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之二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三日——浙源官坑山重水复
初晓。东窗微亮。
推开窗子,有一缕轻烟飘了进来。目所及处,是晨雾中的朦胧乡村。
离别理坑的时候,村庄炊烟乍起,一如来时的沉静。
依然是昨日的山水画廊,理坑被这样的层峦所遮蔽,在时间的泥沙淘洗中幸存了下来,幸存,恐怕只是因为遗忘。
行至浙源,远远便望见了龙天塔,六面七层,每层檐角悬系风铃。龙天塔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四百多年来,并不为人所注意,塔中甚至没有供奉佛像,它只是作为一个符号而存在着,在浙源的山野间静静矗立,毫不动摇。
拾阶而上,我却意识到龙天塔并非一个符号那么简单。塔内只余下盘桓的木梯和空落的墙壁,到了顶层,风从六面窗子中一时涌了进来,风铃曳动,在小小的空间中流转着风与清脆的音响。从每扇窗子张望,远山含黛,清溪绕村,古树芊绵,村舍连亘,斜阳绿野,晴空流岚,竟都框入了一幅幅诗意的田园画卷。
怪不得洞山法师说“向来从他觅,迢迢与我疏,而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修行,原本是修心,有无佛像不关紧要,紧要的是悉心体会,那自然界与人性中不可名状的微妙感应。
虹关的村头,兀然屹立着一棵硕大樟树,冠幅3亩许,细碎的叶子婆娑作响,将屋舍、道路、纳凉的村民整个地笼罩起来,回望天际,有漏如星。关于古樟的年龄,众说不一,一般认为当在千年左右,而古樟旁的古驿亭有一副字迹斑驳的楹联:“试问几何年曰宋曰唐古樟自晓,溯回多少事论荣论辱浙水长流”真要追究下去,竟是庸人自扰了。
汽车在岭角停了下来,从山坳间的古驿路而上,我们选择了一段徒步的旅行,在理坑的时候,余老板叮嘱说,沿着青石板走就好,到了第三个凉亭就穿过去,日落前总可以抵达官坑的。
青石板在山岭间蜿蜒而去,旁有溪涧,水至清,掬手可饮。当地人讲,这条石板路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建成了,古时的豪绅们雇用了成百成千的匠人开凿了这条驿路,究竟驿路修建的缘起是什么?又有很多说法,最简单的说是为了方便豪绅们的踏青出游,最务实的说法是通商的需要,青石板两侧有深深的槽痕,据说是车轱辘碾出来的。还有一种说法是为了进香,深山有庙,常年香火不绝。
不管是为了什么,石板路荫庇了后来者,令人心怀感戴。沿路上行,穿梭于浅草矮树,起初路边还分布有零星的农田,不时会遇见拖着铁犁的水牛,农人扬起草鞭,作声吆喝着。愈向前行,人烟就断绝了,唯一可能邂逅的只有樵夫,负着成捆的柴禾,步履轻盈。
在山巅处回望岭角,青山绿野的掩映中是醒目的白,白墙错落,道路如丝带般缠绕。转身远眺,层峦绵延,山腰是梯田,一簇簇的茶树彼此相挨,油油的绿。山顶杂木丛生,偶有桃树梨树,就灿灿地绽放着,于那满山苍翠中点染出一团粉色的火焰。山岭交界处凹了下来,积了一潭水,平滑如镜,天光徘徊。
行良久,豁然见着一座山门,门楣正中写着“一天门”两侧楹联道“攀峻岭入天门崖悬峭陡疑无路,转山嘴步桥岗烟飘雾绕又一源”真真好文采,这僻乡郊野连农夫村媪都不可小觑,家学渊源那。
穿天门,不多时来到一白墙小舍——“青莲庵”整个建筑面阔三间,朴素至极,不见任何雕琢的痕迹。庵内并没有人,门虚掩,推门而入,梁上布幔垂落,红黄相间,大都书写着求神的愿想。抬脚,尘土弥漫。
转过青莲庵,犹如走入了一个幻境。空山鸟语,奇异地颤动着,流水潺潺,却并不见踪影。头顶完全被遮蔽了,身边的情形不断变化,正在竹林中穿行呢,一不小心就蔓草如织,陷入长叶藤萝的缠绕。进入杉树林,色彩蓦的丰富起来,陈年的落叶在脚下簌簌响动,铺展开满山遍野的深褐色,耦荷小花在岩石缝里探头探脑,阳光透过枝桠斜射下来,澄澄闪亮。
此时是绝无人迹了,路过一片谷地,青石板突然没了踪迹。眼前是草坡,草长过顶,等到钻了进去才察觉形势的严峻,草丛中的路若有若无,却一概被植物挤迫着,只得匍匐前进。而草叶并不怜惜我们,锋利如刃,不久手上就浮现出鲜红的伤痕,指缝间渗出了血,霞彩般地扩散开来。
看来是迷路了。
原道折返,天空暗了下来,喑哑的风骤起骤落,开始飘起了雨丝。
这时才想起余老板的话,第三个凉亭,我们错过了第三个凉亭。忙打手机给余老板,按照他的指示,我们在霏微的雨中苦苦寻觅第三个凉亭,回时的路比来时更加沉重,耳边只听得见自个的喘息。
天色将墨的时候,我们在一个岔路口找到了第三个凉亭,这哪是凉亭啊,似乎更像是个两边开门的马厩。看到一线生机,我们脚下生风,向官坑雀跃奔去。
村口,灯火迷离,饭香漫逸。
第四日——江岭晓起田园诗画(之一)
早晨,我嗅见了唇边的酒香。
是清华婺的味道,那酒泛着金黄,被竹叶浸过了,一丝丝的苦,一丝丝的甜,却并不辛辣。昨晚不觉就灌了整瓶下去,一宿睡得无比香甜。
吃早饭的时候,碰上村里的出殡队伍,眼前就白花花的一片,那哭声,揪人的心,村中有声望的长者举着杉木火把,不时从一个小口袋里抓出些稻谷洒在路上,他带领送殡的人群围成了一个圆周,顺时针、逆时针地交替转动,中间的场地摆设着纸扎的祭品,周遭白花胜雪,挽幛如云。我甚至看到青莲庵送来的挽联:“虔心待佛终成正果范后世,一尘不染始得功圆荫衣枝。”
老人是喜丧,70多岁驾鹤西去,儿女们是想得开的,只是那悲伤,那么真切,眼泪滴在土地上,溅起了尘埃。
心情稍稍沉重了片刻,背上行囊继续赶路。客栈的老板娘是极厚道的农村妇女,她陪着我们走了半个小时,一直送到高山平湖的码头。路上,她聊起了自己的儿女,眼中有隐隐的忧虑,她担心孩子吃不了苦,而山外头的世界,虽然热闹,却并不那么使人放心。
老板娘指着满山腰的茶树,教我真正的农桑知识。时近四月,茶树很快要开始抽芽,若是在一芽一叶的时候采摘,一斤可作价十几元,一芽两叶的时候,便骤降至四五元,过了这些时节,一芽三叶、一芽四叶的品色只得五角一元。当年的新茶用鼻子可以嗅得出来,香气清郁,沁人心脾。在婺源,稻谷只用来烧饭,油菜只用来榨油,只有茶叶真正称得上经济作物。婺源山地耸峙,云雾缭绕,雨润风湿,自古即是产茶宝地,陆羽著茶经,有载“歙州茶生婺源山谷”当地人少有嗜烟,多嗜浓茶。
紧接着是一段水路,阳光和暖,湖面平静,两侧青山垂映,风扑面而来,有淡淡的茶树香。岸旁,不知名的野花轻轻摇曳,水牛专心致志地低头吃草,气定神闲。远处有人撑起竹筏,一支长篙斜插入水底,缓缓漾起波纹。船上有年轻的夫妇,怀抱着襁褓,露出一颗小脑袋,好奇地打量着我们。百年修得同船渡,这缘分还被三个深圳的背包客分享了,他们的包鼓涨得厉害,有帐篷,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是脚掌,嘴很甜,见了谁都认作老乡。
驳岸后,行了一段山路,深圳的背包客们紧随在后,到了公路上,找不见班车,就拦了一辆沿途叫卖饼干的柴油机车,派代表谈了个合适的价钱,一伙人就跟饼干一块挤在车斗里,掉头驶向晓起。
不记得转过了多少个山头,正被饼干车颠得五脏乱撞的时候,大家忽的兴奋起来,不约而同地高呼“停车!停车!”
眼睛看到了什么?梯田,开满油菜花的梯田!
自踏上婺源的土地,就被油菜花团团围裹起来。院前屋后、山腰河畔、村口郊野,时时处处都散布着那些金灿灿的十字花瓣,却丝毫不令人生厌,就如同天空的蔚蓝、山岭的青翠,这澄澄的金黄是婺源土地最华丽的肤色。
而眼前的这片油菜田,在空阔的山谷间整个地扩散开去,山岚浮动,缓缓漫过层层叠叠的梯田,河流从谷底蜿蜒淌过,更远处,是绵延不尽的青黛峰峦,粉墙黛瓦的村子,三三两两分布在盆地平坦处,才正午,却叫人想起了王维的“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和“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谢灵运的“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就分辨不清是谁个梦里的田园。
油菜田,像河流一样在大地上流淌,沃野千里的青黄土壤,漫溯在远山深处,不见源头,不见尽头,只有满眼金黄色的粼粼波光。
路过江岭,像是路过一个梦境,突如其来的美景,让人一个激灵,定下神来,却依旧恍恍惚惚。往往在事物的出现还不十分清晰的时候,需要有一道光芒,帮助心灵去找寻真相。当我们到达晓起的时候,村口的一扇门上赫然写着:“晓来曙光惠此地,起承旭日济诸天。”
第四日——江岭晓起田园诗画(之二)
村水口,野碧风清。
竹楼茶舍,水车咿呀转动,我们择了临水的桌子,手中的茶水腾起袅袅的薄雾。头顶,满是婆娑的樟树叶子。阳光碎碎地偎在脸上,挠得人痒。
午饭有糊南瓜,在婺源,永不缺少好胃口,荷包红鲤鱼、土鸡煲汤、粉蒸肉、野麂子肉都是吃在口中,挂念在心窝上。婺源最有特色的属糊菜,豆腐、番薯、南瓜,一概做成浆糊状,甜咸随意。几勺糊南瓜入口,绵软温热,妙不可言。
抬头便望见一座巍峨牌坊,题着“晓起村”三个大字,我疑心这又是作古附会的建筑,与恬静的村庄并不相宜。
晓起分作上晓起、下晓起两处,下晓起临公路,就喧闹许多,建筑依旧是白墙黑瓦,飞檐吊角,但巷子里多开办店铺,摆设些模样离奇的仿制古玩。也有专营茶叶的、瓷器的、砚台的,木雕铺子最有趣,工匠带着眼镜当人的面做活,那木雕还有特意用硫磺熏过的,斑斑驳驳,叫“做旧”只是那花纹,实在比不上寻常人家挂着蛛网的破旧窗扇。
巷子里,隐隐飘着些香气,有点像草木香,湿润而清淡。循着气味,就注意到墙边街角置着些桌子,摊放有小圆饼般的木头疙瘩,走近时,香气益发浓郁了。小贩说,这些是樟树的根,驱虫辟邪的。
村尾,一条青石板路在山谷田野间逶迤而去,一公里开外,上晓起的墙檐高树依稀可辨。这条路上,古徽州的商贩推着独轮车,在无数个黄昏和晨起禹禹走过,长年累月,竟在青石板路的中央,留下了一道深深的槽痕。
上晓起的村水口,林梢如伞,枝桠探入平滑的水面,溪水淌过一个斜坡,腾起朵朵细浪。树下,有人端坐品茗。
溪边,有亭,四角飞挑,布幡飘摇——“方婆遗风”下置茶壶,旁有题注:“来去匆匆,请饮一盅,分文不取,方婆遗风。”村人说,方婆是婺源人,常年在路边煮茶,供给来往路人,却从不收取分文。她死后,婺源很多地方都以此效法,一盏清茶,噙着十分人心。
溪上有石墩子,过岸来是一处茶作坊。我先被一袭粉色吸引了,那沏茶的女子,长发垂间,腰肢婀娜,转过身来,那双眉眼立刻让人挪不开目光,真是江南的女子啊,粉腮浅靥,水一般的温柔款款。
尾随进了茶坊,就看见十数个地灶模样的砖台,有炉有铲。标牌上说这是中国仅存的水力捻茶机,清代造的,至今尚在使用。作坊最里,摆着两张桌子,一桌正围满了人,满眼就都是粉艳艳的,方才的女子就在其间,六七人一样的服色。
点了一壶茶,注意力却全在临桌了。一问才知道,这些人竟是中国第二代茶艺师,专程来晓起学习品茗的。授课的是一清瘦的中年男子,姑娘们称“齐叔”
一女子起身,提水,茶案上一字排开青花小盏。投茶之前,先将热水浇在砂壶和汤瓯上,烫壶,烫杯。泡的是上等的铁观音,茶叶入壶,喂水,盖上壶盖后,再淋下开水。两三分钟后,芳香漫溢。女子把茶水倒入茶洗中,第二道水立刻冲进去,片刻,斟茶。她用一个手指按住茶壶盖,将壶翻转九十度,壶嘴直冲下,迅速顺着已经排成一排的茶杯斟下去。开始叫“关公巡城”一带而过,每一个杯子都要巡到;最后叫“韩信点兵”逐杯点洒,那后边的几滴最是甘美。
齐叔添了茶盏,请我们一同品茗,入口则香冲鼻尖,暖流游荡,畅美不可尽言。品完了茶,齐叔问感觉如何,我答:“齿颊生香,如噙美玉。”品茶一道,我在门外之门外,有这一缕芳菲,能常常回味,真是意外之喜了。
别了茶坊的姑娘们,回到下晓起,投宿古樟饭店。窗口临一巨大樟树,挺拔高绝,据说在晓起建村之前就生长于此了。我仰面躺在树下的卵石地上,天色已暗了,樟树叶子簌簌地轻响。
我想起了诗经的黍离,周朝的老臣路过破败的故都,废墟上稻谷摇曳,他喟叹道:“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徽州,也只是一个废墟吧,那些繁华的过往都已流逝,建筑和宗族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油漆退色了,尘埃和蛛网遮盖了华丽的雕刻,再没有一双爱惜的手来擦拭它们。徽州,而今只是残破的,年迈的,我们这些好奇的旅人,来摸摸他皴皱的肌肤,就生出些无端的感慨,这感慨叫人发笑,徽州不语,千年的风雨,什么样的话都听尽了,什么样的故事都瞧见了。他不必有遗憾,只是在秋风乍起的时节,常还会记起那些刀剪火烛,舌舔窗纸的年岁吧。
而今,一个背影融在夕阳里,慈祥而寂寞。
第三日——浙源官坑山重水复
初晓。东窗微亮。
推开窗子,有一缕轻烟飘了进来。目所及处,是晨雾中的朦胧乡村。
离别理坑的时候,村庄炊烟乍起,一如来时的沉静。
依然是昨日的山水画廊,理坑被这样的层峦所遮蔽,在时间的泥沙淘洗中幸存了下来,幸存,恐怕只是因为遗忘。
行至浙源,远远便望见了龙天塔,六面七层,每层檐角悬系风铃。龙天塔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四百多年来,并不为人所注意,塔中甚至没有供奉佛像,它只是作为一个符号而存在着,在浙源的山野间静静矗立,毫不动摇。
拾阶而上,我却意识到龙天塔并非一个符号那么简单。塔内只余下盘桓的木梯和空落的墙壁,到了顶层,风从六面窗子中一时涌了进来,风铃曳动,在小小的空间中流转着风与清脆的音响。从每扇窗子张望,远山含黛,清溪绕村,古树芊绵,村舍连亘,斜阳绿野,晴空流岚,竟都框入了一幅幅诗意的田园画卷。
怪不得洞山法师说“向来从他觅,迢迢与我疏,而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修行,原本是修心,有无佛像不关紧要,紧要的是悉心体会,那自然界与人性中不可名状的微妙感应。
虹关的村头,兀然屹立着一棵硕大樟树,冠幅3亩许,细碎的叶子婆娑作响,将屋舍、道路、纳凉的村民整个地笼罩起来,回望天际,有漏如星。关于古樟的年龄,众说不一,一般认为当在千年左右,而古樟旁的古驿亭有一副字迹斑驳的楹联:“试问几何年曰宋曰唐古樟自晓,溯回多少事论荣论辱浙水长流”真要追究下去,竟是庸人自扰了。
汽车在岭角停了下来,从山坳间的古驿路而上,我们选择了一段徒步的旅行,在理坑的时候,余老板叮嘱说,沿着青石板走就好,到了第三个凉亭就穿过去,日落前总可以抵达官坑的。
青石板在山岭间蜿蜒而去,旁有溪涧,水至清,掬手可饮。当地人讲,这条石板路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建成了,古时的豪绅们雇用了成百成千的匠人开凿了这条驿路,究竟驿路修建的缘起是什么?又有很多说法,最简单的说是为了方便豪绅们的踏青出游,最务实的说法是通商的需要,青石板两侧有深深的槽痕,据说是车轱辘碾出来的。还有一种说法是为了进香,深山有庙,常年香火不绝。
不管是为了什么,石板路荫庇了后来者,令人心怀感戴。沿路上行,穿梭于浅草矮树,起初路边还分布有零星的农田,不时会遇见拖着铁犁的水牛,农人扬起草鞭,作声吆喝着。愈向前行,人烟就断绝了,唯一可能邂逅的只有樵夫,负着成捆的柴禾,步履轻盈。
在山巅处回望岭角,青山绿野的掩映中是醒目的白,白墙错落,道路如丝带般缠绕。转身远眺,层峦绵延,山腰是梯田,一簇簇的茶树彼此相挨,油油的绿。山顶杂木丛生,偶有桃树梨树,就灿灿地绽放着,于那满山苍翠中点染出一团粉色的火焰。山岭交界处凹了下来,积了一潭水,平滑如镜,天光徘徊。
行良久,豁然见着一座山门,门楣正中写着“一天门”两侧楹联道“攀峻岭入天门崖悬峭陡疑无路,转山嘴步桥岗烟飘雾绕又一源”真真好文采,这僻乡郊野连农夫村媪都不可小觑,家学渊源那。
穿天门,不多时来到一白墙小舍——“青莲庵”整个建筑面阔三间,朴素至极,不见任何雕琢的痕迹。庵内并没有人,门虚掩,推门而入,梁上布幔垂落,红黄相间,大都书写着求神的愿想。抬脚,尘土弥漫。
转过青莲庵,犹如走入了一个幻境。空山鸟语,奇异地颤动着,流水潺潺,却并不见踪影。头顶完全被遮蔽了,身边的情形不断变化,正在竹林中穿行呢,一不小心就蔓草如织,陷入长叶藤萝的缠绕。进入杉树林,色彩蓦的丰富起来,陈年的落叶在脚下簌簌响动,铺展开满山遍野的深褐色,耦荷小花在岩石缝里探头探脑,阳光透过枝桠斜射下来,澄澄闪亮。
此时是绝无人迹了,路过一片谷地,青石板突然没了踪迹。眼前是草坡,草长过顶,等到钻了进去才察觉形势的严峻,草丛中的路若有若无,却一概被植物挤迫着,只得匍匐前进。而草叶并不怜惜我们,锋利如刃,不久手上就浮现出鲜红的伤痕,指缝间渗出了血,霞彩般地扩散开来。
看来是迷路了。
原道折返,天空暗了下来,喑哑的风骤起骤落,开始飘起了雨丝。
这时才想起余老板的话,第三个凉亭,我们错过了第三个凉亭。忙打手机给余老板,按照他的指示,我们在霏微的雨中苦苦寻觅第三个凉亭,回时的路比来时更加沉重,耳边只听得见自个的喘息。
天色将墨的时候,我们在一个岔路口找到了第三个凉亭,这哪是凉亭啊,似乎更像是个两边开门的马厩。看到一线生机,我们脚下生风,向官坑雀跃奔去。
村口,灯火迷离,饭香漫逸。
第四日——江岭晓起田园诗画(之一)
早晨,我嗅见了唇边的酒香。
是清华婺的味道,那酒泛着金黄,被竹叶浸过了,一丝丝的苦,一丝丝的甜,却并不辛辣。昨晚不觉就灌了整瓶下去,一宿睡得无比香甜。
吃早饭的时候,碰上村里的出殡队伍,眼前就白花花的一片,那哭声,揪人的心,村中有声望的长者举着杉木火把,不时从一个小口袋里抓出些稻谷洒在路上,他带领送殡的人群围成了一个圆周,顺时针、逆时针地交替转动,中间的场地摆设着纸扎的祭品,周遭白花胜雪,挽幛如云。我甚至看到青莲庵送来的挽联:“虔心待佛终成正果范后世,一尘不染始得功圆荫衣枝。”
老人是喜丧,70多岁驾鹤西去,儿女们是想得开的,只是那悲伤,那么真切,眼泪滴在土地上,溅起了尘埃。
心情稍稍沉重了片刻,背上行囊继续赶路。客栈的老板娘是极厚道的农村妇女,她陪着我们走了半个小时,一直送到高山平湖的码头。路上,她聊起了自己的儿女,眼中有隐隐的忧虑,她担心孩子吃不了苦,而山外头的世界,虽然热闹,却并不那么使人放心。
老板娘指着满山腰的茶树,教我真正的农桑知识。时近四月,茶树很快要开始抽芽,若是在一芽一叶的时候采摘,一斤可作价十几元,一芽两叶的时候,便骤降至四五元,过了这些时节,一芽三叶、一芽四叶的品色只得五角一元。当年的新茶用鼻子可以嗅得出来,香气清郁,沁人心脾。在婺源,稻谷只用来烧饭,油菜只用来榨油,只有茶叶真正称得上经济作物。婺源山地耸峙,云雾缭绕,雨润风湿,自古即是产茶宝地,陆羽著茶经,有载“歙州茶生婺源山谷”当地人少有嗜烟,多嗜浓茶。
紧接着是一段水路,阳光和暖,湖面平静,两侧青山垂映,风扑面而来,有淡淡的茶树香。岸旁,不知名的野花轻轻摇曳,水牛专心致志地低头吃草,气定神闲。远处有人撑起竹筏,一支长篙斜插入水底,缓缓漾起波纹。船上有年轻的夫妇,怀抱着襁褓,露出一颗小脑袋,好奇地打量着我们。百年修得同船渡,这缘分还被三个深圳的背包客分享了,他们的包鼓涨得厉害,有帐篷,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是脚掌,嘴很甜,见了谁都认作老乡。
驳岸后,行了一段山路,深圳的背包客们紧随在后,到了公路上,找不见班车,就拦了一辆沿途叫卖饼干的柴油机车,派代表谈了个合适的价钱,一伙人就跟饼干一块挤在车斗里,掉头驶向晓起。
不记得转过了多少个山头,正被饼干车颠得五脏乱撞的时候,大家忽的兴奋起来,不约而同地高呼“停车!停车!”
眼睛看到了什么?梯田,开满油菜花的梯田!
自踏上婺源的土地,就被油菜花团团围裹起来。院前屋后、山腰河畔、村口郊野,时时处处都散布着那些金灿灿的十字花瓣,却丝毫不令人生厌,就如同天空的蔚蓝、山岭的青翠,这澄澄的金黄是婺源土地最华丽的肤色。
而眼前的这片油菜田,在空阔的山谷间整个地扩散开去,山岚浮动,缓缓漫过层层叠叠的梯田,河流从谷底蜿蜒淌过,更远处,是绵延不尽的青黛峰峦,粉墙黛瓦的村子,三三两两分布在盆地平坦处,才正午,却叫人想起了王维的“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和“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谢灵运的“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就分辨不清是谁个梦里的田园。
油菜田,像河流一样在大地上流淌,沃野千里的青黄土壤,漫溯在远山深处,不见源头,不见尽头,只有满眼金黄色的粼粼波光。
路过江岭,像是路过一个梦境,突如其来的美景,让人一个激灵,定下神来,却依旧恍恍惚惚。往往在事物的出现还不十分清晰的时候,需要有一道光芒,帮助心灵去找寻真相。当我们到达晓起的时候,村口的一扇门上赫然写着:“晓来曙光惠此地,起承旭日济诸天。”
第四日——江岭晓起田园诗画(之二)
村水口,野碧风清。
竹楼茶舍,水车咿呀转动,我们择了临水的桌子,手中的茶水腾起袅袅的薄雾。头顶,满是婆娑的樟树叶子。阳光碎碎地偎在脸上,挠得人痒。
午饭有糊南瓜,在婺源,永不缺少好胃口,荷包红鲤鱼、土鸡煲汤、粉蒸肉、野麂子肉都是吃在口中,挂念在心窝上。婺源最有特色的属糊菜,豆腐、番薯、南瓜,一概做成浆糊状,甜咸随意。几勺糊南瓜入口,绵软温热,妙不可言。
抬头便望见一座巍峨牌坊,题着“晓起村”三个大字,我疑心这又是作古附会的建筑,与恬静的村庄并不相宜。
晓起分作上晓起、下晓起两处,下晓起临公路,就喧闹许多,建筑依旧是白墙黑瓦,飞檐吊角,但巷子里多开办店铺,摆设些模样离奇的仿制古玩。也有专营茶叶的、瓷器的、砚台的,木雕铺子最有趣,工匠带着眼镜当人的面做活,那木雕还有特意用硫磺熏过的,斑斑驳驳,叫“做旧”只是那花纹,实在比不上寻常人家挂着蛛网的破旧窗扇。
巷子里,隐隐飘着些香气,有点像草木香,湿润而清淡。循着气味,就注意到墙边街角置着些桌子,摊放有小圆饼般的木头疙瘩,走近时,香气益发浓郁了。小贩说,这些是樟树的根,驱虫辟邪的。
村尾,一条青石板路在山谷田野间逶迤而去,一公里开外,上晓起的墙檐高树依稀可辨。这条路上,古徽州的商贩推着独轮车,在无数个黄昏和晨起禹禹走过,长年累月,竟在青石板路的中央,留下了一道深深的槽痕。
上晓起的村水口,林梢如伞,枝桠探入平滑的水面,溪水淌过一个斜坡,腾起朵朵细浪。树下,有人端坐品茗。
溪边,有亭,四角飞挑,布幡飘摇——“方婆遗风”下置茶壶,旁有题注:“来去匆匆,请饮一盅,分文不取,方婆遗风。”村人说,方婆是婺源人,常年在路边煮茶,供给来往路人,却从不收取分文。她死后,婺源很多地方都以此效法,一盏清茶,噙着十分人心。
溪上有石墩子,过岸来是一处茶作坊。我先被一袭粉色吸引了,那沏茶的女子,长发垂间,腰肢婀娜,转过身来,那双眉眼立刻让人挪不开目光,真是江南的女子啊,粉腮浅靥,水一般的温柔款款。
尾随进了茶坊,就看见十数个地灶模样的砖台,有炉有铲。标牌上说这是中国仅存的水力捻茶机,清代造的,至今尚在使用。作坊最里,摆着两张桌子,一桌正围满了人,满眼就都是粉艳艳的,方才的女子就在其间,六七人一样的服色。
点了一壶茶,注意力却全在临桌了。一问才知道,这些人竟是中国第二代茶艺师,专程来晓起学习品茗的。授课的是一清瘦的中年男子,姑娘们称“齐叔”
一女子起身,提水,茶案上一字排开青花小盏。投茶之前,先将热水浇在砂壶和汤瓯上,烫壶,烫杯。泡的是上等的铁观音,茶叶入壶,喂水,盖上壶盖后,再淋下开水。两三分钟后,芳香漫溢。女子把茶水倒入茶洗中,第二道水立刻冲进去,片刻,斟茶。她用一个手指按住茶壶盖,将壶翻转九十度,壶嘴直冲下,迅速顺着已经排成一排的茶杯斟下去。开始叫“关公巡城”一带而过,每一个杯子都要巡到;最后叫“韩信点兵”逐杯点洒,那后边的几滴最是甘美。
齐叔添了茶盏,请我们一同品茗,入口则香冲鼻尖,暖流游荡,畅美不可尽言。品完了茶,齐叔问感觉如何,我答:“齿颊生香,如噙美玉。”品茶一道,我在门外之门外,有这一缕芳菲,能常常回味,真是意外之喜了。
别了茶坊的姑娘们,回到下晓起,投宿古樟饭店。窗口临一巨大樟树,挺拔高绝,据说在晓起建村之前就生长于此了。我仰面躺在树下的卵石地上,天色已暗了,樟树叶子簌簌地轻响。
我想起了诗经的黍离,周朝的老臣路过破败的故都,废墟上稻谷摇曳,他喟叹道:“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徽州,也只是一个废墟吧,那些繁华的过往都已流逝,建筑和宗族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油漆退色了,尘埃和蛛网遮盖了华丽的雕刻,再没有一双爱惜的手来擦拭它们。徽州,而今只是残破的,年迈的,我们这些好奇的旅人,来摸摸他皴皱的肌肤,就生出些无端的感慨,这感慨叫人发笑,徽州不语,千年的风雨,什么样的话都听尽了,什么样的故事都瞧见了。他不必有遗憾,只是在秋风乍起的时节,常还会记起那些刀剪火烛,舌舔窗纸的年岁吧。
而今,一个背影融在夕阳里,慈祥而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