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0 天下第一手(5)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星门、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宁扬自忖,就算对上他师父常光宝,又或是大高手韩牧侠之流,纵然胜不过对方,但这一番抢攻,总也要教对方凝神应对才是。
但是孙禄堂却挂着一丝浅浅的笑意,就这么立在那里,仅仅一只手,上一拍、下一按、左一推、右一甩,便似一个庄稼汉干完了活,拍打身上尘土一般,轻描淡写便将那些攻势化为徒劳。
最可怖者,拍也好,按也罢,一招一式都拿捏在他发力的节骨眼上,那滋味,要多不舒服又多不舒服。宁扬一口气连攻二十余拳,踢出十余脚,无一招建功也就罢了,甚至连周围的桌子椅子,插花摆设,都没有沾到一丝半点,若是不看孙禄堂,就仿佛他一个人牢牢站定在那方寸之地发疯一般。
周无苟在一边看的眼都直了,口中喃喃道:“神仙手段、神仙手段……”
又攻几招,宁扬越发焦躁,忽然大叫一声,仿佛久战发狂,将脑袋一埋,不顾一切地合身向孙禄堂撞去,孙禄堂不慌不忙,伸手按在了他肩膀上,便似平地里起了一堵大墙,使宁扬再难寸进。
但宁扬等的便是这一按!
他前冲的势头受阻,借着那股子回震之力,双手猛地拿住肩膀上那只手,单足立地,腰身一下弯成弧形,另一条腿向蝎子尾鞭般自后而前甩了过来,直奔孙禄堂面门。
孙禄堂微露惊色,道了声:“好!”一直没动弹过的另一只手终于动了,探起,直接抓住了宁扬的脚脖子。
具体的造型是这样的:宁扬金鸡独立,低头冲着孙禄堂小腹,大长腿自头上反踏过去,腰腿呈反弓状,孙禄堂立在他身前,一手按着宁扬肩头,一手抬起抓住他脚腕。
二人将这姿势保持了足有三秒钟,宁扬有些费力地仰起脸,笑道:“好歹逼出你两只手来。”
孙禄堂看他神情特意,忍俊不住,失笑道:“拳怕少壮,你大好青年,跟我这老头儿动手,逼我用了两只手,很了不起是么?”
说着双手轻轻一推,宁扬借力退开一步站直了身体,揉着肩膀腰胯,抖晃着腿,松快了半天,挑眉道:“我觉得还行!本来以我本事,你一只手就能把我揍扁,现在逼你动用了两只手,这就是进步呀。”
孙禄堂听了大笑,指着他道:“你倒是挺踏实,懂得知足,不错不错。”又道:“戳脚翻子拳,我也见人使过,你这一脚,不是拳法里的路数啊。”
宁扬摆摆手道:“高手相争不拘一格,有道是无招胜有招。”
“无招胜有招?”孙禄堂眨了眨眼,玩味道:“倒是有点意思。不过,这番道理,你懂早了。”
“懂早了?道理不是越早知道越好吗。”宁扬不解道。
孙禄堂一笑:“这就好比习字,楷书还没练扎实,就去想草书的笔法,那叫什么,那叫画虎不成反类犬。”
宁扬脑袋里一过,明白了孙禄堂的意思。大概是说,拳法招数,都是前辈大能千锤百炼得来,你若是吃得透了,在这基础上能够别出机杼,固然极佳。但如果基本功还欠着火候呢,就开始想着创新,面对一般人还行,真正对上高手,就要闹笑话了。
宁扬若有所思点点头,露出了恍然神情,抱拳道:“的确是这番道理,多谢前辈指点。”
孙禄堂教学经验丰富,一看他神色便知真的是明白了,心里也不由高兴,摆摆手道:“谈不上指点,你悟性很好,我便不说你自己也能想得到。”说罢又笑道:“若不是你变招,原也逼不出我另一只手来。打拳时打活不打死,原是好的,只是不要仗着自己灵醒,过于依赖这些小聪明也就是了。在你这个年岁,打好基本功,可比什么都重要。”
这番道理,前几日观摩常光宝和韩牧侠比斗时,宁扬便已隐有所悟,如今孙禄堂一说,心中更为通透。
孙禄堂察言观色,心中也是暗惊:此子好高的悟性。
这年头,想找个有悟性的徒弟可并不容易。首先第一条,识字率就放在那里。就算识字的人,也鲜少有真正见多识广的。眼界不开,思维理解能力就受限,能够说一知一便是好的,举一反三就不行了,所谓呆板是也。
但武功这东西,并不仅仅是照葫芦画瓢的这么比划就行的,从技术层面上说,如何发力,如何卸力,动作之间如何衔接等等,都有许多小窍门,从战术层面上说,更是涉及思维策略乃至心理学等等,古武术家虽然宗师辈出,但毕竟不是搞科学的,一肚子经验,很难用科学系统的语言传授给弟子,只能自己凭感觉去描述,弟子也是靠感觉去理解,这么一来,悟性之重要可想而知。
譬如孙禄堂拿楷书、草书打的比方,你一个现代人听在耳中一听便懂,因为你知道楷书写好了再学草书方有章法的道理,如果换个百多年前的农家子弟,什么楷书草书一无所知,师父打这比方,他肯定越听越是糊涂:老子不是跟他学武功吗?怎地?还要教老子写大字唷?
孙禄堂一辈子徒弟也没少教,真正一点便透的,其实一个都没有,有的好一点,多说两遍他好歹能明白些,有的磨碎嘴皮子都白搭,只能让他自己练去,练到他自己有了感悟为止。
据说孙禄堂当年在家乡收过一个弟子,笨的不要不要的,说他学前忘后都是夸他,孙禄堂没办法,说你去站三体式吧,什么时候站明白了什么时候再学拳。三体式是形意拳入门的一个桩功。那弟子脑瓜子不行,毅力倒是很强,从此风霜雪雨酷暑严寒他都在那儿站着,连着三年,每天不站到瘫软不算完。
三年后,新入门的弟子拿这笨师兄取笑,伸手一推,纹丝不动,再奋力一推,还是不动,后来七八人一起上去推,依旧是八风不动!众人啧啧称奇,吵嚷声把孙禄堂招出来了,孙禄堂一看就乐了,说行了你可以练拳了。
自即日起,一教便会,一会便精。
他这个例子有点极端,但实际上大多数武者都是这么走出来的,一遍遍练一遍遍练,慢慢的领会到里面的意思,这也就是为什么宗师往往上年纪的缘故。
但是这么做的弊端是,这样的弟子,成不了真正的大宗师!
凡成就大宗师的,多是和孙禄堂一样,苦功、悟性兼具,这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所以孙禄堂晚年时,有感于自己弟子里没有能真正继承衣钵的,于是一度去报纸上打广告,招募徒弟,要求有大学学历!
后来也招了几个大学生,武学上的道理讲究,不说一点便透,但也的确理起来远比一般人快。但是很快问题又出来了,吃苦精神不行啊,道理是懂了,但是功夫迟迟练不上身,拳不从手力不从心,讲就无敌,打就无力。
想起这些来,孙禄堂不由自主地上下打量着宁扬。
嘿,这小子悟性绝佳就不说了,关键基本功也不错,一看就是下苦力气练过功夫的,这么样的徒弟,怎么我没遇上呢?
宁扬自忖,就算对上他师父常光宝,又或是大高手韩牧侠之流,纵然胜不过对方,但这一番抢攻,总也要教对方凝神应对才是。
但是孙禄堂却挂着一丝浅浅的笑意,就这么立在那里,仅仅一只手,上一拍、下一按、左一推、右一甩,便似一个庄稼汉干完了活,拍打身上尘土一般,轻描淡写便将那些攻势化为徒劳。
最可怖者,拍也好,按也罢,一招一式都拿捏在他发力的节骨眼上,那滋味,要多不舒服又多不舒服。宁扬一口气连攻二十余拳,踢出十余脚,无一招建功也就罢了,甚至连周围的桌子椅子,插花摆设,都没有沾到一丝半点,若是不看孙禄堂,就仿佛他一个人牢牢站定在那方寸之地发疯一般。
周无苟在一边看的眼都直了,口中喃喃道:“神仙手段、神仙手段……”
又攻几招,宁扬越发焦躁,忽然大叫一声,仿佛久战发狂,将脑袋一埋,不顾一切地合身向孙禄堂撞去,孙禄堂不慌不忙,伸手按在了他肩膀上,便似平地里起了一堵大墙,使宁扬再难寸进。
但宁扬等的便是这一按!
他前冲的势头受阻,借着那股子回震之力,双手猛地拿住肩膀上那只手,单足立地,腰身一下弯成弧形,另一条腿向蝎子尾鞭般自后而前甩了过来,直奔孙禄堂面门。
孙禄堂微露惊色,道了声:“好!”一直没动弹过的另一只手终于动了,探起,直接抓住了宁扬的脚脖子。
具体的造型是这样的:宁扬金鸡独立,低头冲着孙禄堂小腹,大长腿自头上反踏过去,腰腿呈反弓状,孙禄堂立在他身前,一手按着宁扬肩头,一手抬起抓住他脚腕。
二人将这姿势保持了足有三秒钟,宁扬有些费力地仰起脸,笑道:“好歹逼出你两只手来。”
孙禄堂看他神情特意,忍俊不住,失笑道:“拳怕少壮,你大好青年,跟我这老头儿动手,逼我用了两只手,很了不起是么?”
说着双手轻轻一推,宁扬借力退开一步站直了身体,揉着肩膀腰胯,抖晃着腿,松快了半天,挑眉道:“我觉得还行!本来以我本事,你一只手就能把我揍扁,现在逼你动用了两只手,这就是进步呀。”
孙禄堂听了大笑,指着他道:“你倒是挺踏实,懂得知足,不错不错。”又道:“戳脚翻子拳,我也见人使过,你这一脚,不是拳法里的路数啊。”
宁扬摆摆手道:“高手相争不拘一格,有道是无招胜有招。”
“无招胜有招?”孙禄堂眨了眨眼,玩味道:“倒是有点意思。不过,这番道理,你懂早了。”
“懂早了?道理不是越早知道越好吗。”宁扬不解道。
孙禄堂一笑:“这就好比习字,楷书还没练扎实,就去想草书的笔法,那叫什么,那叫画虎不成反类犬。”
宁扬脑袋里一过,明白了孙禄堂的意思。大概是说,拳法招数,都是前辈大能千锤百炼得来,你若是吃得透了,在这基础上能够别出机杼,固然极佳。但如果基本功还欠着火候呢,就开始想着创新,面对一般人还行,真正对上高手,就要闹笑话了。
宁扬若有所思点点头,露出了恍然神情,抱拳道:“的确是这番道理,多谢前辈指点。”
孙禄堂教学经验丰富,一看他神色便知真的是明白了,心里也不由高兴,摆摆手道:“谈不上指点,你悟性很好,我便不说你自己也能想得到。”说罢又笑道:“若不是你变招,原也逼不出我另一只手来。打拳时打活不打死,原是好的,只是不要仗着自己灵醒,过于依赖这些小聪明也就是了。在你这个年岁,打好基本功,可比什么都重要。”
这番道理,前几日观摩常光宝和韩牧侠比斗时,宁扬便已隐有所悟,如今孙禄堂一说,心中更为通透。
孙禄堂察言观色,心中也是暗惊:此子好高的悟性。
这年头,想找个有悟性的徒弟可并不容易。首先第一条,识字率就放在那里。就算识字的人,也鲜少有真正见多识广的。眼界不开,思维理解能力就受限,能够说一知一便是好的,举一反三就不行了,所谓呆板是也。
但武功这东西,并不仅仅是照葫芦画瓢的这么比划就行的,从技术层面上说,如何发力,如何卸力,动作之间如何衔接等等,都有许多小窍门,从战术层面上说,更是涉及思维策略乃至心理学等等,古武术家虽然宗师辈出,但毕竟不是搞科学的,一肚子经验,很难用科学系统的语言传授给弟子,只能自己凭感觉去描述,弟子也是靠感觉去理解,这么一来,悟性之重要可想而知。
譬如孙禄堂拿楷书、草书打的比方,你一个现代人听在耳中一听便懂,因为你知道楷书写好了再学草书方有章法的道理,如果换个百多年前的农家子弟,什么楷书草书一无所知,师父打这比方,他肯定越听越是糊涂:老子不是跟他学武功吗?怎地?还要教老子写大字唷?
孙禄堂一辈子徒弟也没少教,真正一点便透的,其实一个都没有,有的好一点,多说两遍他好歹能明白些,有的磨碎嘴皮子都白搭,只能让他自己练去,练到他自己有了感悟为止。
据说孙禄堂当年在家乡收过一个弟子,笨的不要不要的,说他学前忘后都是夸他,孙禄堂没办法,说你去站三体式吧,什么时候站明白了什么时候再学拳。三体式是形意拳入门的一个桩功。那弟子脑瓜子不行,毅力倒是很强,从此风霜雪雨酷暑严寒他都在那儿站着,连着三年,每天不站到瘫软不算完。
三年后,新入门的弟子拿这笨师兄取笑,伸手一推,纹丝不动,再奋力一推,还是不动,后来七八人一起上去推,依旧是八风不动!众人啧啧称奇,吵嚷声把孙禄堂招出来了,孙禄堂一看就乐了,说行了你可以练拳了。
自即日起,一教便会,一会便精。
他这个例子有点极端,但实际上大多数武者都是这么走出来的,一遍遍练一遍遍练,慢慢的领会到里面的意思,这也就是为什么宗师往往上年纪的缘故。
但是这么做的弊端是,这样的弟子,成不了真正的大宗师!
凡成就大宗师的,多是和孙禄堂一样,苦功、悟性兼具,这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所以孙禄堂晚年时,有感于自己弟子里没有能真正继承衣钵的,于是一度去报纸上打广告,招募徒弟,要求有大学学历!
后来也招了几个大学生,武学上的道理讲究,不说一点便透,但也的确理起来远比一般人快。但是很快问题又出来了,吃苦精神不行啊,道理是懂了,但是功夫迟迟练不上身,拳不从手力不从心,讲就无敌,打就无力。
想起这些来,孙禄堂不由自主地上下打量着宁扬。
嘿,这小子悟性绝佳就不说了,关键基本功也不错,一看就是下苦力气练过功夫的,这么样的徒弟,怎么我没遇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