琢磨了一会儿,偷偷瞄了一眼苏轼,有点心虚道:“师祖,我说……刚才被师祖醍醐灌顶之雷音震慑之后,小子有了远大志向,您老信吗?”
“你说呢?”苏轼气地扭头看向一边,他甚至不稀罕再看李逵一眼:“今日不说清楚,你就别想离开。”
李逵无奈,扯着嘴角,猛的给自己灌了几口有些放凉的茶汤,口中越发苦涩,心说:真难喝。
这就开始说起来:“做牧民之官记住三条,‘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至少不会被百姓戳着脊梁骨在背后骂。无农不稳,是说粮食是稳定最重要的基础,工坊可以增加收入,安置脱离土地的青壮和妇女;商业可以增加税收,让钱流动起来,让产出可以获得足够的钱财,从而流入本地的经济之中,让滞销的商品获得购买的机会。”
“具体怎么执行?”
苏轼仅仅听了,‘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十二个字,心头顿时惊涛骇浪般汹涌起来,李逵这小子有两把刷子,似乎在施政的手段上要比自己高那么一丢丢。可问题是,他已经做官几十年,可李逵不过是十几岁的熊孩子。
这种高下立判的落差,让苏轼内心很不好受。
不好受是其一,可他很想听一听李逵的高见。毕竟,苏轼在颖州,似乎能称得上的作为,好像就是疏浚河道和西湖清理淤泥,从而降低阜阳的水患。至于其他的,他要能想出来才行啊!
李逵不甘心的瞄了一眼苏轼,很纠结道:“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就纸上谈兵,纯粹是浪费口舌,再说了,说起来一时半会儿也说不完。”
“一天说不完就说一天,一个月说不完,就一说一个月。”苏轼倔脾气上来了,可不会如此轻易放过李逵。
李逵问:“要是一年说不清楚呢?”
“就说一年。放心,师祖管你吃喝的能力还是有的。”苏轼豁出去了,他就不信李逵会比他有办法。
李逵叹气道:“哎,那我就说说,说错了可别怪我。”
苏轼心说;“你有可能说对吗?”虎着脸道:“快说。”
李逵道:“无农不稳,最好理解,就是在地方上农业是最为重要根本。如何保持土地长期有效的耕种,并让耕种土地的百姓不会陷入沉重负债之中,就必须要针对百姓的赋税进行调整。如果无法调整,就需要官府帮忙解决难题。技术上的难题,让农官去做;负债之类的青苗法就不错。”
“对了,如今青苗法被停了。但官府也可以在本地用官府的信誉担保,给百姓在青黄不接时候给予借贷上的支持。甚至可以筹款作为资金,以本金和微薄的利息来运营。官办不成,就改成民办,只要肯琢磨,办法总会比困难多。就和常平仓一样,这是保护拥有土地的自耕农。”
“对于佃户,需要告诫本地乡绅在请佃户帮佣的时候,本地百姓优先,提高薪酬来缓解双方的矛盾。从而维系地方安稳。大宋律不能用,就按照乡约的办法来。毕竟乡绅的土地都在本乡本土,土地搬不走,他们也不想做的太过分,人总该是要脸的。对于势利小人,名声臭了乡绅,官府就在各个地方制约他们,比如说县学因为道德败坏不予录用声名狼藉乡绅的子弟。贩酒贩盐的许可停发等等。不管用什么办法,让他们服为止。”
“对租用官田的百姓,因为水利失修,官府不想承担修缮费用,可以让百姓自己修缮。费用承担在租金之中,或者水利修缮之后土地产出多了,还是按照原先的标准征收,调动百姓积极性。”
“道理看起来很复杂,其实就一条,官进民退,民进官退而已。一切都以增加本地的粮食产量为首要。官府提倡引导,却具体的选择让百姓去做,毕竟官府一直在,但官员三年一期,新官上任改变了旧政,数年心血毁于一旦也不是不可能。”
“其次就是工坊,鼓励工匠革新技术,给予奖励。私人工坊,官府可以帮忙扩大规模,寻找合作。缺资金的,给予资金支持。”
……
从中午,李逵一直说到了傍晚,其中苏轼还问了很多问题。
唯独让苏轼很不爽的是他刚刚训了李逵,这会儿他没脸将李逵说的用笔记录下来。好在他的记忆超群,几乎能够全部背下来。
可惜,临了,李逵还是让苏轼气个半死:“师祖,我刚才都是胡说八道,你听过当个乐就完了,别瞎试,万一出了事我可不会承认是我说的。”
苏轼刚想夸李逵几句,以示鼓励,听到这句话,啥心思都没有了。
但李逵的才能让他看到了,务实,处处都是解决的办法。要是王相公早四十年遇到李逵,还有章惇和吕惠卿什么事?
至于李逵的表现,对苏轼来说,简直就是惊艳。
虽然,这小子书读的一塌糊涂。
李逵终于被苏轼放了,也不能说是放了,而是让他吃饭去。继续在家里呆着。
这时候来请父亲用膳的儿子苏过走进了书房,默默整理了一些手边的书稿,一边对苏轼劝道:“父亲,师侄虽然年幼,但是才思敏捷,才学出众,学问着事扎实……”
苏轼吃惊的看着自己家的儿子,他就闹不明白,苏过所说的那个师侄还是李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