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中文网 > 前任高攀不起我[快穿] > 前任高攀不起我[快穿]_分卷阅读_120

前任高攀不起我[快穿]_分卷阅读_120

推荐阅读:快乐的花莲之旅淫术炼金士20——城战谋策篇姐姐与她的同学娇女封后之路最佳女配(快穿)老板,你马甲掉了我的大奶女友小瑄重生攻略穿书后我抢了反派雌虫猎人游记[女追男,剧情,肉渣]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历国公站了出来,威严地喊了一声:“停!御前岂可嚎哭失仪?圣上一片仁德之心,没有计较你们丢城弃池,更没有降罪于你们,让你们将功赎罪,圣上下旨让各州府给你们犒赏抚恤,省了路上耗损,州府发放也能更快地到你们的手上。可你们还没回去问过所属州府,在殿上张口就来!”

    经历国公这么一说,老皇帝瞬间变得理直气壮了。

    是啊,要不是这些将军都不给力,怎么会让孟**队差点就攻进皇都?!

    这些守不住城的将军,应该引颈受戮才对!

    勤王戎彧举步提问:“要说到将功抵罪,请问,第一个追究的,难道不是历公您的长子、接替卢家将西北防线、却一接手就丢盔弃甲、让孟**队长驱直入的历将军?在防线突然崩溃、众将军奋力抵抗时,请问历将军又在哪里?”

    把历国公的亲儿子说成独自逃忙的典范!

    历国公瞬间面色都不好了。

    而那历将军是历妃的亲兄,在老皇帝面前刷了很多好感。老皇帝亲自替历将军说情道:“他已经被朕罚过了,皇侄莫要再提。”

    勤王戎彧又问道:“启禀陛下,本王封地沂州,此行死伤兵卒合计一万二千三百六十四人,而沂州穷苦,历年水灾,无人种田,粮仓空虚。初到沂州时,本王只得借贷修渠,越借越多,如今银子紧缺,还欠着债,加之出兵救援所费甚巨,本王实在借得不能再借了,听闻陛下曾花一万两白银购置花瓶,置于夏宫赏玩,而夏宫金银瓷器更多——”

    这下老皇帝的脸色也不好了。

    这不明摆着说老皇帝个人生活奢靡,却不体谅死伤兵卒吗?

    奈何勤王戎彧可是统领二十万精兵的统帅!要让手下兵将们都听他的命令,说话声音大得很!简直如雷贯耳!把老皇帝和历国公喝止的声音都给盖下去了,只能让百官都听着勤王说话。

    勤王戎彧从容地继续说道:“沂州的兵将们,此刻都着急等着陛下犒赏抚恤,这样战死的兵卒才能入土为安!可沂州实在发不出钱粮了,本王愧对沂州上下啊!因此斗胆向陛下借银子,这是本王早就准备好的抚恤所需单子,请陛下过目。”

    老皇帝:“……”

    历国公:“……”

    管着钱粮的文官们:“……”

    连向天子借钱的法子都能想出来,甚至连抚恤单子都准备好了,真是有备而来!

    但,刚刚历国公骂将军得寸进尺的法子,他们这下都骂不了了。

    人家沂州的王就在这,能说勤王不知沂州有没有钱粮吗?

    不能。

    沂州也的确年年水灾,当初陛下把沂州给勤王当封地时,百官无不叹息的。

    而勤王甚至自曝以王爷的身份,向别人借贷!

    让堂堂有封地的王爷如此穷困,丢脸的是当今圣上啊!

    而将功赎罪的说法,对勤王来说,也更说不过去。

    人家沂州出兵援助,死伤了一万多人,老皇帝却只给美酒。

    要是孟国下次再侵占,这还有谁愿意协助反击啊?

    勤王戎彧说得有理有据的,文官和将军们都等着老皇帝答应了。

    而历国公又出列:“虽说如此,但圣上早有旨意,凡是参军抵抗孟国的贱籍兵卒,战胜后,他和他的家人皆可脱离贱籍,升为平民。据我所知,圣上是请沂州流民参军,将功抵过,升为平民。”

    文官们听得膛目结舌,老皇帝却点头首肯道:“历公所言极是。”

    “就算升为平民,但若不赐田,平民无田可种,没有营生,容易落草为寇,重做之前所犯之事,”从古到今,勤王戎彧有备而来,又举了不少例子,最后说道:“请陛下为他们赐田,以作抚恤。”

    战斗机历国公双目一瞪,反问道:“贱民赐田,那平民参军抵御孟军的,又该作何赏赐?”

    老皇帝也道:“这事儿,皇侄你都有封地了,就在封地里选出良田赐给他们不就行了?”

    老皇帝油盐不进,极不好说话!

    勤王戎彧也再没出言。

    犒赏和抚恤的事,老皇帝和历国公都以为这么揭过去了。

    到最后,老皇帝还想着赐婚的事儿,一脸便秘地说:“皇侄,你抗击孟军有功,而又年二十有二,尚未婚配,朕特意把最宠爱的掌上明珠——”

    勤王戎彧却高声盖过了,他举袖掩面道:“本王一想起无数战死的英勇兵卒,因为本王穷困,他们无法光荣下葬,而一起并肩杀敌的受伤战友也无法得到医治,本王就悲从中来,痛哭不已,无心婚配之事!恳求陛下借予钱粮,这些救命钱粮对于本王来说,千难万难,可对于陛下来说,只是夏宫里区区几个花瓶而已!而且,陛下,六皇子来劝说本王的时候,签字画押了,战胜之后,会补偿沂州!”

    老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