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中文网 > 大明王朝1587 > 第二十五章 科举出题逻辑

第二十五章 科举出题逻辑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星门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朱翊钧抬起眼来,竭力遏制住惊讶的神情望向许国。

    历史上万历十七年的殿试策问之主题,正是“立纲陈纪,移风易俗,消悖慢而就约束”。

    这真是太巧了。

    朱翊钧心想,难道是冥冥之中确有定数,无论我说甚么,今年的殿试题目就总是历史上的那一题?

    朱翊钧拢在袖子里的手稍稍不自在地互拱了一下。

    这种命里注定的“定数”让他心底生疑又发虚。

    他忽然生出一种从未有过的、跳脱于历史研究之外的奇怪想法。

    莫非他就是历史上的万历皇帝,历史上的万历皇帝就是他?

    说不定历史上的万历皇帝也像他一样,尝试过要改变专制、交出君权,只是他的改革一次又一次地被阻止了,所以史书上留下的才是他朱翊钧后来看到的那个万历皇帝?

    朱翊钧轻轻地吸了一口气,他不信内阁听不出他真正想用甚么题目当殿试策问,可是为何他们都不愿意出声赞同呢?

    朱翊钧定了定心神,秉承着一个唯物主义者的信念追问道,

    “为何却不以‘天下无君’为题?”

    其实这句话他问得相当不坚定,他是有点怕许国明确说出反对“天下无君”这种主张的话来的。

    这里面暗含着一个悖论,无君的下一步就是民主,可是明朝的民主或许反过来反对无君。

    朱翊钧就是不愿意承认大家都是赞成大明有一个皇帝的,即使这个皇帝是他本人。

    未料许国却没有谈及这个题目本身的含义,仍然公事公办道,

    “科场题目,尚该正大明白,不炫奇僻。”

    朱翊钧反问道,

    “便是奇僻,又当如何?”

    许国回道,

    “倘或所涉之典,当时之士多不通晓,皆为罕知,未免则有失公平。”

    许国稍稍顿了一顿,似乎有些许犹豫地问道,

    “皇上可还记得弘治十二年的徐经科场舞弊案?”

    朱翊钧被问得一怔,继而便扬起了眉,原来许国担心的是这个。

    弘治十二年的徐经科场舞弊案,在后世有一个更有名的概称,叫作徐经、唐寅科场舞弊案。

    那一科监考的两位主考官,一个是当时的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另一个是礼部右侍郎程敏政,都是当时首屈一指的文人。

    而历史上的弘治十一年,正好是名留青史的大才子唐寅乡试夺魁、名播江南的那一年,同位举人的江阴巨富徐经与他交好,两人便相约一起去北京参加会试。

    由于当时的乡试主考官梁储欣赏唐寅的才华,于是在回京之后曾拿唐寅的文章与程敏政品评。

    唐寅与徐经联袂抵京后,会试前夕,两人又遍访前辈,广交名流,其中就包括了程敏政,因为徐经随带书僮,出手大方,所以更招人瞩目。

    特别是当唐寅陪同徐经拜见了程敏政后,直接受到了其他举子的猜忌,乃至会试入试两场方毕,流言蜚语已满京城,盛传富家子徐经贿买试题。

    而这流言的最大根据,就是因为那一年李东阳和程敏政在会试第三场的经史策中,出题用典过于冷僻,导致很多考生无从着手,只有唐寅和徐经交上去的两张试卷答题贴切。

    于是明孝宗便敕令程敏政立即停止阅卷,听候审查,他已经初选的卷子全由李东阳会同其他考官复核。

    然而,经过李东阳等的复核,程敏政选中的试卷中,却没有被指控为贿买到试题的徐经和唐寅之卷。

    虽然流言纯属子虚乌有,但舆论仍喧哗不已,明孝宗为平息舆论,便着锦衣卫加以审讯。

    即使最终查无鬻题实据,却仍以徐经进京晋见程敏政时曾送过见面礼,唐寅也因曾用一个金币向程敏政乞文、向乡试座主梁储送礼等理由,将两人均遭削除仕籍,发县衙为小吏。

    因此许国的疑问,并不能算是无中生有,明朝会试的第二场、第三场,以及殿试策问中,都包含大量典故,而通晓经史掌故虽然不如写好出自四书五经的八股文重要,但是考生若是不解典故,几乎是无法作答的。

    譬如弘治十二年令唐寅、徐经身陷流言的关键一题,其中涉及典故的原文即为,“试举其大者言之:有讲道于西,与程子相望而兴者,或谓其似伯夷;有载道而南,得程子相传之的者,或谓其似展季;有致力于存心养性,专师孟子,或疑其出于禅;有从事于《小学》、《大学》,私淑朱子者,或疑其出于老。夫此四公,皆所谓豪杰之士,旷世而见者。”

    此题中被称为“旷世而见”的四位“豪杰之士”,乃指张载、杨时、陆九渊和许衡,其中涉及许衡的话,即所谓“有从事于《小学》、《大学》,私淑朱子者,或疑其出于老”,典出元代理学家刘因的《退斋记》。

    这一句暗含的典故讲的是历史上的许衡获闻程朱理学,以朱熹《小学》、《大学》等传授生徒,提倡纲常名教,后应忽必烈征召,出任京兆府提学、国子祭酒,以理学教授蒙古子弟。

    后因权臣作梗,屡次破坏汉法,导致诸生廪食不继,办学缺少经费,迫使许衡不得不辞归乡里,因此发出“学者治生最为先务”的感叹。

    所以如果要答这一题,必须一见到题干,就知道其言出自刘因,讲的是元臣许衡在忽必烈当政时期出任国子祭酒、传播儒学的故事。

    这就好比之前的一见题目中的“天圣三年观孙奭讲《曲礼》”,就要知道宋朝有崇政殿说书,要知道孙奭其人其事,要知道宋真宗和宋仁宗的为政举措。

    即使明朝科举对经史策的写作水平要求不高,但是如果考生读不懂题目中蕴含的深意,没能揣摩出典故中所影射指代的人和事,写下的答案便往往是牛头不对马嘴的。

    而偏偏科举选拔的一大标准,就是要选出最能契合出题者意图的考生,有这一标准横在跟前,许国的质疑就师出有名了。

    或许“天下无君”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策问题目,但是考生们不知道它的典故出处,揣摩不出皇帝出题的意图,这文章又如何作得呢?

    即使有人把文章作出来了,恰恰又符合皇帝的心意,但是这种文章它一定是不符合朝廷筛选人才的标准的。

    而明清科举考试最讲究的是一个流程化和规范化,殿试策问的根本目的是为会试合格的考生排名次的。

    换句话说,如果这殿试策问的题目自身就不符合科举标准,其选出来的人才,又如何能让读书人信服呢?

    就算是在现代比较开放的社会,照样有应试高考生觉得出国留学生录取门槛过低、自费留学国外名校者名不副实的情形出现,何况是在观念保守的封建时代呢?

    想通了这一点,朱翊钧不禁在心里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他知道如果他执意坚持下去,当真用“天下无君”当殿试策问,内阁并不会反对到底。

    但是最终结果肯定会跟许国担心的一样,选出来的考生不但不能服众,而且可能会导致跟弘治十二年如出一辙的诬告与连坐。

    何况顺天府乡试案的涉案考生正经历覆试,如果因此导致党争乃至牵连内阁首辅,那定然是得不偿失。

    朱翊钧思索再三,终于说服自己这应该不算是所谓的历史命数,而是制度惯性所带来的改革阻碍,

    “……卿每提醒的是,便依卿所言,以‘立纲陈纪’为此科之策问罢。”

    覆试与科举的问题解决之后,三位首辅显然是轻松了一些,再议论过几件事后,朱翊钧照例颁下了赏赐,尔后便让他们退出了文华殿。

    待三位阁臣完全离开后,朱翊钧的双手才中袖子中被解放出来。

    他摸了摸了头上的冠帽,不知怎的,脑海中忽然就涌现出了李氏扯下他帽子的模样。

    他暗想,如果能剔除杀人的那部分,李氏那样子简直美极了。

    就在朱翊钧愀然静坐之时,魏忠贤来了。

    这回魏忠贤没跟在孙暹后面,他是一个人来的。

    朱翊钧准他单独面圣后,一见老魏下跪行礼,突然福至心灵般鬼使神差地冒出一句,

    “李进忠,如果你是科举主考官,你会出甚么题呢?”

    魏忠贤吓了一跳,他偷眼左右环顾了一圈,这才确定皇帝这个问题是在问自己,忙叩头回道,

    “奴婢不通文墨,哪里能出甚么题呢?”

    朱翊钧玩味问道,

    “倘或朕非要你出一个呢?”

    魏忠贤嗫嚅半刻,终是硬着头皮答道,

    “那就……那就听皇爷的,皇爷想出甚么样儿的题,奴婢就出甚么样儿的题。”

    朱翊钧瞧着他,一只手搭在冠帽上,抿着嘴笑了起来,

    “这就不好了,逢迎太过,如何能选出国之栋梁?”

    魏忠贤回道,

    “即使是国之栋梁,在皇爷面前,必也惟命是从,否则即便是再能干之人,又怎能被称作是栋梁呢?”

    魏忠贤答完这一句,颇有些沾沾自喜,自以为恰准了皇帝的要脉,不料朱翊钧听了,却悻悻然道,

    “有你这样的奴婢,真难怪祖训说宦官不得干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