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走罢,我们出去转转。韩忠彦扬了扬手,随即率先出了屋去。有仆从为他披上防风的裘领大氅,他缓步前行,韩嘉彦随后披氅而出,默然跟随。
韩氏一族身形皆高大俊朗,韩忠彦上了年纪,腰背微躬,但仍旧伟岸。韩嘉彦本是女子,身长不及兄长,但也高挑颀长。二人一前一后出府,有扈从牵马随后伴行。
韩忠彦今日心绪尚可,有漫步街头,游赏汴京冬景的兴致,并不急着上马。韩嘉彦有些无奈,只能耐着性子陪同。
看着兄长的背影,她心思逐渐飞远,想起他这些年为官的经历,只能说他老成持重有余,奋励精进不足,二字概括是为平庸。唯一的建功之举,便是元丰四年、五年,对西夏用兵时,他曾出使辽国,稳定局势,未曾让辽国插手宋夏之战。
但那场战,宋大败,至今想起仍倍觉痛惜。
如今他位高权重,尚书左丞为副宰执,他自户部尚书擢升到这个位子上,掌百官纲纪、国朝钱粮。然而近些年国势每况愈下,却也是有目共睹。前些年新政猛苛,于百姓是灾难,后又除新复旧,更造成许多混乱。朝政为今之计,乃是寻一定法,利民生,休养生息。
然而如今的朝臣皆以党争为第一要务,互相攻讦,少有干实事之人,国朝弊政,看在韩嘉彦眼里,忧愤不已。
而她的这位兄长,其立场并不偏向于任何一派,让人难以捉摸。可以显见的是,他如今能身居高位被任用,显然立场得到了太皇太后的认可,旧党认为他是自己的人。但他与新党之间的关系也并不差。新党如今失势,但韩忠彦依旧用私人关系保其中一些人生活无碍,比如章惇、邢恕。这是最典型的官场权术,他做的这些事也并非无人知晓,只是更无人敢说些甚么。
韩府在党争中似乎天然有着某种超脱的优势,因为谁都知道,做官做到韩门这个份上,不论甚么党争,韩门都能在强大的关系网荫庇之下安然无恙。
在韩嘉彦眼里,兄长的背后写着两个大字权臣。但这不是她想看到的,权臣不一定是能臣,更不一定是敢为之能臣。
这世上只有一个敢作敢为,敢做能为的王荆公,尽管韩嘉彦对新法的一些措施有个人的异见,总体之上,她仍然支持革新。这是她母亲的主张,亦是她个人的主张。十几年了,至今仍未变过。
但在如今的形势之下,选择沉默,才是明智之举。
走街串巷一直向南,走到朱雀门附近时,韩忠彦终于上了马。韩嘉彦于是也跟着上马,随在他身后,二人纵马小跑,出了旧城入新城,再往南。至此时,韩嘉彦基本能猜到他要去哪里了。
这是去太学亦或国子监的方向。
韩忠彦缓了速度,向后方的韩嘉彦招了招手。韩嘉彦控马上前,与他并辔而行。
到这儿差不多可以说话了,师茂啊,你对当下的朝局有甚么看法?韩忠彦目不斜视地控马于道中,四周行人稀少,他稍稍放开了一些音量。
韩嘉彦有些惊愕于他竟然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他是朝中重臣,自己不过一个尚未登科的举子,这是某种考验吗?
韩嘉彦思索了片刻,道:太皇太后身体欠安,与官家之间似有龃龉。想来是,风向要变,也就近几年的事。
韩忠彦瞥眼看她,忽而意味不明地一笑,问道:你怎知风向会变,即便不远的未来官家亲政,当下旧党把持朝局的局势就一定会扭转?
韩嘉彦笑道:新旧党争能争得起来,不过是因为掌权者默许制衡。若官家下定决心要实施新法,则旧党难有生存余地。我观当今官家年纪虽轻,可胸怀宏图壮志,当能断行新法。
韩忠彦见她说得如此笃定,不由蹙眉,道:师茂,揣度上意,可莫要一叶障目,误入歧途。
某这个猜想并非空穴来风。三件事,项背听朝、乳母猜忌、薄待生母,此三件事必成心魇,一生难除。帝受辱而怀旧,数年闷闷不乐。而时间站在官家那一边,这便是最要紧的。韩嘉彦淡淡分析道。
她说的这三件事,项背听朝是指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与官家御位相对。众朝臣皆向太皇太后禀事,从不回身面向官家。每每上朝,官家只能看到众朝臣的后背颈项,默然垂听,毫无发言机会。
乳母猜忌指的是去年,也就是元祐四年十二月时,民间传出宫中寻找乳母之事。范祖禹上书太皇太后批评此事,言辞激烈。太皇太后对外解释说,是神宗遗留下的几个小公主年幼,需要乳母照顾,但私下却将官家身边的宫女唤去审问。此事后来在民间传出许多笑话来,太皇太后本意是想遮掩此事,结果却成了欲盖弥彰,让官家难堪受辱。
而薄待生母则更是四海皆知,官家生母朱太妃,本应封太后,却因太皇太后打压而只能为太妃,各项待遇都次于向太后。只因太皇太后不愿树立朱太妃的威仪,以折损自己与向太后的威望。
官家怀念先帝,崇敬先帝所施之政,对亲人手足尤其爱护,这都是宫中出了名的。而太皇太后高氏与他之间是皇权之争,虽表面平静,可内里暗流汹涌。确如韩嘉彦所说,时间站在官家那一侧,待他亲政,风向必变。
走罢,我们出去转转。韩忠彦扬了扬手,随即率先出了屋去。有仆从为他披上防风的裘领大氅,他缓步前行,韩嘉彦随后披氅而出,默然跟随。
韩氏一族身形皆高大俊朗,韩忠彦上了年纪,腰背微躬,但仍旧伟岸。韩嘉彦本是女子,身长不及兄长,但也高挑颀长。二人一前一后出府,有扈从牵马随后伴行。
韩忠彦今日心绪尚可,有漫步街头,游赏汴京冬景的兴致,并不急着上马。韩嘉彦有些无奈,只能耐着性子陪同。
看着兄长的背影,她心思逐渐飞远,想起他这些年为官的经历,只能说他老成持重有余,奋励精进不足,二字概括是为平庸。唯一的建功之举,便是元丰四年、五年,对西夏用兵时,他曾出使辽国,稳定局势,未曾让辽国插手宋夏之战。
但那场战,宋大败,至今想起仍倍觉痛惜。
如今他位高权重,尚书左丞为副宰执,他自户部尚书擢升到这个位子上,掌百官纲纪、国朝钱粮。然而近些年国势每况愈下,却也是有目共睹。前些年新政猛苛,于百姓是灾难,后又除新复旧,更造成许多混乱。朝政为今之计,乃是寻一定法,利民生,休养生息。
然而如今的朝臣皆以党争为第一要务,互相攻讦,少有干实事之人,国朝弊政,看在韩嘉彦眼里,忧愤不已。
而她的这位兄长,其立场并不偏向于任何一派,让人难以捉摸。可以显见的是,他如今能身居高位被任用,显然立场得到了太皇太后的认可,旧党认为他是自己的人。但他与新党之间的关系也并不差。新党如今失势,但韩忠彦依旧用私人关系保其中一些人生活无碍,比如章惇、邢恕。这是最典型的官场权术,他做的这些事也并非无人知晓,只是更无人敢说些甚么。
韩府在党争中似乎天然有着某种超脱的优势,因为谁都知道,做官做到韩门这个份上,不论甚么党争,韩门都能在强大的关系网荫庇之下安然无恙。
在韩嘉彦眼里,兄长的背后写着两个大字权臣。但这不是她想看到的,权臣不一定是能臣,更不一定是敢为之能臣。
这世上只有一个敢作敢为,敢做能为的王荆公,尽管韩嘉彦对新法的一些措施有个人的异见,总体之上,她仍然支持革新。这是她母亲的主张,亦是她个人的主张。十几年了,至今仍未变过。
但在如今的形势之下,选择沉默,才是明智之举。
走街串巷一直向南,走到朱雀门附近时,韩忠彦终于上了马。韩嘉彦于是也跟着上马,随在他身后,二人纵马小跑,出了旧城入新城,再往南。至此时,韩嘉彦基本能猜到他要去哪里了。
这是去太学亦或国子监的方向。
韩忠彦缓了速度,向后方的韩嘉彦招了招手。韩嘉彦控马上前,与他并辔而行。
到这儿差不多可以说话了,师茂啊,你对当下的朝局有甚么看法?韩忠彦目不斜视地控马于道中,四周行人稀少,他稍稍放开了一些音量。
韩嘉彦有些惊愕于他竟然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他是朝中重臣,自己不过一个尚未登科的举子,这是某种考验吗?
韩嘉彦思索了片刻,道:太皇太后身体欠安,与官家之间似有龃龉。想来是,风向要变,也就近几年的事。
韩忠彦瞥眼看她,忽而意味不明地一笑,问道:你怎知风向会变,即便不远的未来官家亲政,当下旧党把持朝局的局势就一定会扭转?
韩嘉彦笑道:新旧党争能争得起来,不过是因为掌权者默许制衡。若官家下定决心要实施新法,则旧党难有生存余地。我观当今官家年纪虽轻,可胸怀宏图壮志,当能断行新法。
韩忠彦见她说得如此笃定,不由蹙眉,道:师茂,揣度上意,可莫要一叶障目,误入歧途。
某这个猜想并非空穴来风。三件事,项背听朝、乳母猜忌、薄待生母,此三件事必成心魇,一生难除。帝受辱而怀旧,数年闷闷不乐。而时间站在官家那一边,这便是最要紧的。韩嘉彦淡淡分析道。
她说的这三件事,项背听朝是指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与官家御位相对。众朝臣皆向太皇太后禀事,从不回身面向官家。每每上朝,官家只能看到众朝臣的后背颈项,默然垂听,毫无发言机会。
乳母猜忌指的是去年,也就是元祐四年十二月时,民间传出宫中寻找乳母之事。范祖禹上书太皇太后批评此事,言辞激烈。太皇太后对外解释说,是神宗遗留下的几个小公主年幼,需要乳母照顾,但私下却将官家身边的宫女唤去审问。此事后来在民间传出许多笑话来,太皇太后本意是想遮掩此事,结果却成了欲盖弥彰,让官家难堪受辱。
而薄待生母则更是四海皆知,官家生母朱太妃,本应封太后,却因太皇太后打压而只能为太妃,各项待遇都次于向太后。只因太皇太后不愿树立朱太妃的威仪,以折损自己与向太后的威望。
官家怀念先帝,崇敬先帝所施之政,对亲人手足尤其爱护,这都是宫中出了名的。而太皇太后高氏与他之间是皇权之争,虽表面平静,可内里暗流汹涌。确如韩嘉彦所说,时间站在官家那一侧,待他亲政,风向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