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园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1

    后园一直是那个杂乱无章地守着寂寞的地方,也是那个堆积着童年及少年时光的地方。

    记忆就是那个一直在心里反反复复,零零碎碎无法串联起来却抹不去的东西。一些事物之所以值得去思念,是因为它记载着曾经的往事,即使再不会回到从前,也没有人可以改变记忆里的一切,因为记忆的东西那么真实的存在过,就如,我的后园。

    后园,和前园本来就是一块地,房子把它们分开了前后,也拉开了彼此的距离,前园永远是整齐干净地种植着茄子辣椒各类蔬菜,四季分明,宽阔明朗,洋溢着生息与繁华。

    而后园则如杂货场一样,那些不知过了多少年头的旧木头在一处堆着,偶尔一只小老鼠贼头贼脑地从栅栏那边溜过来,嗖地钻进木头堆里,木门旁趴着的大黄狗几步蹿过来,却无奈地冲着木堆狂叫几声,悻悻离去,一群淘气的孩子常常在这木头堆爬上爬下,吵闹声震天。废弃了的农具,也散落在屋后,锈迹斑斑的铁犁,脱落了边沿枝条的篓子,它们就在这里,静守着每天的时光,从屋前到屋后,再从屋后到屋前。靠后墙的角落堆着的永远也烧不完的柴火垛,年复一年地添着一茬一茬的柴,有时,几个伙伴靠在柴垛的角儿,顶着暖暖的阳光,翻看着不知从哪里淘来的破旧的小人书。墙外栽着几棵小杨树,一条坑坑洼洼的小路,通向里面任何一家。左边木栅栏是和邻居共用的,两家的孩子时常在栅栏边悄悄私语,然后猫着腰从栅栏的边溜走,大人发现从屋里出来时,孩子们早已经没了踪影。右边的栅栏外是自家通往后面的大门。靠屋房角的一边留着木栅栏门,门随时开着。我们在园子里疯疯闹闹,都从这个门进出。家里的鸡鸭也随着我们进这个园子寻觅一点吃的,饱了就随意在角落里趴着休息,从不怕我们的吵闹,也绝不出那边的大门。

    一群疯闹的孩子,间杂随意走动或被惊飞乱跑的鸡鸭鹅,大黄狗懒散地趴着,时而警觉地竖起耳朵。这是一幅从记忆处零星地串联起来的画面,光阴转过,当我们从后园那边的大门跨出去,渐渐地不再踏进来时,已是匆匆的流年带走了许多的人和事,有些却已是断了,再无法拼凑,而有些,却是越来越清晰。

    常常想,这是怎样的一块儿天地呢,让我多年以后还是记忆犹新,有时自认为已经忘记了的东西,偶尔想起来,还是如昨日一样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2

    天气开始转暖,远处的厚雪也一点点融化,露出星星点点的土地,之后,冰冻的土层在暖暖的阳光里开始苏醒,松软,棉和。站在后园的土墙上,望着黑黝黝的土地悠远而辽阔,直到远远的地平线那边,不知道遥远的那一边,还会有什么。

    父亲趁着星期天,用借来的毛驴车,从很远的盐碱地一趟趟拉回几车碱土,堆在后园,等着天再暖和些,就可以抹房子了。每年都是这样,这样房子在夏天有雨的时候屋里就不会到处漏雨了。

    阳光终于更明媚了,暖暖地照着,孩子和大人的心情都透着舒畅。家家都赶着这样的天气抹房子,随便看几家,屋顶上都有人,远远地就能听见他们的说笑声。

    父亲通常找来我的两个远房叔叔帮忙,他们赶在太阳升起时,就把碱土和成泥,等太阳高高升起,空气中开始有了暖意,父亲和一个叔叔从木梯子爬上房顶,叔叔从房顶把扁担顺下来,下面的一个叔叔把泥装进筐子,挂在扁担的钩子上,房顶上的人拉着扁担,然后拉到差不多一半的时候使劲一挑,扁担变成一个漂亮的弧形,装泥的筐子就稳当地落在了房顶。我站在后园的边角,看着他们有说有笑地干着这些艰难的活,觉得世上没有什么可以难倒大人的,想着自己什么时候能长大。时而被召唤着去拿一杯水或者一条毛巾,这时的幸福,就是能被大人夸奖几句,或者自认为能帮大人干活,没有更确切的想法,简单的心里,单纯的干干净净。

    犹记那时春天的印象,天空安宁,纯净,无边无际,心里莫名其妙的愉快着,那温暖的阳光,让大地也氤氲着暖湿的气流。庄稼苗很快钻出地面,风吹着,绿色渐渐浓郁起来,后园的几棵杨树,叶子一天天长大,我的心情也膨胀起来,每天都跃跃欲试地前后园跑,一遍遍翻看嫩绿的小苗和树叶的长度,一种春天特有的花香和气息在园子里流动。

    几场清凉的雨过后,春天已经接近尾声了。后园房角剩下的碱土,被水冲刷了几次,蔓延了一片灰白干硬的土,几只鸡在旁边无趣地走过,没有什么可食的。老芦花母鸡此时领着它的孩子们出来了,那些小鸡蹒跚着跟在它们的妈妈后边,朵朵绒球一般,唧唧地娇叫着。老母鸡常常是蓬起双翅,威武得气壮山河般,所有的家禽都躲得远远的,甚至大黄狗都得躲着它走。有时不知哪个淘气的孩子偷偷抓住了一只小鸡,被老母鸡发现,就会被追着满院跑,直到被追着从后园的木门仓皇逃走,老母鸡才以胜利者的姿态,昂首回来安抚受惊的孩子们。特有的母性的骄傲和职责,动物也不例外。

    或者,这一幕,再也不会出现而且永远也不会出现了,我们已经远离了那个单调却充满生趣的年代,那段充沛着各种精力的时光。甚至,回忆时,也是断断续续,零碎地散落,再也无法还原当时的情景。

    3

    夏天很快就在眼前了。

    前园种的菜已经长齐了,就等着一场大雨,开花,结果。后园依旧没有什么大的改观。靠房角的一边临时用树枝木板圈了一个地方,养着几十只刚刚出生的小鹅,乳黄色的小家伙们,能吃能叫。栅栏边栽了几棵向日葵,歪歪斜斜的,好在这几棵秧苗已经很大,不再怕鸡鸭们的啄食了。

    园子后面的大地,长着茂盛的玉米,高粱。这片地的中间,斜插着一条小道,穿过这条小道的尽头,另一个村子的后面,是我的小学。领着弟弟妹妹们,还有邻居的小伙伴,在这条狭长的小道上来来回回不知疲倦地跑着,上学或者放学,脚前脚后在这条小道上一路小跑回家,这条小道在我的记忆里犹深。父母没有时间过问我们在路上干什么,家里永远有做不完的活儿,只要在路上不被打,不被老师家访,就是他们心目中的好孩子了。

    那时,刚刚懂事的我,心里不知曾经想过什么,或许什么都没有想过。

    去学校的那条小道两旁,庄稼越来越高,看着玉米棒子长出红缨了,高粱开始抽穗了,土豆花已经落了。放学时,顺带拽一把野菜,或者抓一两只蚂蚱在兜里揣着,从后园走过,扔进趴着的鸡鸭群里,惹得它们一阵疯抢,阿黄会过来,摇着尾巴亲昵地扑上我的裤脚,一同进屋,扔下书包,出来,后园的那群鹅,已经嘎嘎地大叫了。

    那几十只鹅长的很快,已经退去绒毛,开始长老翎了,齐刷刷的白。叫声也开始变粗,不知为什么,开始喜欢那种叫声,因为不用着急着写作业,可以放鹅去了。家家养着鸡鸭鹅,都是为了到秋天换些钱,添置家里用的吃的和孩子们的穿戴,孩子们毫无怨言地帮着家里干这些活。那些鹅每次看见我们背着书包进院,便个个伸长脖子大叫,直到打开后园的栅栏门,大鹅们迫不及待地冲出来,齐刷地大叫着奔向后边的大门,出了大门,个个张开翅膀,欢天喜地的奔向经常吃草的地头沟旁,我在后面小跑着追。

    这是一段闲暇的时间,我可以悠闲地看着蝴蝶在傍晚的余晖下追逐,几只蚂蚱会窜出草丛,顷刻间又窜到另一边,玉米和高粱都染上了金色,静静地,流动着一种温馨和醇香的气息。直到落日已经在树叶后来回晃动时,赶着大鹅往回走,远远地看见后园,在落日下暗涩了许多。

    夏天渐渐地弱了下去,但阳光依旧充足,庄稼正在这时成熟。小麦已经割完,麦地里留着白白的麦茬,在阳光下锋芒闪闪。后园多出了几捆麦秸秆,干净的乳白色,整齐地捆扎着,安谧,柔软,散发着令人舒畅的气味。

    我们依旧在后园出出进进,向日葵花已经开了又落,花盘悄悄地垂向栅栏外,每次经过它的旁边,都要看看葵花籽成熟了没有,用自己的心思,期盼秋天或者冬天。

    4

    曾经想,后园是多么的僵化,无论四季怎么变化,它都是灰突突的样子,许多年之后还是一个样子。后来才明白,是我们没有把色彩装进去,它才没有变化,而它容忍着我们,装着我们的欢乐和忧伤,满足和失落。

    后边大片的玉米和高粱,已经在阳光下显得疲惫不堪,甚至叶面已经卷曲起来,谷子早已苍白地低垂下头,原来它们已经在迫不及待地等待秋天了。玉米棒子的红缨已经黯淡枯萎,金黄的棒子从包裹着的叶子里挣脱出来,斜斜地插在玉米叶子和杆子之间。高粱齐刷刷地红彤一片,仿佛一直到天边。

    我们趴在后园的墙头上,望着那大片的通红高粱。有时看见成群的大鸟从天空俯冲下来,落到高粱地里,不一会儿,呼啦一片,又从地里飞上了天空,无数只翅膀织成一片,似乎遮住了天空。这时弟弟和他的伙伴立刻登上墙头,抻长了脖子向大鸟飞走的方向望。我们不知道这些大鸟从哪里飞来的,又飞到哪里去了,只觉得庄稼之外还是庄稼,从没有想过,离开这里,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秋收很快。田野里到处是忙碌的身影,空气里流通着一股粮食和泥土的芳香,阳光的余热依旧在,只是早晨和傍晚有一些凉。后园的那几棵向日葵已经衰落的不成样子了,花盘被母亲割下,放在屋前的窗台上晾晒,剩下杆子孤零零地挺立着,老芦花母鸡已经不象春天时那么威风了,小鸡们早已长大,有的已经不再跟随它,自己另立门户了,它显得有些失落,也渐渐地和其他母鸡一样,卧在后园的栅栏边,懒散惬意地嗮着太阳。

    风很快就刮起来。树叶洋洋洒洒地落下来,飘到路上,附近的沟子里,还有大地里。一些剩在地里的庄稼叶子也被吹到了沟里,和树叶混在一起,厚厚的一层。我和伙伴们挎着书包,顶着风跑回家,不约而同地抄起扫帚,铁耙和背篓,先后出现在道边,沟旁。阿黄也跑来凑热闹,在沟里撒欢地窜来窜去。我们先在沟里的柴儿搂起来塞满背篓,然后上到路上,把那些散落的树叶扫在一起,一堆堆放着,妹妹回家去取麻袋,一袋袋装好放在那儿,等着爸爸或者妈妈来,往返几趟扛回去,几个一起扫柴禾的伙伴,我家的柴禾最多。后园又多了一堆柴,就是那些树叶,越堆越多,直到秋尽时,树叶已经堆成了小山,足够烧一冬了。

    我的心里有了一些小小的满足,至少不用花钱买柴禾,而用我们自己的劳动就可以冬天不挨冻了。这种简单的思维,一部分来自家里的生活条件,另外是心里一种自我满足感,现在想起来,应该是这样。

    后园除了柴禾已经没有什么了,白鹅早已在天冷之前就卖了出去,鸡鸭也嫌冷躲进了窝里,不再来后园。有一些清冷和寂寥,毕竟,冬天已经来了。

    5

    初冬的日子都是阴沉沉的,风总是呼嚎着,有时夹带着雨滴,冷飕飕地钻进衣裤,大地在冷风的呜咽里,显得有一些空荡和荒芜。

    后园清静得有点压抑,靠屋角的木栅栏门不知何时不见了,大概是秋天时嫌进出不方便拆的,墙角多了几棵新树杈,是被风吹断,顺手捡回来的,那还没有完全褪去绿意的叶子干枯着,却没有落下,在树枝上挺立着,告诉人们它是怎样的茂盛的生长过,它还不忍随风而去。站在这里看着这些时,忽然有种想长大的感觉,但是确实没有想到长大后会怎么样,或者会不会离开这里。

    盼望着下一场大雪。其实并没有感到对雪是多么的喜欢,只是觉得厚厚的雪,洁白,明亮,可以覆盖住光秃秃的田野,不再那么丑陋。而且下雪就可以让我们安静的呆在屋里,母亲也会停止忙碌,坐在烧热的炕上为我们赶做新年穿的棉鞋,或者在墙角,蹬着那台缝纫机,缝补旧衣服,听着那台缝纫机发出的咯噔咯噔的声音,我的心里就随着安稳了。

    雪是在夜晚下的。清晨,还在梦中,就被外面的的声音惊醒了,我知道,一定是下雪了。雪下得很大,厚的地方,差不多没了膝盖,院子已经被父亲扫完了,我们接着向后面的大门扫。邻居的叔叔也在扫雪,其实是用锨铲,到后边的大门外,两家就接上了,然后说说笑笑地继续铲雪,铲出去很远,那是为我们上学铲出一条路,直到那边出现脚印了,他们认为孩子们踩着脚印可以走到学校了,才返回来。尽管有铲出的路,还有脚印,我们还是磕磕绊绊地在雪里摸爬滚打地到了学校,身上,鞋里全是雪。因为在路上,是一边玩着一边往学校走的,那种兴奋和快乐,似乎和堆雪人,打雪仗一样。

    雪,为那个枯燥和单纯的时候增加了无限的乐趣。即使现在对雪的亲近,也无论如何找不出那时的纯粹自然的感受。

    后园的雪没有清除,柴垛上都是厚厚的雪,仿佛雪山堆在那里。木堆那边,两行细小的爪印,随后,又是两行梅花印,在雪地里清晰惹眼。我们小心地从门口到柴垛那边铲出容一人走的地方,来来回回走几趟,怎么也不忍心去踏那些雪,大黄狗也摇着尾巴好奇地窜到雪上,被吆喝回来。大半个冬天,后园的雪一直那么安静,雪地上各种动物的脚印,如一幅幼稚的儿童画,虽看不出表达着什么,却是自然的原始形态,快乐而亲切。

    冬天一直都是安静的,大地也如沉睡了般。后园的那几棵杨树,依然清瘦而淡漠,透过那树的枝干,可以仰视蓝天,清澈,苍远。就在这个静谧的冬季里,我渐渐长大了的心,开始滋长了一些向往。我还不能完全解释那些向往究竟是什么,但是却一直在变大,点缀着简陋平淡的生活。

    当我的少年结束时,真的从这里离开了,接着,一个个都离开了,一走就是几十年。而后园还在,一年又一年地轮回着光阴,忙碌,热闹,寂静。一成不变,我们,那些年不停地吵闹的孩子,已经开始不停地行走变换人生的历程。

    多年以后,再次回忆起这块曾经陪着我生活和快乐过的地方时,才知原来我的脚步并没有走远,还有一些可以串联起来的影像记忆,在心里温暖依旧,如那阳光下的河流,静静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