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使命 第一百一十八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星门、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原来他们并非只是要证明互人的存在,而是想要与之接触。
“这件事,我们需要你去做。”黎先生对我说。
“我吗?”
“对,你。我想你可能已知道部分原因,但还不知道为什么一定是你,只能是你,对不对?我这就来告诉你。”
我没出声,安静地听他解释。
“想必你已十分清楚,地下湖祭殿并非谁都能进去。”他看了看我,然后才接着往下说,“那是因为他们有一套延续多年的通行准则,若时机不对,或是方法有误,都会造成可怕的后果。”
“傩鬼祭祀?”
“对,那正是他们的通行手续。据书中记载,若贸然闯入,轻则让人‘暴病而亡,死如鬼状’,重则更会导致瘟疫、饥荒,以及兵火之灾。”
“原来真有那样的事。”我忽然想起那句卜辞。
“有,即便在今天,擅自开启地下通道,仍有巨大风险。我可以跟你讲一个真实案例。涪陵那次事故发生以后,有个人从井下逃了出来,是名年轻的工程技术人员。一开始,大家以为他是名幸运儿。执行疏散工作的安全人员将大难不死的工程兵救下,将他送到最近的城市涪陵。随后又将他转送重庆,在当时最好的部队医院接受治疗。但后来发生的事,让所有人都心有余悸。”
“怎么了?”我听得心头砰砰直跳。
“在医院待了一段时间之后,他的身体开始出现异常反应。”
“异常反应?”我已预感到发生了什么。
“对,伤愈后,他的容貌发生了很大改变,行为更是一反常态,让人无法理解。护士明明看见他躺在病床上,过道上却有人在跟他打招呼。后来,像这种事越来越多。他人在三楼病房时,有人却声称在楼下食堂,在体检室看见他。为消除众人嘴里的迷信言论,最后他被关了起来,由专人看管。可即便如此,他却依然能在医院里来去自如,而且从未被看管者发现曾擅自离开。”
“哦,太可怕了。”
“这不算什么,后面发生的事,才可怕。”
“后来出了什么事?”我问。
“开始是附近小河里大面积出现死鱼,然后是江里。那些鱼的死亡原因十分离奇,它们相互攻击,无休无止,后来,这种奇怪的现象开始蔓延到其它动物身上,鸡犬、牛羊,每一种动物都变得极具攻击性。最后,”老先生停下来,长长地叹了口气,“这种情况终于发展到了人身上。”
屋子里十分安静。黎先生声音不大,但这段话听起来却十分刺耳:“最开始是经常出入病房的护士,然后是楼层保洁员,接着是两名医生。两天时间,大楼里连续发生了九起命案,全是暴力致死。”
我听见自己的心咕咚咕咚跳个不停。
黎先生似乎沉浸在了那段痛苦的回忆中,端起杯子喝了口水,过了会儿才重新开口。他接着说:“不幸中的万幸,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他的活动范围始终没有迈出医院大门,甚至没出过那栋楼。疫情最终没向外传播。”
“后来呢?”
“虽然损失惨重,但感染总算被控制住了。”黎先生含糊的说,“因为医院突然发了场大火,把那栋楼给烧了。”
“把那栋楼烧了......”我跟着说,“那外面那些动物呢?”
“隔离扑杀,就像处理鸡瘟疫情一样。那个年代物资匮乏,实际上城区的牲畜并不多。水里的鱼处理起来要困难一些,不得不用一些对人体妨碍不大,但对鱼完全致命的化学药品。接下来,全市停供自来水,全部改为送水车从远郊水库抽调。有条件的地方,那段时间改为取用井水。”
“简直是场噩梦。”
“正因为如此,”老先生看了看我说,“研究工作不仅不能停下,而且还要加快步伐。于是,有了龙桥河那次考察。这次,各方面都做了充分准备。人员更是精挑细选,主要是有文化基础的学生,并提前进行了培训。”
“两次考察先生都参加了?”
“是的。我都参加了。”
“那么,先生如何又离开国内,去创办了亿森这家企业呢?”
“也是因为研究需要。”黎先生轻轻舒了口气,“龙桥河考察再次失败,给我们造成了很大打击。那时,几位重要人物相继辞世,举国哀痛,需要那项研究尽快获得成果的紧迫性随之解除。有人认为,研究工作已经没有多大必要。当时只有少数人坚持认为,那项工作必须继续下去。”
“所以,先生的选择,是出国继续从事那项研究?”
“在当时,那是个艰难的决定。”
“但先生是搞生物研究的,深知其严峻后果。”
“对,我们迫切需要新技术,需要重新找到方向,找到出路。”
“原来是这样。”
*
我和黎先生似乎都需要安静一小会儿。
大约有两三分钟,我俩只是喝水,两眼看着对方,却谁也不说话。直到他打破沉默:“你无法想象,经历多少挫折,我们才走到今天这步。”
“肯定很不容易。”我说。
“所以,有些事不得不去做。”黎先生正视着我,语气凝重的说,“龙桥河再度失败,给我们留下深刻教训,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启发。”
“噢?”
“我们做了些调整。剩下的人,那些有危机感,有勇气和担当的人,开始重新审视古老的传说,换个角度去看。包括对九檐风铃的种种传闻,也都有了新的认识。考虑到当时的国内环境,我们做了长远规划。”
“于是,先生决定出国?”
“对,看不清真相,有时是因为距离太近。我们发现,有太多陈旧思想需要荡涤和放弃。我想告诉你的是,在这条路上,我跟你父亲一直相携而行。我们是最亲密的战友。不过,我俩也不是没有分歧,尤其是当他做出让你远离这项任务的决定之后。我曾给过他建议,让你出国,可他不同意。”
“我还是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请恕我冒昧问一句,他怎么会把我考虑到你们那项研究工作里去呢?”
“是的,那时你还小。不过,也许那就叫命运的安排吧。”黎先生用温柔的眼神看着我,“还记得小时候那件事吗?”
“记得。”我已猜到他要说什么了。
“那本来是件很可怕的事。”
“这么说,我早就被感染了?”
“那是个意外。不过,却验证了我们选择的方向完全正确。”
“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慢慢听我解释,你会明白的。”他抬头想了想,接着说,“一开始,你身上也出现了那些症状,而且非常明显。你可以同时出现在不同地方。但那种状况很快得到了遏制,你痊愈了。”
“我恢复正常了?”
“是的,你完全恢复了正常,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我在国外听说你身上发生了那样的变化,激动得几天几夜睡不着觉。我和你父亲书信不断,偶尔也会通电话。我俩都不敢相信,效果会那么好。”
“效果?”
“别急,这其中缘由,跟你母亲有很大关系。”
“我母亲,”这我可没想到,“怎么又跟她有关?”
“不,不是她,”黎先生注视着我,似乎明白我在想什么,“不是你现在那位母亲。我说的,是跟你有血缘关系的母亲。”
“我有两位母亲?”
“这个事,也应该告诉你了。”黎先生想了想说,“你有两位母亲。一位生下了你,而另一位,才是你血缘意义上的母亲。”
“噢,我被您搞糊涂了。”
“是的,毕竟你还不知道这事。”
说到这里,黎先生忽然停下,好像在思考什么。我并不急着追问,而是在脑子里先设想了好几种可能。想来想去,我认为自己可能是一项科技的产物,就像现在的试管婴儿,胚胎移植什么的。
“你母亲,她那时已不具备怀孕条件,所以才......”
“等等,我那位母亲姓什么?”
“你母亲姓冀。”黎先生摇摇头,“她当时已被感染。”
“姓冀......”
“是的,她是当年龙桥河考察的幸存者之一。”
“我母亲,参加过龙桥河考察?”
“对,作为随队医护人员,她跟你父亲一道参加了那次考察。”
“龙桥河......我看过那本笔记。”
“那次事故的惨痛教训,至今还历历在目。”黎先生动情的说。
“我怎么就从未认真想过这个问题。”我在脑子里搜索着笔记内容,“莫非我父亲就是廖勤思笔下那位‘史学究’?”
“史学究,对,那些年轻人称他为史学究。”
“我以为那位‘史学究’遇难了呢。”
“不,在那次任务中,你父亲得以安全返回,而你母亲却没那么幸运。任务结束后,他俩返回重庆,随后几年一直在医院,哪也没去。”
“我父亲研究古文字......是信息,对吗?他解读那些信息。”
“对,他负责解读信息。在医院那几年,他终于有了重大发现。”
“什么重大发现?”我的心又开始砰砰直跳。
“他找到了钥匙。”
“钥匙?”
“那几年,他阅遍各类志怪书籍,从当年在涪陵搜集到的碎石残片上解读神秘文字,最终打开了通往真相的大门。他还从傩鬼祭祀的记载中,找到了可以作为替代配方的思路。他把他的发现告诉了我,希望我能从
生物学的角度,找到对付病毒的解药。很遗憾,这个任务,我没能及时完成。”
“他所做的那一切,难道就为了救我母亲?”
“没有什么比爱的力量更强大。”
*
从小到大,父亲从没给我讲过那些事。
因为想治好母亲的感染,父亲拼了命工作。他从神话传说中寻找线索,又设法破解那些搜集到的古怪文字,从中寻找祭祀的真相。他在医院陪伴母亲,同时也不放弃寻找解药。最后,果然让他找到了答案。
“他早发现了那是一种文字,对吗?”
“对,他是第一个确信石碑上的符号是远古文字的人。不过,由于发现的文字数量太少,一直很难确定每一个字的字义。”
“所以那个工作并未完成?”
“对那项工作,你父亲一直很乐观,即便是在看似已经绝望的情况下,也从未放弃过希望。”黎先生语气轻缓的说,“这正是他成功的最大凭仗。当时国内形势在好转,他的身份也已平反,工作起来很方便。”
“他到底做了些什么?”
“可以说,没有他的研究,就没有对傩鬼祭祀的了解,就没有亿森公司今天对这项研究的领导地位。因为他,我们拥有了对抗病毒的武器。”
“您会不会是说,H型药剂的配方,来自古代记录?”
“对。能打开那扇门,正是你父亲提供了钥匙。”
“那我母亲后来情况如何?”
“因为无法找到解决病毒感染的方法,最后,他俩做出了一个非常勇敢,当然也十分冒险的决定。他们决定要你。”
“您刚才说,我母亲已不能怀孕。”
“你听我说。她那时身体已经很虚弱,无法承受妊娠之重。但幸运的是,她身上的感染反应始终都很温和。这给了他俩足够时间来做决定。后来,他俩终于想好,决定冒这个风险。当然,做出那样的决定并非头脑发热,而是非常成熟的考虑。因为我们发现,那种病毒似乎也在快速进化,好像在试图适应人类。那种情况,在你母亲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那我母亲她?”
“相比那位工程兵,你母亲在接受治疗时,安保标准要高得多。那是一个完全封闭,与外界彻底隔绝的地下室,在医院地下,防护措施十分完备。情况控制得很好。而且直到去世,她的容貌也没发生任何变化。”
“那她是怎么死的?”
“实际上,她是因为长期身处幽闭环境,体质过于虚弱,染病导致多个器官衰竭而去世的,因此完全可以说是正常死亡。”
“那我......”
“在当时,胚胎移植的确是新技术。我们没想过一定成功。但他们希望有个共同的结晶。这也是你父母的愿望。最了不起的是,他们并没有因为获得了那样的机会,就把那当做自己的私事。他们决定在你身上,尝试获得对那种病毒天然免疫的可能。这是个非常大胆,而且无私的决定。”
“明白了,我的基因被改变了。”我低下头,伸出双手,撑开十指,左看看又看看,“我以为这是近几年才有的技术。”
“那时,DNA重组技术已获得成功,并开始付诸应用。当然了,在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研究上,国内相对滞后,当时还没有了解它的奥秘。”
“噢,我实在太走运了。”
“我知道,这很难接受。不过,我希望你能理解你父母当年的决定。”
“老实说,我不太能理解。他们不是非要这么做。”
“孩子,你必须明白,你父亲是个男子汉。如果一个人身上承担了只有他才能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他就没有更多选择了。”
“他当然可以选择。”
“选择放弃吗?不。他这么做,也是为了验证自己的设想。”
“他的设想?”我慢慢抬起头,“什么设想?”
“有关‘互人’这个物种在历史上是否存在,甚至说,他们到现在也依然存在的命题,正是你父亲提出来的。而要验证这点,除非找到他们,或是找到他们存在过的证据。除此没有别的办法。”
“这跟要我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他在你母亲身上看到了希望,尽管希望渺茫。而且他爱你母亲胜过一切。只有你,能够承接和延续他对你母亲的爱。”黎先生忽然非常严肃的对我说,“生物总在不断进步,这是自然规律。看起来,那种病毒在你母亲身上已经略有同化的表现,也许最终能够做到不对人体构成伤害。你是验证这种大胆假设的唯一机会。这难道不值得一试吗?”
“先生,能讲讲我的母亲吗?我还不太了解她。”
“你母亲是位了不起的女性。”
“请给我讲讲吧。”
原来他们并非只是要证明互人的存在,而是想要与之接触。
“这件事,我们需要你去做。”黎先生对我说。
“我吗?”
“对,你。我想你可能已知道部分原因,但还不知道为什么一定是你,只能是你,对不对?我这就来告诉你。”
我没出声,安静地听他解释。
“想必你已十分清楚,地下湖祭殿并非谁都能进去。”他看了看我,然后才接着往下说,“那是因为他们有一套延续多年的通行准则,若时机不对,或是方法有误,都会造成可怕的后果。”
“傩鬼祭祀?”
“对,那正是他们的通行手续。据书中记载,若贸然闯入,轻则让人‘暴病而亡,死如鬼状’,重则更会导致瘟疫、饥荒,以及兵火之灾。”
“原来真有那样的事。”我忽然想起那句卜辞。
“有,即便在今天,擅自开启地下通道,仍有巨大风险。我可以跟你讲一个真实案例。涪陵那次事故发生以后,有个人从井下逃了出来,是名年轻的工程技术人员。一开始,大家以为他是名幸运儿。执行疏散工作的安全人员将大难不死的工程兵救下,将他送到最近的城市涪陵。随后又将他转送重庆,在当时最好的部队医院接受治疗。但后来发生的事,让所有人都心有余悸。”
“怎么了?”我听得心头砰砰直跳。
“在医院待了一段时间之后,他的身体开始出现异常反应。”
“异常反应?”我已预感到发生了什么。
“对,伤愈后,他的容貌发生了很大改变,行为更是一反常态,让人无法理解。护士明明看见他躺在病床上,过道上却有人在跟他打招呼。后来,像这种事越来越多。他人在三楼病房时,有人却声称在楼下食堂,在体检室看见他。为消除众人嘴里的迷信言论,最后他被关了起来,由专人看管。可即便如此,他却依然能在医院里来去自如,而且从未被看管者发现曾擅自离开。”
“哦,太可怕了。”
“这不算什么,后面发生的事,才可怕。”
“后来出了什么事?”我问。
“开始是附近小河里大面积出现死鱼,然后是江里。那些鱼的死亡原因十分离奇,它们相互攻击,无休无止,后来,这种奇怪的现象开始蔓延到其它动物身上,鸡犬、牛羊,每一种动物都变得极具攻击性。最后,”老先生停下来,长长地叹了口气,“这种情况终于发展到了人身上。”
屋子里十分安静。黎先生声音不大,但这段话听起来却十分刺耳:“最开始是经常出入病房的护士,然后是楼层保洁员,接着是两名医生。两天时间,大楼里连续发生了九起命案,全是暴力致死。”
我听见自己的心咕咚咕咚跳个不停。
黎先生似乎沉浸在了那段痛苦的回忆中,端起杯子喝了口水,过了会儿才重新开口。他接着说:“不幸中的万幸,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他的活动范围始终没有迈出医院大门,甚至没出过那栋楼。疫情最终没向外传播。”
“后来呢?”
“虽然损失惨重,但感染总算被控制住了。”黎先生含糊的说,“因为医院突然发了场大火,把那栋楼给烧了。”
“把那栋楼烧了......”我跟着说,“那外面那些动物呢?”
“隔离扑杀,就像处理鸡瘟疫情一样。那个年代物资匮乏,实际上城区的牲畜并不多。水里的鱼处理起来要困难一些,不得不用一些对人体妨碍不大,但对鱼完全致命的化学药品。接下来,全市停供自来水,全部改为送水车从远郊水库抽调。有条件的地方,那段时间改为取用井水。”
“简直是场噩梦。”
“正因为如此,”老先生看了看我说,“研究工作不仅不能停下,而且还要加快步伐。于是,有了龙桥河那次考察。这次,各方面都做了充分准备。人员更是精挑细选,主要是有文化基础的学生,并提前进行了培训。”
“两次考察先生都参加了?”
“是的。我都参加了。”
“那么,先生如何又离开国内,去创办了亿森这家企业呢?”
“也是因为研究需要。”黎先生轻轻舒了口气,“龙桥河考察再次失败,给我们造成了很大打击。那时,几位重要人物相继辞世,举国哀痛,需要那项研究尽快获得成果的紧迫性随之解除。有人认为,研究工作已经没有多大必要。当时只有少数人坚持认为,那项工作必须继续下去。”
“所以,先生的选择,是出国继续从事那项研究?”
“在当时,那是个艰难的决定。”
“但先生是搞生物研究的,深知其严峻后果。”
“对,我们迫切需要新技术,需要重新找到方向,找到出路。”
“原来是这样。”
*
我和黎先生似乎都需要安静一小会儿。
大约有两三分钟,我俩只是喝水,两眼看着对方,却谁也不说话。直到他打破沉默:“你无法想象,经历多少挫折,我们才走到今天这步。”
“肯定很不容易。”我说。
“所以,有些事不得不去做。”黎先生正视着我,语气凝重的说,“龙桥河再度失败,给我们留下深刻教训,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启发。”
“噢?”
“我们做了些调整。剩下的人,那些有危机感,有勇气和担当的人,开始重新审视古老的传说,换个角度去看。包括对九檐风铃的种种传闻,也都有了新的认识。考虑到当时的国内环境,我们做了长远规划。”
“于是,先生决定出国?”
“对,看不清真相,有时是因为距离太近。我们发现,有太多陈旧思想需要荡涤和放弃。我想告诉你的是,在这条路上,我跟你父亲一直相携而行。我们是最亲密的战友。不过,我俩也不是没有分歧,尤其是当他做出让你远离这项任务的决定之后。我曾给过他建议,让你出国,可他不同意。”
“我还是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请恕我冒昧问一句,他怎么会把我考虑到你们那项研究工作里去呢?”
“是的,那时你还小。不过,也许那就叫命运的安排吧。”黎先生用温柔的眼神看着我,“还记得小时候那件事吗?”
“记得。”我已猜到他要说什么了。
“那本来是件很可怕的事。”
“这么说,我早就被感染了?”
“那是个意外。不过,却验证了我们选择的方向完全正确。”
“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慢慢听我解释,你会明白的。”他抬头想了想,接着说,“一开始,你身上也出现了那些症状,而且非常明显。你可以同时出现在不同地方。但那种状况很快得到了遏制,你痊愈了。”
“我恢复正常了?”
“是的,你完全恢复了正常,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我在国外听说你身上发生了那样的变化,激动得几天几夜睡不着觉。我和你父亲书信不断,偶尔也会通电话。我俩都不敢相信,效果会那么好。”
“效果?”
“别急,这其中缘由,跟你母亲有很大关系。”
“我母亲,”这我可没想到,“怎么又跟她有关?”
“不,不是她,”黎先生注视着我,似乎明白我在想什么,“不是你现在那位母亲。我说的,是跟你有血缘关系的母亲。”
“我有两位母亲?”
“这个事,也应该告诉你了。”黎先生想了想说,“你有两位母亲。一位生下了你,而另一位,才是你血缘意义上的母亲。”
“噢,我被您搞糊涂了。”
“是的,毕竟你还不知道这事。”
说到这里,黎先生忽然停下,好像在思考什么。我并不急着追问,而是在脑子里先设想了好几种可能。想来想去,我认为自己可能是一项科技的产物,就像现在的试管婴儿,胚胎移植什么的。
“你母亲,她那时已不具备怀孕条件,所以才......”
“等等,我那位母亲姓什么?”
“你母亲姓冀。”黎先生摇摇头,“她当时已被感染。”
“姓冀......”
“是的,她是当年龙桥河考察的幸存者之一。”
“我母亲,参加过龙桥河考察?”
“对,作为随队医护人员,她跟你父亲一道参加了那次考察。”
“龙桥河......我看过那本笔记。”
“那次事故的惨痛教训,至今还历历在目。”黎先生动情的说。
“我怎么就从未认真想过这个问题。”我在脑子里搜索着笔记内容,“莫非我父亲就是廖勤思笔下那位‘史学究’?”
“史学究,对,那些年轻人称他为史学究。”
“我以为那位‘史学究’遇难了呢。”
“不,在那次任务中,你父亲得以安全返回,而你母亲却没那么幸运。任务结束后,他俩返回重庆,随后几年一直在医院,哪也没去。”
“我父亲研究古文字......是信息,对吗?他解读那些信息。”
“对,他负责解读信息。在医院那几年,他终于有了重大发现。”
“什么重大发现?”我的心又开始砰砰直跳。
“他找到了钥匙。”
“钥匙?”
“那几年,他阅遍各类志怪书籍,从当年在涪陵搜集到的碎石残片上解读神秘文字,最终打开了通往真相的大门。他还从傩鬼祭祀的记载中,找到了可以作为替代配方的思路。他把他的发现告诉了我,希望我能从
生物学的角度,找到对付病毒的解药。很遗憾,这个任务,我没能及时完成。”
“他所做的那一切,难道就为了救我母亲?”
“没有什么比爱的力量更强大。”
*
从小到大,父亲从没给我讲过那些事。
因为想治好母亲的感染,父亲拼了命工作。他从神话传说中寻找线索,又设法破解那些搜集到的古怪文字,从中寻找祭祀的真相。他在医院陪伴母亲,同时也不放弃寻找解药。最后,果然让他找到了答案。
“他早发现了那是一种文字,对吗?”
“对,他是第一个确信石碑上的符号是远古文字的人。不过,由于发现的文字数量太少,一直很难确定每一个字的字义。”
“所以那个工作并未完成?”
“对那项工作,你父亲一直很乐观,即便是在看似已经绝望的情况下,也从未放弃过希望。”黎先生语气轻缓的说,“这正是他成功的最大凭仗。当时国内形势在好转,他的身份也已平反,工作起来很方便。”
“他到底做了些什么?”
“可以说,没有他的研究,就没有对傩鬼祭祀的了解,就没有亿森公司今天对这项研究的领导地位。因为他,我们拥有了对抗病毒的武器。”
“您会不会是说,H型药剂的配方,来自古代记录?”
“对。能打开那扇门,正是你父亲提供了钥匙。”
“那我母亲后来情况如何?”
“因为无法找到解决病毒感染的方法,最后,他俩做出了一个非常勇敢,当然也十分冒险的决定。他们决定要你。”
“您刚才说,我母亲已不能怀孕。”
“你听我说。她那时身体已经很虚弱,无法承受妊娠之重。但幸运的是,她身上的感染反应始终都很温和。这给了他俩足够时间来做决定。后来,他俩终于想好,决定冒这个风险。当然,做出那样的决定并非头脑发热,而是非常成熟的考虑。因为我们发现,那种病毒似乎也在快速进化,好像在试图适应人类。那种情况,在你母亲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那我母亲她?”
“相比那位工程兵,你母亲在接受治疗时,安保标准要高得多。那是一个完全封闭,与外界彻底隔绝的地下室,在医院地下,防护措施十分完备。情况控制得很好。而且直到去世,她的容貌也没发生任何变化。”
“那她是怎么死的?”
“实际上,她是因为长期身处幽闭环境,体质过于虚弱,染病导致多个器官衰竭而去世的,因此完全可以说是正常死亡。”
“那我......”
“在当时,胚胎移植的确是新技术。我们没想过一定成功。但他们希望有个共同的结晶。这也是你父母的愿望。最了不起的是,他们并没有因为获得了那样的机会,就把那当做自己的私事。他们决定在你身上,尝试获得对那种病毒天然免疫的可能。这是个非常大胆,而且无私的决定。”
“明白了,我的基因被改变了。”我低下头,伸出双手,撑开十指,左看看又看看,“我以为这是近几年才有的技术。”
“那时,DNA重组技术已获得成功,并开始付诸应用。当然了,在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研究上,国内相对滞后,当时还没有了解它的奥秘。”
“噢,我实在太走运了。”
“我知道,这很难接受。不过,我希望你能理解你父母当年的决定。”
“老实说,我不太能理解。他们不是非要这么做。”
“孩子,你必须明白,你父亲是个男子汉。如果一个人身上承担了只有他才能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他就没有更多选择了。”
“他当然可以选择。”
“选择放弃吗?不。他这么做,也是为了验证自己的设想。”
“他的设想?”我慢慢抬起头,“什么设想?”
“有关‘互人’这个物种在历史上是否存在,甚至说,他们到现在也依然存在的命题,正是你父亲提出来的。而要验证这点,除非找到他们,或是找到他们存在过的证据。除此没有别的办法。”
“这跟要我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他在你母亲身上看到了希望,尽管希望渺茫。而且他爱你母亲胜过一切。只有你,能够承接和延续他对你母亲的爱。”黎先生忽然非常严肃的对我说,“生物总在不断进步,这是自然规律。看起来,那种病毒在你母亲身上已经略有同化的表现,也许最终能够做到不对人体构成伤害。你是验证这种大胆假设的唯一机会。这难道不值得一试吗?”
“先生,能讲讲我的母亲吗?我还不太了解她。”
“你母亲是位了不起的女性。”
“请给我讲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