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章 剑拔弩张(上)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你……让我再想一想。”想到一统南北,成就不世之功的光明未来,段芝泉的心,跳的格外快。他无数次在梦里实现了这个目标,结束了督军团那群妖魔对正府的掣肘。
可是等到事情真要成真,他却又难以决断。毕竟共合的两年太平日子,不管是百姓,还是军人,都无比珍惜这难得的太平岁月。刚刚驱散的硝烟,再次点燃,军民百姓,又能否满意?
共合、交通两行空空如也的金库,数年编练边防军的付出,彼此交织在一处,让他一时难下决断。段芝泉最终决定,还是给彼此一个机会,如果山东愿意让步,自己也不会赶尽杀绝。
毕竟赵冠侯是北洋名将,自己人交手,总归是外人得利。只要他肯让出山东的控制权,就可以避免战争。甚至,山东的省掌,还可以由赵冠侯指定。他的财产可以保留,该有的待遇还会有,副总统和陆军部长的地位,自己都会履行承诺。
交涉的人选,选定的是督军团名义盟主汪士珍。这位名义上的督军首领,实际无权无勇,只在陆军部挂职,担任有名无实的参谋长。
是其性子较为和顺,既不怎么争权,也不喜欢管事,于陆军部拿一份工资,反倒乐的逍遥。当日安福俱乐部三人结拜,段芝泉与之并无利害冲突,因此表面上交情依旧很好。孟思远被捉后,汪士珍也来求过人情,事情没有谈成,面子倒也不损,段芝泉以相对温和的方式,委婉的拒绝了他的要求,两下的交情还在。
汪士珍听到这些条件之后,先是替赵冠侯道谢,后又摇着头。
“芝泉,不是我不肯帮忙,实在是……你这太难为我了。我这个督军团大盟主,有名无实,到了山东,也做不了山东的主。人命关天,我去了也是白跑一遭,我丢点面子没什么,可要是丢了你的人,怕还是要怪我。”
“大哥,你这叫什么话?咱们是金兰弟兄,兄弟怪谁,也不会怪大哥。这次的事,实在是意外,我没想到,监狱里会乱成那个样子,堂堂一个总长,居然就这么发病身亡。典狱长楚梦熊已经枪毙,其他人也会进行整顿,保证给山东一个交待。我共合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北洋这个团体,更是利害相关。能够不爆发战争,还是不爆发战争的好,冠侯实在是太冲动了,动不动就要动武,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总里,还有没有这个国家了?大哥是督军团盟主,也该对他约束一下,让他不能一错再错。”
这支特别使者团,以汪士珍为代表,随行人员包括了赵冠侯的举主之一殷盛以及前金几位在京宗室,以及京城商会、金融、司法等界人士,总数近百人。虽然山东铁路大霸工,导致南北运输中断,但是京城路局还有一些车皮,一列专列还是开的出来。
汽笛发出一声长鸣,列车驶出车站,殷盛隔着玻璃看着月台上,满面焦急的百姓,摇头道:“可怜啊,真可怜啊。就算是买到了车票,又有什么用?火车就这几辆,到山东又给扣下,京城剩下的几辆车,多半都得改成军用,他们有票也走不了。”
商会会长梁三元也道:“自从山东进行独立表决,京城的粮价,就一路看涨,菜价更是没个数,老百姓日子苦啊。咱们这回去山东,既是为总里效劳,也是为百姓请命。”
殷盛道:“聘翁,我听说,山东议员都跑了?”
“是,他们有云鹗将军开的通行证,上了一列车,跑回了山东。不光他们走,还带走了几十个其他省份议员,国会还不知道能不能开的起来。”汪士珍摇摇头
“都是自己人,却闹成今天这样子,这个小徐啊……我是没什么话说。山东也托过我的人情,让我去给孟总长关说。我本以为,事情纵然说不成,也就是个徒刑,没想到……午翁,您是赵冠侯的举主,到了山东,可就要看您金面了。”
殷盛一拱手,叫起了板,“聘翁听了……你我二人,同把那鬼门关上爬,生死二字且由他。”
津门,尼德兰租界内,张员放下手上的报纸,志得意满的喊过来义子张文和“快,去把我的顶戴袍褂都预备好,过些天,我得进宫递牌子见驾去。”
“干爹,现在这外面闹着要打仗,连车都没了,咱怎么进京?”
“你懂个球!看着吧,过不了多长时间,歪鼻子就得请咱爷们出山,帮着他打仗。段系有兵无将,少不了要咱们出面,主持大局。这是什么?这就是祖宗显灵,庇佑着大金呢。孟思远一死,山东跟歪鼻子,是非玩命不可。杀了人把兄弟,还想谈判,哪有那便宜事?现在京城里,有咱两万多人,等他们快打出分晓来的时候,我就带着兵,保驾勤王!你说说,这不是天赐的功劳?赶紧准备去,别到时候抓瞎。”
看着报纸,张员面露笑容,哼哼起了定军山“这一封书信来得好,天助黄忠立功劳……”
自京城出发的火车,方一进入保定,就感觉到一丝不寻常的气息。站台上兵甲林立,大批持枪士兵封锁了车站。曹仲昆并没露面,只有其爱将吴敬孚,在站台迎接。
吴敬孚号称赛关公,素有关王做派,目无余子。即使汪士珍这个共合参谋长,他也懒得应酬,根本连车都不肯上。反而是汪士珍移樽就教,亲自下车来见他。
见站台上的士兵,在胳膊上都缠着一根白色布带,军帽上也罩一方白巾,这种打扮,就如同士兵号衣反穿一样,怎么看也是兵变的前奏。汪士珍心内不安,强自镇定,勉强做个笑脸
“子玉,仲昆的军务这么忙么?我这个老上级到了,他都不肯露一露头,架子可是越来越大了。我听说,当初韩仲华身边的厨子,教了几个徒弟,都在曹仲帅门下听用。还想尝尝保定的一品官翅,他不见面,我去打谁的秋风啊?”
吴敬孚面沉似水,只行了军礼“我家仲帅,到山东参与治丧,并不在保定,特向参谋长表示歉意。至于宴会……现在是国丧期间,停止一切宴饮娱乐,还请参谋长原谅。”
“无妨,无妨。你们这全军挂孝,是怎么一回事?”
“共合不幸,总统身故。这是国家之悲,亦是共合之大不幸。仲帅带领我第三师全部将士发誓,大总统死因一日不明,我第三师将士一日不除孝衣!待治丧结束,我军将派出代表,向京师请命,成立专案组,彻查总统身故一事,必须给共合将士一个满意的交代,否则第三师绝不答应。”
汪士珍强笑两声“子玉说笑了。大总统因病身故,有医生出具的报告,怎么能说死因不明。子玉,我和华甫是金兰手足,如果他的死因真有什么问题,我第一个不答应。你是咱们北洋有名的儒将,行事应有分寸,不可莽撞。毕竟你现在是统军大将,一言一行,弟兄们都看着,可不能想说什么说什么,得顾全大局。”
“子玉不敢妄言,同样,也不会装聋做哑!”吴敬孚丝毫不退让“第三师为共合军人,永远效忠大总统。任何人敢于冒犯总统,我第三师全体将士,绝不容饶!聘老放心,大总统的死因,我们必要调查清楚,以还死者以公道,维护共合法统!”
两下话不投机,无法再谈,汪士珍回到车上,殷盛上前道:“聘老,碰钉子了吧?我听说过这个活关公,那就是个红脸的脾气,谁对上他,都难免被他损几句。这个话,咱跟他说不着,得跟曹三傻子说。那是个厚道人,又是赵冠侯结拜大哥,他们四兄弟里,要论关系,还是他们结拜最早。只要说通了他,事情就有可为,只是我说句不该说的话,这事难的很!一条人命就这么没了,换谁,谁能答应。我到现在,都没想好怎么张嘴。”
汪士珍道:“难,也得办下去。我被吴子玉落了面子,这没什么关系。咱们共合不就是这样,正府怕督军,总长怕军头,我又何以能免?可是你看看第三师摆的阵仗,如果不能平息事端,首善之地,顷刻化为战场,百姓何辜,不当受此刀兵之苦。走吧,我们去给孟思远先生烧柱香,求他保佑,咱们这次能把交涉办下来,不至于真让事情无可收拾。”
前一节车厢里,放着孟思远的遗像、灵位,在下面,则是个精制的青瓷坛。里面盛放的,就是孟思远的骨灰。灵牌下,香烟缭绕,香和蜡烛一路有人更换,确保不灭。
汪士珍拈了香,朝遗像鞠躬行礼道:“孟先生,咱们两个不是一路人,也没共过事。但是我听过你的名字,都说你是共合有名的爱国者,一向讲究大公无私,可以为了国家牺牲自己的一切。既然你已经牺牲那么多年了,这次就起你发发慈悲,再牺牲一次小我,成全一次大我,将来我给你立一座庙,天天给你烧香。现在我们的国家是什么样子,你很清楚。如果打起内战来,对谁都没好处。刀兵起处,生灵涂炭,最惨的是老百姓。你是个好人,一定不希望看到天下刀兵四起的样子。你在天有灵,就保佑我们这次能顺利的办妥交涉,让事情平息。整个京城的老少,都会感激你的恩情,说不定,以后就拜你做京城城隍。”
一干人随着汪士珍拈香朝拜,孟思远的遗像于烟雾中,变的模糊不清,唯有一双眼睛望着远方,目光里似有无限壮志,又似有无限感伤。
山东车站,一如保定,迎接他们的并非鲜花和掌声,而是荷枪实弹的士兵。赵冠侯站在站台上迎候。面容严肃,表情坚毅,臂上与普通士兵一样,也缠一条孝带。在他身边,是两个女人和几个孩子,她们全都披麻戴孝,素裹银装。
车门一开,鲁军就已经抢步上车,将车上的随员向左右分开,随后立正站好,只见一个副官高声道:“立正!敬礼!迎请孟总长回乡!”
紧接着,便是妇人和孩子们上了火车,径直走到放着灵位与骨灰的车厢内,哭声在火车内回荡。
赵冠侯这时也上了车,汪士珍朝他打个招呼,颇有些为难道:“冠侯,事情搞成这样,实非我辈心愿,你心里难过,我是知道的。但是还得要保重身体,整个山东,都要靠着你。如果你垮了,山东的老百姓日子就难过了,万事以大局为重。”
“多谢聘翁关心,这件事我们稍后再谈,我今天来,是接我二哥回家的。其他的事,现在不想谈。”
赵冠侯丢下这句话,就自去布置送灵的事,一个模样可爱的女孩怀抱着遗相,两个女人一个捧骨灰一个抱灵位,于鲁军簇拥之中走下火车。汪士珍等人只好跟着下车,等走出车站,却见街道上已经满是人。
既有学生,也有工人。鲁军组成人墙,挡着这些人不让他们冲过去。可是人群的情绪很激动,人墙不时出现松动迹象。
在阵阵鞭炮声中,哭泣声,咒骂声以及对这支使团喊打喊杀的声音飘入耳中。赵冠侯没有准备马车,众人就只好跟着他,步行返回大帅府。响尺、铜锣,以及撒纸钱的人开路,唢呐声吹的震天动地,撕心裂肺。
这一路,看客始终不见少,情绪也是越发激动,汪士珍眼尖,发现不少人已经扯出横幅,上面写着碗口大的字“血债血还”“拒绝承认非法正府”“为孟总长讨回公道”“山东独立,鲁人制鲁”每一条横幅,都看的人心惊肉跳,于京城时,对于这场交涉心里已有准备,可等到现场,才真正感觉到,这交涉的压力,到底是多大。
人心向背,民意所指,于报纸上,往往被视为可以靠大洋收买的虚假消息,只有此时,才可以真正感受到,民众二字的分量。
火种并未熄灭,相反,成功引燃了无数干柴,只待燎原!
“你……让我再想一想。”想到一统南北,成就不世之功的光明未来,段芝泉的心,跳的格外快。他无数次在梦里实现了这个目标,结束了督军团那群妖魔对正府的掣肘。
可是等到事情真要成真,他却又难以决断。毕竟共合的两年太平日子,不管是百姓,还是军人,都无比珍惜这难得的太平岁月。刚刚驱散的硝烟,再次点燃,军民百姓,又能否满意?
共合、交通两行空空如也的金库,数年编练边防军的付出,彼此交织在一处,让他一时难下决断。段芝泉最终决定,还是给彼此一个机会,如果山东愿意让步,自己也不会赶尽杀绝。
毕竟赵冠侯是北洋名将,自己人交手,总归是外人得利。只要他肯让出山东的控制权,就可以避免战争。甚至,山东的省掌,还可以由赵冠侯指定。他的财产可以保留,该有的待遇还会有,副总统和陆军部长的地位,自己都会履行承诺。
交涉的人选,选定的是督军团名义盟主汪士珍。这位名义上的督军首领,实际无权无勇,只在陆军部挂职,担任有名无实的参谋长。
是其性子较为和顺,既不怎么争权,也不喜欢管事,于陆军部拿一份工资,反倒乐的逍遥。当日安福俱乐部三人结拜,段芝泉与之并无利害冲突,因此表面上交情依旧很好。孟思远被捉后,汪士珍也来求过人情,事情没有谈成,面子倒也不损,段芝泉以相对温和的方式,委婉的拒绝了他的要求,两下的交情还在。
汪士珍听到这些条件之后,先是替赵冠侯道谢,后又摇着头。
“芝泉,不是我不肯帮忙,实在是……你这太难为我了。我这个督军团大盟主,有名无实,到了山东,也做不了山东的主。人命关天,我去了也是白跑一遭,我丢点面子没什么,可要是丢了你的人,怕还是要怪我。”
“大哥,你这叫什么话?咱们是金兰弟兄,兄弟怪谁,也不会怪大哥。这次的事,实在是意外,我没想到,监狱里会乱成那个样子,堂堂一个总长,居然就这么发病身亡。典狱长楚梦熊已经枪毙,其他人也会进行整顿,保证给山东一个交待。我共合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北洋这个团体,更是利害相关。能够不爆发战争,还是不爆发战争的好,冠侯实在是太冲动了,动不动就要动武,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总里,还有没有这个国家了?大哥是督军团盟主,也该对他约束一下,让他不能一错再错。”
这支特别使者团,以汪士珍为代表,随行人员包括了赵冠侯的举主之一殷盛以及前金几位在京宗室,以及京城商会、金融、司法等界人士,总数近百人。虽然山东铁路大霸工,导致南北运输中断,但是京城路局还有一些车皮,一列专列还是开的出来。
汽笛发出一声长鸣,列车驶出车站,殷盛隔着玻璃看着月台上,满面焦急的百姓,摇头道:“可怜啊,真可怜啊。就算是买到了车票,又有什么用?火车就这几辆,到山东又给扣下,京城剩下的几辆车,多半都得改成军用,他们有票也走不了。”
商会会长梁三元也道:“自从山东进行独立表决,京城的粮价,就一路看涨,菜价更是没个数,老百姓日子苦啊。咱们这回去山东,既是为总里效劳,也是为百姓请命。”
殷盛道:“聘翁,我听说,山东议员都跑了?”
“是,他们有云鹗将军开的通行证,上了一列车,跑回了山东。不光他们走,还带走了几十个其他省份议员,国会还不知道能不能开的起来。”汪士珍摇摇头
“都是自己人,却闹成今天这样子,这个小徐啊……我是没什么话说。山东也托过我的人情,让我去给孟总长关说。我本以为,事情纵然说不成,也就是个徒刑,没想到……午翁,您是赵冠侯的举主,到了山东,可就要看您金面了。”
殷盛一拱手,叫起了板,“聘翁听了……你我二人,同把那鬼门关上爬,生死二字且由他。”
津门,尼德兰租界内,张员放下手上的报纸,志得意满的喊过来义子张文和“快,去把我的顶戴袍褂都预备好,过些天,我得进宫递牌子见驾去。”
“干爹,现在这外面闹着要打仗,连车都没了,咱怎么进京?”
“你懂个球!看着吧,过不了多长时间,歪鼻子就得请咱爷们出山,帮着他打仗。段系有兵无将,少不了要咱们出面,主持大局。这是什么?这就是祖宗显灵,庇佑着大金呢。孟思远一死,山东跟歪鼻子,是非玩命不可。杀了人把兄弟,还想谈判,哪有那便宜事?现在京城里,有咱两万多人,等他们快打出分晓来的时候,我就带着兵,保驾勤王!你说说,这不是天赐的功劳?赶紧准备去,别到时候抓瞎。”
看着报纸,张员面露笑容,哼哼起了定军山“这一封书信来得好,天助黄忠立功劳……”
自京城出发的火车,方一进入保定,就感觉到一丝不寻常的气息。站台上兵甲林立,大批持枪士兵封锁了车站。曹仲昆并没露面,只有其爱将吴敬孚,在站台迎接。
吴敬孚号称赛关公,素有关王做派,目无余子。即使汪士珍这个共合参谋长,他也懒得应酬,根本连车都不肯上。反而是汪士珍移樽就教,亲自下车来见他。
见站台上的士兵,在胳膊上都缠着一根白色布带,军帽上也罩一方白巾,这种打扮,就如同士兵号衣反穿一样,怎么看也是兵变的前奏。汪士珍心内不安,强自镇定,勉强做个笑脸
“子玉,仲昆的军务这么忙么?我这个老上级到了,他都不肯露一露头,架子可是越来越大了。我听说,当初韩仲华身边的厨子,教了几个徒弟,都在曹仲帅门下听用。还想尝尝保定的一品官翅,他不见面,我去打谁的秋风啊?”
吴敬孚面沉似水,只行了军礼“我家仲帅,到山东参与治丧,并不在保定,特向参谋长表示歉意。至于宴会……现在是国丧期间,停止一切宴饮娱乐,还请参谋长原谅。”
“无妨,无妨。你们这全军挂孝,是怎么一回事?”
“共合不幸,总统身故。这是国家之悲,亦是共合之大不幸。仲帅带领我第三师全部将士发誓,大总统死因一日不明,我第三师将士一日不除孝衣!待治丧结束,我军将派出代表,向京师请命,成立专案组,彻查总统身故一事,必须给共合将士一个满意的交代,否则第三师绝不答应。”
汪士珍强笑两声“子玉说笑了。大总统因病身故,有医生出具的报告,怎么能说死因不明。子玉,我和华甫是金兰手足,如果他的死因真有什么问题,我第一个不答应。你是咱们北洋有名的儒将,行事应有分寸,不可莽撞。毕竟你现在是统军大将,一言一行,弟兄们都看着,可不能想说什么说什么,得顾全大局。”
“子玉不敢妄言,同样,也不会装聋做哑!”吴敬孚丝毫不退让“第三师为共合军人,永远效忠大总统。任何人敢于冒犯总统,我第三师全体将士,绝不容饶!聘老放心,大总统的死因,我们必要调查清楚,以还死者以公道,维护共合法统!”
两下话不投机,无法再谈,汪士珍回到车上,殷盛上前道:“聘老,碰钉子了吧?我听说过这个活关公,那就是个红脸的脾气,谁对上他,都难免被他损几句。这个话,咱跟他说不着,得跟曹三傻子说。那是个厚道人,又是赵冠侯结拜大哥,他们四兄弟里,要论关系,还是他们结拜最早。只要说通了他,事情就有可为,只是我说句不该说的话,这事难的很!一条人命就这么没了,换谁,谁能答应。我到现在,都没想好怎么张嘴。”
汪士珍道:“难,也得办下去。我被吴子玉落了面子,这没什么关系。咱们共合不就是这样,正府怕督军,总长怕军头,我又何以能免?可是你看看第三师摆的阵仗,如果不能平息事端,首善之地,顷刻化为战场,百姓何辜,不当受此刀兵之苦。走吧,我们去给孟思远先生烧柱香,求他保佑,咱们这次能把交涉办下来,不至于真让事情无可收拾。”
前一节车厢里,放着孟思远的遗像、灵位,在下面,则是个精制的青瓷坛。里面盛放的,就是孟思远的骨灰。灵牌下,香烟缭绕,香和蜡烛一路有人更换,确保不灭。
汪士珍拈了香,朝遗像鞠躬行礼道:“孟先生,咱们两个不是一路人,也没共过事。但是我听过你的名字,都说你是共合有名的爱国者,一向讲究大公无私,可以为了国家牺牲自己的一切。既然你已经牺牲那么多年了,这次就起你发发慈悲,再牺牲一次小我,成全一次大我,将来我给你立一座庙,天天给你烧香。现在我们的国家是什么样子,你很清楚。如果打起内战来,对谁都没好处。刀兵起处,生灵涂炭,最惨的是老百姓。你是个好人,一定不希望看到天下刀兵四起的样子。你在天有灵,就保佑我们这次能顺利的办妥交涉,让事情平息。整个京城的老少,都会感激你的恩情,说不定,以后就拜你做京城城隍。”
一干人随着汪士珍拈香朝拜,孟思远的遗像于烟雾中,变的模糊不清,唯有一双眼睛望着远方,目光里似有无限壮志,又似有无限感伤。
山东车站,一如保定,迎接他们的并非鲜花和掌声,而是荷枪实弹的士兵。赵冠侯站在站台上迎候。面容严肃,表情坚毅,臂上与普通士兵一样,也缠一条孝带。在他身边,是两个女人和几个孩子,她们全都披麻戴孝,素裹银装。
车门一开,鲁军就已经抢步上车,将车上的随员向左右分开,随后立正站好,只见一个副官高声道:“立正!敬礼!迎请孟总长回乡!”
紧接着,便是妇人和孩子们上了火车,径直走到放着灵位与骨灰的车厢内,哭声在火车内回荡。
赵冠侯这时也上了车,汪士珍朝他打个招呼,颇有些为难道:“冠侯,事情搞成这样,实非我辈心愿,你心里难过,我是知道的。但是还得要保重身体,整个山东,都要靠着你。如果你垮了,山东的老百姓日子就难过了,万事以大局为重。”
“多谢聘翁关心,这件事我们稍后再谈,我今天来,是接我二哥回家的。其他的事,现在不想谈。”
赵冠侯丢下这句话,就自去布置送灵的事,一个模样可爱的女孩怀抱着遗相,两个女人一个捧骨灰一个抱灵位,于鲁军簇拥之中走下火车。汪士珍等人只好跟着下车,等走出车站,却见街道上已经满是人。
既有学生,也有工人。鲁军组成人墙,挡着这些人不让他们冲过去。可是人群的情绪很激动,人墙不时出现松动迹象。
在阵阵鞭炮声中,哭泣声,咒骂声以及对这支使团喊打喊杀的声音飘入耳中。赵冠侯没有准备马车,众人就只好跟着他,步行返回大帅府。响尺、铜锣,以及撒纸钱的人开路,唢呐声吹的震天动地,撕心裂肺。
这一路,看客始终不见少,情绪也是越发激动,汪士珍眼尖,发现不少人已经扯出横幅,上面写着碗口大的字“血债血还”“拒绝承认非法正府”“为孟总长讨回公道”“山东独立,鲁人制鲁”每一条横幅,都看的人心惊肉跳,于京城时,对于这场交涉心里已有准备,可等到现场,才真正感觉到,这交涉的压力,到底是多大。
人心向背,民意所指,于报纸上,往往被视为可以靠大洋收买的虚假消息,只有此时,才可以真正感受到,民众二字的分量。
火种并未熄灭,相反,成功引燃了无数干柴,只待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