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曾读到清代一位女伶楚生,描绘她是“深情在睫,孤意在眉”心下怅憾不已,认定必是一位冰雪聪明的感性女子。然而就隔了五百年厚厚的时空,料是今世见她不着。竟是有一日遇上了,正是前世盼望里那样的深情与孤意,她是三毛。
三毛是台湾著名作家,1943年3月26日出生于重庆,浙江省定海县人。本名为陈懋平,三岁时自作主张改为陈平,笔名为“三毛”英文名为echo。1964年进入文化大学哲学系,肄业曾留学欧洲,婚后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加那利群岛,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情感真挚的作品。1981年回到台湾,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专职从事写作和演讲。1991年1月4日去世,享年48岁。
三毛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平生著作,译作十分丰富,其中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骆驼、稻草人手记、温柔的夜、梦里花落知多少、背影、倾城、谈心、滚滚红尘等散文,剧本更是脍炙人口,在全球华人社会广为流传,在大陆风靡不衰,影响了两代人。
1。三毛的童年和少年时期
曾是“二毛”时三毛做过“家贼”三毛那时爱玩跳皮筋和积糖纸这两种游戏。为了得到更多的糖纸,她只好铤而走险。有一天,三毛从妈妈卧室的五斗柜上拿走了一张五块钱票子。这票子那时相当于一百二十块台币。因做贼心虚,那天她整个人都心神不定,坐立不安,晚上时,趁别人不注意,把那张钞票揉成一团,扔进了五斗柜和墙的夹缝里。因有了这一次经历方有了胆小鬼。
三毛读小学四年级的一天,在她上学的路上,突然被一只大水牛盯住,并穷追不舍,最后被哑巴炊兵援救。从此两人结下了忘年交。这下子引起同学和老师的怀疑和误解。炊兵临走前送给三毛的牛肉干和地址,被粗暴的老师泼撒到地上,并没收地址。这事令三毛自责一生,遗憾一生,感到对不起那位忠厚、善良的炊兵。她在吹兵中写道:“亲爱的‘炊兵’,这一生,我没有忘记过你。而今你在哪里!请求给我来一封信好叫我买一大包牛肉干和一个金戒指送还给你可不可以?”
三毛除了是作家外,还擅长作画。她当画家的念头比当作家的念头萌生得还要早。她对毕加索崇拜无比,小小年纪就要迫不及待嫁给毕加索,也就是要嫁给自己的绘画事业。作品中写道:“却不知怎么写信去告诉毕加索,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女孩子急着长到18岁,请他留住,不要快死,直到我去献身给他。”多少年之后,三毛去西德学习德语,遇到毕加索“性爱素描”的全部作品在西柏林展览。三毛“方知性爱的极点可以达到画中的那个深度”“今生再见一次惊心动魄”三毛因崇拜毕加索而走入绘画的殿堂,又经过国画大师黄君壁和顾福生老师的指点,对绘画是有一定的功底。
2。三毛的青、中年时期
三毛初中二年级时开始在家休学,19岁以前在台湾文化大学哲学系读书。因初恋爱得太苦,只好只身到西班牙闯荡去了。
在西班牙大学读书时,宿舍里只有她一个人是中国女孩。因谨记父亲的话处处退让。因此她天天被宿友呼来唤去打开水、扫地、擦桌子、铺床......,三毛变成了一架有生命的机器。一天,那些洋妞在宿舍喝得醉醺醺,个个像疯子一样。恰好女院长来了,不分青红皂白泼妇骂街式向三毛开火了。这种奴隶式的生活三毛受够了,积蓄了许多的岩浆终于爆发了出来。她顺手从走廊上抓起一把扫把,对准那些洋妞就噼呖啪啦乱抡乱打起来。从此以后,那些洋妞不再指使三毛,反而倒反过来拍马屁了。三毛得出结论:在洋鬼子面前一味谦恭退让并非美德。
三毛在美国读书时,遇到一对美国的中年夫妇。他们没儿女,对三毛爱之有加,把三毛当成亲女儿看待。一天,他们喜气洋洋地对三毛说:决心领养三毛做他们的女儿,条件是终身不嫁。三毛唰地站了起来,说声:“再说吧!我想走了!”便扬长而去。三毛写道:“我这时候看着这两个中年人,觉得他们长得是那么丑恶,优雅的外表之外,居然包着一颗如此自私的心。我很可怜他们,这样的富人,在人格上是穷得没有立锥之地啊!”我想起了三毛那堪称名言警句的话:“对洋鬼子不可以忍,对自己的同胞,可要百忍,吃下一百个忍字,不去回嘴。”这是何等高尚的情操,又是何等深明民族大义。即使嫁给了西班牙人,也决不改变国籍,这也是一种爱祖国的表现。
三毛怀着对沙漠的一片梦幻,一种神秘感、憧憬,一种探险家和征服者的雄心和勇气,做了第一个横渡撒哈拉大沙漠的女子。
三毛百病缠身。久病成良医。她常给沙漠里的老人,小孩看病。(那里的科学和医学极不发达,卫手也极落后,人也愚昧,病了就看“巫术”)三毛第一次诊断的病人是一位患了感冒,头像雷击一般痛,三毛从药箱里找到了两片阿斯匹林给她吃下就止痛了,三毛成了传说中能消灾难的神医。沙哈拉威女人极没地位,终年罩着面纱。若得妇科疾病,她们宁可死,也不愿向别人透露。三毛的出现,给她们带来福音。
三毛不但会看病,还会“收魂”一次,她给那些女子拍照,被恰巧回来的丈夫看见,气急败坏地对自己的老婆又打又踢。并对三毛吼道:“你收了他们的灵魂,她们快要死了。”最终以三毛把胶卷销毁了才平息此事。为了让他们接受文明,三毛常在他们的面前照镜子,在他们的心中,镜子比像机更可怕。三毛趁此空当拍摄了不少照片。三毛反省说:“这样为了拍照想出的愚民之策,并不是太高尚的行为。见收魂记。
三毛与荷西两人纯属白手起家。垃圾场上的破轮胎,三毛搬回来洗刷干净,里面填上红布坐垫,上面垫上席子,成了绝好的沙发座。快腐败的羊皮被三毛拣回,用盐水一泡,进行清洗,再涂上“色伯”(明矾),成了高级坐垫。室内布置得那么朴素幽雅,但还缺沙漠中最珍贵的东西——鲜花。而在阿雍这个小镇上,只有督府家才有。经过周密策划,三毛与荷西决心“夜偷总督府”两人轻而易举地把鲜花偷到,就在这时哨兵巡逻过来了。躲已来不及,幸亏三毛急中生智,把装好的塑料袋猛地往荷西胸前一塞,迅即紧紧拥抱着荷西,嘴唇去寻找荷西的嘴唇。哨兵威逼得越近,他俩的吻故意发出醉人的响声。最终逃脱这一劫。
3。三毛的婚姻
三毛的德国未婚夫在婚礼的前几日心脏发作猝死。三毛再度赴西班牙,见到了痴等她六年的荷西。荷西向三毛求婚,三毛说她的心已碎。荷西说那把他那颗完整的给她,三毛说她想去撒哈拉沙漠走一遭,回来时,若荷西还等她,她就嫁给他。结果,三毛还未到达撒哈拉沙漠,何西已在那恭候她。于是三毛成了荷西的新娘。
一日,大胡子荷西问三毛:“你要一个赚多少钱的丈夫?”三毛说“看不顺眼的话,亿万富翁也不嫁;看得中意,千万富翁也嫁。”“说来说去,你总想嫁给有钱的。”“也有例外的时候。”三毛叹气。“如果跟我呢?”大胡子问。“那只要吃得饱的钱也算了。”平淡中见风趣。
一日,三毛问荷西:“来世还愿不愿做夫妻。”大胡子说:“决不。”三毛原以为荷西会爱怜地说:“生生世世都愿娶你为妻。”三毛暴跳起来,拍了一下荷西,荷西背后中枪,对打起来。三毛哈哈大笑,知妻莫若夫,他想的跟我的想法一模一样,来世还是同一个人,太没意思。
两人都嗜书如命。深夜,两人各棒一本书,看到精彩之处,都会忍不住的哈哈大笑。但对方绝不会反问“你疯了。”
夜深人静,人们已进入梦乡。可他们却去海边捕鱼,与星晨做伴。他们快活得像一对神仙,让上帝都嫉妒。在一个中秋之夜,荷西潜水意外身亡。从此三毛的心死了,再喷不出爱的泉水。
4。三毛作品的内涵
爱祖国、爱民族、爱人民的情感在三毛的作品中虽然并非随处可见,但却渗透在她的字里行间。如亲不亲,故乡人她以维护中国人的尊严和荣誉,维护中华民族礼义之邦的优良传统,将少数人在国外出丑,出洋相、丢面子的事一一写了出来。“以上所写的事情,在每个民族里都可能发生,并不只是中国人。可是我流的不是其他民族的血液,我所关心的仍然是自己的同胞和国家。”“在台湾,在路上擦肩而过彼此一点感觉也没有,可是当我们离开了自己的国家时,请不要忘了,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在西方不识相中:“是不是要劝劝她不要那么没教养。我们中国人的美好的传统,给她去学生顾问那么一告,真丢脸透了!小事情,去告什么劲嘛!”
歌颂、同情普通劳动者是她的另一个主题。如芳邻“就因为此地的邻居们是如此亲密的缘故,我的水桶和拖把往往传到了黄昏,还轮不到我自己用。但是这并不算什么,因为这两样东西他们毕竟用完了是还给我的。”
每天早晨九点左右开始,这个家就不断地有小孩子来要东西。“我哥哥说,要借一只灯炮。”“我妈妈说,要一只洋葱。”“我爸爸要一瓶汽油。”“我们要棉花。”“给我吹风机。”“我要一些钉子。”
5。回国后的三毛
纵观三毛的一生,几乎每一个日子她都在忙碌中度过。杨唤诗中歌吟的“摇醒火把”“雕塑自己”“擂动行进的鼓钹”“吹响迎春的芦笛”“拍发幸福的预报”“采访真理的消息”“把生命的树移植于战斗的丛林”“把发酵的血酿成爱的汗液”......三毛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都做到了。“而把发酵的血酿成爱的汗液”这句诗,简直就是三毛一生最恰当的写照!
大家只知道三毛是一个工作勤奋的作家,文学的阅读和写作花去了她最多的时间,却不知道,她更多的时间是花在帮助朋友和社会公益方面。事实上,三毛这个忙人,每天忙的都是一些事不关己的事,一些“聪明人”绝对不去碰它,只有傻瓜才去做的事。比如,画家席德进病故前一个月,瘦得不成人形,全身发出臭味,三毛好几次到病房去为他做全身按摩、擦洗,甚至为他清理便溺。有时连家属都不一定愿意做,而三毛却乐意为之。另外一位生病的作家张拓芜,中风后左臂残废,生活非常困苦,三毛老远跑去帮他忙,常常带好多菜放在冰箱里给他吃。夏天天热,三毛就买一台冷气机替他装上。三毛关心、帮助的对象更多的是穷苦无依的老人,失去双亲的孤儿,彷徨无助的流浪汉,来日无多的癌症病患者,家庭破碎的伤心女子,乃至在牢狱中悔恨终日,试图重建自我的囚人,都是三毛义务服务、安慰的对象。
一个知名度高的作家,免不了收到来自各地读者的来信。三毛的收信量,在台湾是居首位。她是有信必回。这些来信的内容,对她的文学成就表示敬慕者有之;请教文学问题者有之;初学者寄上习作请她改者有之;在人生方面有所困惑的希望她指点迷津者有之;更有一些信是慈善机构希望她捐钱;困苦的人向她借钱。对于这些来信,她都亲自复信。每一封都有相当的内容。她的信,就像她的文章一样诚恳、感性、热情、娓娓而谈,使得对方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能够直接感受到她的亲和力。
三毛就像一个光源,她想把温暖分给每一个需要温暖的人。可是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即使铁打的身子,也禁不起长年体力,心力的过度劳动。于是三毛住进了医院。三毛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靠安眠药才睡得着,而每一次的药量都在增加。她的猝逝,我一直认为跟吃过量安眠药有关。(本人也患有此病)
试想,像她那么一个乐观奋进、充满生命力的人;一个在作品和实际生活上歌颂、鼓舞人生意义的人;一个到处鼓励别人勇敢活下去的人,怎么可能用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不错,三毛的作品里常流露出种衰飒的情绪,甚至有时会提到死亡。但我认为三毛的作品属于浪漫文学,浪漫文学是唯美的,死亡常是他们美化、诗化的对象。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因素,是三毛作品常常流露一种孩子气,一种孩子般任性,老是把死亡挂在嘴边,这是她的天真无邪,不是厌世。我认为三毛的作品和人格是绝对一致的,把她的死解释成自杀,是一种轻率不负责任的认定。我希望更多爱三毛的人一起来支持这个论点。
读三毛的作品,是一种感情上的奢侈。
读三毛,最爱的就是那一份至情至性。欣赏她对理想的执著、艺术的坚持、人生的期许。
三毛一生追求的,是诗的生活与生活的诗,是文学的生命与生命的文学。这样拼搏奋斗下的人生,死,乃是一种完成,一种壮美:“如一册诗集而那覆盖着我的大地就是那诗集的封皮。”这些美丽意象,借来献给三毛,应是最恰当,最富有深意的赞词。
曾读到清代一位女伶楚生,描绘她是“深情在睫,孤意在眉”心下怅憾不已,认定必是一位冰雪聪明的感性女子。然而就隔了五百年厚厚的时空,料是今世见她不着。竟是有一日遇上了,正是前世盼望里那样的深情与孤意,她是三毛。
三毛是台湾著名作家,1943年3月26日出生于重庆,浙江省定海县人。本名为陈懋平,三岁时自作主张改为陈平,笔名为“三毛”英文名为echo。1964年进入文化大学哲学系,肄业曾留学欧洲,婚后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加那利群岛,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情感真挚的作品。1981年回到台湾,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专职从事写作和演讲。1991年1月4日去世,享年48岁。
三毛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平生著作,译作十分丰富,其中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骆驼、稻草人手记、温柔的夜、梦里花落知多少、背影、倾城、谈心、滚滚红尘等散文,剧本更是脍炙人口,在全球华人社会广为流传,在大陆风靡不衰,影响了两代人。
1。三毛的童年和少年时期
曾是“二毛”时三毛做过“家贼”三毛那时爱玩跳皮筋和积糖纸这两种游戏。为了得到更多的糖纸,她只好铤而走险。有一天,三毛从妈妈卧室的五斗柜上拿走了一张五块钱票子。这票子那时相当于一百二十块台币。因做贼心虚,那天她整个人都心神不定,坐立不安,晚上时,趁别人不注意,把那张钞票揉成一团,扔进了五斗柜和墙的夹缝里。因有了这一次经历方有了胆小鬼。
三毛读小学四年级的一天,在她上学的路上,突然被一只大水牛盯住,并穷追不舍,最后被哑巴炊兵援救。从此两人结下了忘年交。这下子引起同学和老师的怀疑和误解。炊兵临走前送给三毛的牛肉干和地址,被粗暴的老师泼撒到地上,并没收地址。这事令三毛自责一生,遗憾一生,感到对不起那位忠厚、善良的炊兵。她在吹兵中写道:“亲爱的‘炊兵’,这一生,我没有忘记过你。而今你在哪里!请求给我来一封信好叫我买一大包牛肉干和一个金戒指送还给你可不可以?”
三毛除了是作家外,还擅长作画。她当画家的念头比当作家的念头萌生得还要早。她对毕加索崇拜无比,小小年纪就要迫不及待嫁给毕加索,也就是要嫁给自己的绘画事业。作品中写道:“却不知怎么写信去告诉毕加索,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女孩子急着长到18岁,请他留住,不要快死,直到我去献身给他。”多少年之后,三毛去西德学习德语,遇到毕加索“性爱素描”的全部作品在西柏林展览。三毛“方知性爱的极点可以达到画中的那个深度”“今生再见一次惊心动魄”三毛因崇拜毕加索而走入绘画的殿堂,又经过国画大师黄君壁和顾福生老师的指点,对绘画是有一定的功底。
2。三毛的青、中年时期
三毛初中二年级时开始在家休学,19岁以前在台湾文化大学哲学系读书。因初恋爱得太苦,只好只身到西班牙闯荡去了。
在西班牙大学读书时,宿舍里只有她一个人是中国女孩。因谨记父亲的话处处退让。因此她天天被宿友呼来唤去打开水、扫地、擦桌子、铺床......,三毛变成了一架有生命的机器。一天,那些洋妞在宿舍喝得醉醺醺,个个像疯子一样。恰好女院长来了,不分青红皂白泼妇骂街式向三毛开火了。这种奴隶式的生活三毛受够了,积蓄了许多的岩浆终于爆发了出来。她顺手从走廊上抓起一把扫把,对准那些洋妞就噼呖啪啦乱抡乱打起来。从此以后,那些洋妞不再指使三毛,反而倒反过来拍马屁了。三毛得出结论:在洋鬼子面前一味谦恭退让并非美德。
三毛在美国读书时,遇到一对美国的中年夫妇。他们没儿女,对三毛爱之有加,把三毛当成亲女儿看待。一天,他们喜气洋洋地对三毛说:决心领养三毛做他们的女儿,条件是终身不嫁。三毛唰地站了起来,说声:“再说吧!我想走了!”便扬长而去。三毛写道:“我这时候看着这两个中年人,觉得他们长得是那么丑恶,优雅的外表之外,居然包着一颗如此自私的心。我很可怜他们,这样的富人,在人格上是穷得没有立锥之地啊!”我想起了三毛那堪称名言警句的话:“对洋鬼子不可以忍,对自己的同胞,可要百忍,吃下一百个忍字,不去回嘴。”这是何等高尚的情操,又是何等深明民族大义。即使嫁给了西班牙人,也决不改变国籍,这也是一种爱祖国的表现。
三毛怀着对沙漠的一片梦幻,一种神秘感、憧憬,一种探险家和征服者的雄心和勇气,做了第一个横渡撒哈拉大沙漠的女子。
三毛百病缠身。久病成良医。她常给沙漠里的老人,小孩看病。(那里的科学和医学极不发达,卫手也极落后,人也愚昧,病了就看“巫术”)三毛第一次诊断的病人是一位患了感冒,头像雷击一般痛,三毛从药箱里找到了两片阿斯匹林给她吃下就止痛了,三毛成了传说中能消灾难的神医。沙哈拉威女人极没地位,终年罩着面纱。若得妇科疾病,她们宁可死,也不愿向别人透露。三毛的出现,给她们带来福音。
三毛不但会看病,还会“收魂”一次,她给那些女子拍照,被恰巧回来的丈夫看见,气急败坏地对自己的老婆又打又踢。并对三毛吼道:“你收了他们的灵魂,她们快要死了。”最终以三毛把胶卷销毁了才平息此事。为了让他们接受文明,三毛常在他们的面前照镜子,在他们的心中,镜子比像机更可怕。三毛趁此空当拍摄了不少照片。三毛反省说:“这样为了拍照想出的愚民之策,并不是太高尚的行为。见收魂记。
三毛与荷西两人纯属白手起家。垃圾场上的破轮胎,三毛搬回来洗刷干净,里面填上红布坐垫,上面垫上席子,成了绝好的沙发座。快腐败的羊皮被三毛拣回,用盐水一泡,进行清洗,再涂上“色伯”(明矾),成了高级坐垫。室内布置得那么朴素幽雅,但还缺沙漠中最珍贵的东西——鲜花。而在阿雍这个小镇上,只有督府家才有。经过周密策划,三毛与荷西决心“夜偷总督府”两人轻而易举地把鲜花偷到,就在这时哨兵巡逻过来了。躲已来不及,幸亏三毛急中生智,把装好的塑料袋猛地往荷西胸前一塞,迅即紧紧拥抱着荷西,嘴唇去寻找荷西的嘴唇。哨兵威逼得越近,他俩的吻故意发出醉人的响声。最终逃脱这一劫。
3。三毛的婚姻
三毛的德国未婚夫在婚礼的前几日心脏发作猝死。三毛再度赴西班牙,见到了痴等她六年的荷西。荷西向三毛求婚,三毛说她的心已碎。荷西说那把他那颗完整的给她,三毛说她想去撒哈拉沙漠走一遭,回来时,若荷西还等她,她就嫁给他。结果,三毛还未到达撒哈拉沙漠,何西已在那恭候她。于是三毛成了荷西的新娘。
一日,大胡子荷西问三毛:“你要一个赚多少钱的丈夫?”三毛说“看不顺眼的话,亿万富翁也不嫁;看得中意,千万富翁也嫁。”“说来说去,你总想嫁给有钱的。”“也有例外的时候。”三毛叹气。“如果跟我呢?”大胡子问。“那只要吃得饱的钱也算了。”平淡中见风趣。
一日,三毛问荷西:“来世还愿不愿做夫妻。”大胡子说:“决不。”三毛原以为荷西会爱怜地说:“生生世世都愿娶你为妻。”三毛暴跳起来,拍了一下荷西,荷西背后中枪,对打起来。三毛哈哈大笑,知妻莫若夫,他想的跟我的想法一模一样,来世还是同一个人,太没意思。
两人都嗜书如命。深夜,两人各棒一本书,看到精彩之处,都会忍不住的哈哈大笑。但对方绝不会反问“你疯了。”
夜深人静,人们已进入梦乡。可他们却去海边捕鱼,与星晨做伴。他们快活得像一对神仙,让上帝都嫉妒。在一个中秋之夜,荷西潜水意外身亡。从此三毛的心死了,再喷不出爱的泉水。
4。三毛作品的内涵
爱祖国、爱民族、爱人民的情感在三毛的作品中虽然并非随处可见,但却渗透在她的字里行间。如亲不亲,故乡人她以维护中国人的尊严和荣誉,维护中华民族礼义之邦的优良传统,将少数人在国外出丑,出洋相、丢面子的事一一写了出来。“以上所写的事情,在每个民族里都可能发生,并不只是中国人。可是我流的不是其他民族的血液,我所关心的仍然是自己的同胞和国家。”“在台湾,在路上擦肩而过彼此一点感觉也没有,可是当我们离开了自己的国家时,请不要忘了,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在西方不识相中:“是不是要劝劝她不要那么没教养。我们中国人的美好的传统,给她去学生顾问那么一告,真丢脸透了!小事情,去告什么劲嘛!”
歌颂、同情普通劳动者是她的另一个主题。如芳邻“就因为此地的邻居们是如此亲密的缘故,我的水桶和拖把往往传到了黄昏,还轮不到我自己用。但是这并不算什么,因为这两样东西他们毕竟用完了是还给我的。”
每天早晨九点左右开始,这个家就不断地有小孩子来要东西。“我哥哥说,要借一只灯炮。”“我妈妈说,要一只洋葱。”“我爸爸要一瓶汽油。”“我们要棉花。”“给我吹风机。”“我要一些钉子。”
5。回国后的三毛
纵观三毛的一生,几乎每一个日子她都在忙碌中度过。杨唤诗中歌吟的“摇醒火把”“雕塑自己”“擂动行进的鼓钹”“吹响迎春的芦笛”“拍发幸福的预报”“采访真理的消息”“把生命的树移植于战斗的丛林”“把发酵的血酿成爱的汗液”......三毛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都做到了。“而把发酵的血酿成爱的汗液”这句诗,简直就是三毛一生最恰当的写照!
大家只知道三毛是一个工作勤奋的作家,文学的阅读和写作花去了她最多的时间,却不知道,她更多的时间是花在帮助朋友和社会公益方面。事实上,三毛这个忙人,每天忙的都是一些事不关己的事,一些“聪明人”绝对不去碰它,只有傻瓜才去做的事。比如,画家席德进病故前一个月,瘦得不成人形,全身发出臭味,三毛好几次到病房去为他做全身按摩、擦洗,甚至为他清理便溺。有时连家属都不一定愿意做,而三毛却乐意为之。另外一位生病的作家张拓芜,中风后左臂残废,生活非常困苦,三毛老远跑去帮他忙,常常带好多菜放在冰箱里给他吃。夏天天热,三毛就买一台冷气机替他装上。三毛关心、帮助的对象更多的是穷苦无依的老人,失去双亲的孤儿,彷徨无助的流浪汉,来日无多的癌症病患者,家庭破碎的伤心女子,乃至在牢狱中悔恨终日,试图重建自我的囚人,都是三毛义务服务、安慰的对象。
一个知名度高的作家,免不了收到来自各地读者的来信。三毛的收信量,在台湾是居首位。她是有信必回。这些来信的内容,对她的文学成就表示敬慕者有之;请教文学问题者有之;初学者寄上习作请她改者有之;在人生方面有所困惑的希望她指点迷津者有之;更有一些信是慈善机构希望她捐钱;困苦的人向她借钱。对于这些来信,她都亲自复信。每一封都有相当的内容。她的信,就像她的文章一样诚恳、感性、热情、娓娓而谈,使得对方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能够直接感受到她的亲和力。
三毛就像一个光源,她想把温暖分给每一个需要温暖的人。可是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即使铁打的身子,也禁不起长年体力,心力的过度劳动。于是三毛住进了医院。三毛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靠安眠药才睡得着,而每一次的药量都在增加。她的猝逝,我一直认为跟吃过量安眠药有关。(本人也患有此病)
试想,像她那么一个乐观奋进、充满生命力的人;一个在作品和实际生活上歌颂、鼓舞人生意义的人;一个到处鼓励别人勇敢活下去的人,怎么可能用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不错,三毛的作品里常流露出种衰飒的情绪,甚至有时会提到死亡。但我认为三毛的作品属于浪漫文学,浪漫文学是唯美的,死亡常是他们美化、诗化的对象。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因素,是三毛作品常常流露一种孩子气,一种孩子般任性,老是把死亡挂在嘴边,这是她的天真无邪,不是厌世。我认为三毛的作品和人格是绝对一致的,把她的死解释成自杀,是一种轻率不负责任的认定。我希望更多爱三毛的人一起来支持这个论点。
读三毛的作品,是一种感情上的奢侈。
读三毛,最爱的就是那一份至情至性。欣赏她对理想的执著、艺术的坚持、人生的期许。
三毛一生追求的,是诗的生活与生活的诗,是文学的生命与生命的文学。这样拼搏奋斗下的人生,死,乃是一种完成,一种壮美:“如一册诗集而那覆盖着我的大地就是那诗集的封皮。”这些美丽意象,借来献给三毛,应是最恰当,最富有深意的赞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