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星门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漂母的午宴

    淮阴,便是现在的江苏淮阴县。孤儿韩信,在这个地方生活了多年。父亲死得早,母亲病死后也没钱安葬。他浪迹在淮阴的大街小巷,既无手艺,也不懂务农,经商又没本钱。只得走千条路,吃百家饭。

    人人都有一双手,你为何总在城里吃闲饭?日子长了,认识他的人便都有些嫌厌他。

    淮阴南昌的亭长家,是他常去蹭饭的地方。一开始,亭长老婆还跟他客气,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正要开饭,你吃了吗,一起来点儿?

    好啊!韩信迫不及待答。

    次数多了,亭长老婆再不敢假客套。估计后来找了个家人,在村头放哨,远远见韩信来了,便大呼小叫:韩信进村了,赶紧开饭,快吃快吃,等那厮进屋,咱们就收拾碗筷。

    亭长家的饭是吃不了啦。韩信只好转移目标,又到哪里去蹭吃蹭喝呢?他没有亲戚,即便有,恐怕也当他是瘟神,唯恐避之不及。

    亲戚从来都是嫉人有,笑人无,有钱不见面,倒霉大团圆。还不如一条狗。养条狗,别管你落难还是发迹,它都会一如既往亲近你。可见,人一旦长了势利眼,还不如一双看人低的狗眼。

    当然,人与人不同,花有百样红,也有好如一家人的近亲,好到通婚,生个孩子叫智障。

    看惯了世态炎凉,便会知道,一个江湖朋友,胜过十门近亲。

    韩信却很惨,他既无亲可投,也无友可靠。蹭饭的地方越来少,只好到城下的河边去钓鱼,聊以充饥。

    河边有一群洗丝棉的大妈,当时有个时尚的称呼叫漂母。漂母们也是朝九晚五,一洗就是一天,午饭自带,到了饭点坐河岸上就开吃。

    漂母的午宴,让韩信十分艳羡。

    你们吃你们的,我不饿,我就是看看。韩信可怜巴巴道。

    他这副神情,让人瞧着心酸。其中一个漂母心眼好,分了些饭菜给韩信吃。这一吃,就是很多天。

    一个男人,每天中午按时到河边去蹭一个大妈的饭。这是何等辛酸的经历?这男人的心情又是如何?后世的人,尽可妄加揣度,但永远没有人比韩信自己更清楚。

    好景不长,那漂母洗丝绵的工作干完就下了岗。

    河岸边,夕阳如血。一个洗涤行业的下岗老女工,和一个饥肠辘辘的无业青年,相对而立。

    老女工说,明天我就不来了,你得自己找饭辙。

    无业青年说,多谢您的照顾,此等厚恩,将来一定厚报。

    老女工似笑非笑道,小痞子说大话,你都不能自食其力,怎么回报啊?

    无业青年一时语塞。

    老女工又说,我不过是同情你罢了。

    夜幕降临,河对岸凹凸厚重的房舍剪影愈发黯淡。无业青年兀自呆坐在岸边,拿出随身携带一支箫,悠悠地吹起来。

    萧声悠长哀怨,苍凉婉转,没心事者让它勾出一番心事来,满腹心事者,让它一撩拨,便不能自持。

    吹箫是韩信唯一的娱乐。除此之外,他还做了一把宝剑。他也不会耍剑,只当做饰品一般挂在腰间。

    一个饭都吃不上的家伙,还大模大样腰挂宝剑在街上走。乞丐不像乞丐,武士不像武士,侠客不像侠客,怎么看都不顺眼。

    中国人最见不得外在标新立异的同类,一旦见了,轻则指指点点,重则言语羞辱。

    一日,韩信碰见一个叫蔡兴的人。此人认为,韩信挂剑行走是摆酷。其实关键不在于摆酷,而是穷困潦倒还摆酷,这就有些天理不容了。

    于是,蔡兴拦住韩信,说你挂剑摆酷,貌似武士,实则胆小如鼠。

    喜欢瞧热闹,是中国人的优秀传统。蔡兴这一吼,便引来街市人等围观。

    韩信不言声,斜睨蔡兴。

    你还敢用旁光瞟我?蔡兴愈发来劲,扯开衣襟,袒露胸膛,比划着说,你要是胆大,用剑刺我,朝这儿刺,就这儿,来呀。

    韩信纹丝不动。

    蔡兴接着说,你要是害怕,就从我胯下爬过去。

    围观人等瞳孔放大,期待着这场悬疑闹剧的结果。

    若换成水浒中的热血莽汉,也就一剑刺过去了。该出手时就出手嘛。很多人,一旦被激将,大脑就发热。我赌你,你敢跳楼吗?他还真就跳了。这不叫有个性,这叫大脑缺根弦。

    韩信才不逞匹夫之勇,他弯下身子,从蔡兴胯下爬了过去。

    围观群众讥笑、嘲笑、哄笑,气氛相当热烈。在他们看来,韩信的举动既滑稽又懦弱。这还是个男人吗,胆子还没针鼻儿大呢。

    井底之蛙的眼界就这么宽。普通人、市井小人,受辱后的第一反应,便是立刻舍命反击。这绝非大智大勇。别以为弯下身子就是懦弱,也可能是在捡板儿砖,然后猛一挺身,全力拍向对手,让人群为之一惊。只不过,韩信捡板儿砖的时间长些罢了,积聚力量的日子久些罢了。

    低头,不是认输,而是看清自己要走的路。

    仔细想想,与割去生殖器的宫刑、砍去双脚的刖刑相比,胯下之辱又算得了什么呢。而即便遭受了巨大的侮辱和惨痛的刑罚,司马迁仍然写出了史记,孙膑仍然创造了孙膑兵法。

    忍字头上一把刀,忍得过去是英豪。当今流行把“低调”二字挂嘴边,岂知忍便是低到了没有调。

    低到没调的人,常常弯下腰,让你丝毫也看不出他有什么志向。他对你点头哈腰,全因你在位掌权。你离职了试试,看谁还把你当个玩意儿。

    毋庸置疑,甘心受辱的人,除了天生懦弱者,多半都暗藏远大的志向和潜力。韩信如此,刘邦也如此,他被项羽发配到偏远的汉中,与韩信所受的胯下之辱并无本质区别。只不过,刘邦想的是如何重返关中,图谋天下。而眼下的韩信,连建功立业都不敢想,他首先要解决的是吃饭的问题。

    当时,正是天下大乱。韩信盘算过,要填饱肚子要安身立命,无非文武两条路。舞文弄墨他不行,剩下的路只有从军。

    那么,投靠谁呢?这是韩信人生中第一个重大的选择。他是个既有头脑,又十分现实的人。他分析了天下的混乱局势,认定秦朝必定败亡,于是决定投向义军。

    紧接着,第二道选择题跳出来,天下大小义军如此多,该投靠哪一支呢?他需要大量的信息,来分析判断,可当时没有互联网。他便挂上自己那把破剑,背井离乡,去往外面既精彩又无奈的世界。

    二、跳槽

    韩信风餐露宿,饿一顿,饥一顿,像一头野狼穿梭于杂草丛生的山林,行走在尘土飞扬的官道,很有些浪迹江湖的味道,可走着走着就走成了犀利哥。

    一路奔走,韩信一路采集信息,心中不断盘算,如今天下,谁是雄主?谁最强大?

    所谓强大,就是看谁占的地盘大,谁杀的人多。占一个摊位叫小贩,占一批摊位叫老板,占整个市场叫企业家;杀一人叫杀人犯,杀万人叫将军,杀数百万人叫领袖;占一个山头叫土匪,占一圈山头叫军阀,占无数山头叫皇帝。

    最终,韩信决定投靠义军中力量最强的派系——项梁军。

    加入了项梁军,温饱问题得以解决。有组织的人就是不一样,可要得到组织的提升,先得身经百战,过几回鬼门关,在死人堆里来回爬几圈。

    韩信脑子灵运气好,在多次战乱中保住了性命。下级士兵都是炮灰,能活下来就难能可贵。换句话说,要从士兵混到军官,得经历一次血淋淋的海选。不是如丧考妣般哭喊两嗓子,你就是超级男生了。

    韩信不光自己活了下来,他还救了一个骑兵的性命。那是在一次战役的撤退中,一名楚军骑兵的战马不幸中箭,马失前蹄,那骑兵从马上一头栽下,恰落在韩信脚下。此是,后有追兵,韩信拉起躺在地上的骑兵,拔腿就跑。

    跑了许久,天色渐暗,二人脱离了危险,肚子也饿了,便蹲土岗上烤馍吃。四周有落叶纷飞。

    那骑兵说,我叫钟离昧,你呢?

    这名儿听上去就是一员虎将。

    韩信问:兄弟为何当兵?

    钟离昧说:我有武功。

    韩信说:我没武功,但我要活下去。

    咱们想法一样。钟离昧豪迈道:暴秦必亡——把那块馍递我。

    吃吧。韩信道,暴秦就如同这烤馍,再烫嘴,肚子饿了我们也要啃掉它。

    夜幕降临,二人启程,去追寻失散的大部队。

    打这儿起,韩信与钟离昧有了交情,常在一起混。可很快,俩人又分别了。钟离昧要随项羽出征,韩信要跟着项梁去东阿迎击章邯军。

    从此,二人再没见过,直到项梁战死,项羽掌权,他们才重逢。

    项梁死后,韩信跟随项羽。

    在项梁帐下,韩信没混到一官半职,现在总算有了一个接近核心权力的机会,可项羽也没把他当回事,只让他做了个执戟郞。说白了,就是仪仗队队员,在主帅检阅时,手执画戟来一把我型我秀。

    这差事虽小,却是令人羡慕的。因为依仗队员并不是全军海选,而是在护卫主帅的中军里遴选。能从最底层的士兵进入中军,本身就得有些本事,再被选为仪仗队员,说明你既有才还很帅。

    韩信却一点也不满足,他渴望得到更大的提升和重用。

    后世人评价,韩信是军事天才。可是,如果他在后来的楚汉战争中,没捞到统帅大军作战的机会,恐怕没人能记得韩信这个名字。他出名的机会至多是在当今古墓发掘时,被考古队员挖出来,一推测,哇,竟然是几根秦末汉初军官残存的骸骨,珍奇啊!

    所谓天才,就是上天赋予你机会,让世间伯乐发现你是个人才。前提是,必须在你生前。死后什么也不是,不管你的棺材是滑盖还是翻盖的,也没人记住你。

    韩信最初以为项羽是伯乐。屡次想献计献策,却都因身份低微,没有机会表现。

    渐渐地,韩信意识到,项羽最擅长的其实是单打独斗,他有力气跑得快,屁股后面有一群千里马,如范增、英布等人,一路追着跑,愣是追不上他。

    戏亭分封后,项羽要把楚怀王迁移到穷乡僻壤。韩信再也不忍不住了。直言进谏,说这义帝不可迁移。

    为何不能迁移?老子现在气势如虹,想动谁就动谁。楚怀王那个烂人,北上救赵时,他封宋义为上将军,让我做副将,就是贬我损我;又派刘邦小流氓西进,先入关中,就是压我毁我。最终怎么样?老子杀了宋义、擒了章邯,发配了刘邦。义帝已经是个废物了,留着何用?

    项羽已然不可一世。

    韩信却硬顶,怎么没用,用处大了。如今裂土分封,重回战国时代,战乱是免不了的,打着义帝的旗帜,便可名正言顺征讨诸侯,杀了他,则对全局战略不利。

    项羽很不以为然,区区执戟郞,懂个鸡毛。退下!再敢胡言乱政,定不轻饶。

    韩信还不知趣,补了一句,迁移义帝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这句话让他挨了五十军棍。钟离昧和范增都站出来相劝,前者是出于友情,后者则听出韩信话中的门道,他心里很清楚,韩信所言句句在理。只有项羽既无情,也无脑,愤怒使他的智商降得更低。

    他一挥手,把属下统统赶出帐外。

    韩信彻底绝望了。他决定离开项羽,另谋出路。与其说是项羽把韩信打跑了,不如说是韩信炒了项羽的鱿鱼。王与将之间的关系,君与臣之间的关系,其实都是老板和员工的关系。

    天下凡是被员工抛弃的老板,根本就不适合做老板。

    入夜,韩信扔掉画戟,趁黑溜出楚军大营。走出很远,身后忽然传来马蹄声,由远及近。

    此时,范增已知韩信逃跑,他派了一个人来追。

    来者和韩信很熟,就是钟离昧。

    钟离昧说,亚父范增希望你回去。

    韩信说,我不回去。

    钟离昧说,若你执意不回,亚父就令我杀了你。

    韩信倒吸一口冷气。

    半晌,他问钟离昧,那你怎么想?

    钟离昧盯着韩信看了片刻,伤感地叹口气道,你走吧,但愿你我兄弟日后别在战场相见。

    钟离昧掉马回了军营。韩信继续走,边走边琢磨天下形势。

    如今天下,诸侯众多,而胸怀大志者少,大多是投机主义分子,征伐天下没能力,政治主张不鲜明。表面上看,天下太平,实质上却是暗潮涌动,一些诸侯已对项羽表现出明显的不满,而身为楚霸王的项羽似乎还浑然不觉,楚军中的将士也感觉从此就进入太平盛世了。

    人类历史告诉我们,战争是常态,和平只是其间的过渡。当一个社会的所有人都以为生活从此可以按部就班,一路顺风直到退休的时候,灾难或者战争就来了,无论古代还是西方,莫不如此。

    韩信知道,诸侯战乱将会很快到来,而且是没有共同目标的混乱,估计比反秦的过程漫长得多。

    时代造就伟人,灾难造就英雄。战乱兴起,我会在哪里?将会扮演什么角色?能不能在战乱中建功立业?

    思来想去,韩信觉得,如今天下唯有一人可投,这个人就汉王刘邦。刘邦的军事力量虽弱,但他西进伐秦,以收复人心为主,攻城杀敌为辅,能劝降则劝降;进了咸阳,又与百姓约法三章,赢得秦朝地方的人心。此等韬略和气度,非一般的诸侯所能比拟。

    对,就投刘邦。韩信主意打定,去往汉中。

    跳槽,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意味着一切重头开始,再从最基层做起。这就是很多人不愿轻易跳槽的原因,即便眼下的工作很糟糕。另有些人,崇尚骑马找马,这样看似安全,实则优柔寡断,瞻前顾后。要知道,没马的人找马,怎么也比有马骑着的人迫切,也更有冲劲。

    韩信倒是说跳槽就跳槽,放弃中军仪仗队员不当,甘愿去往偏僻的汉中谋个差事。

    说起来,韩信是个挺实在的人。他与张良和郦食其不同。张良善于自我包装,郦食其口才出众。面试的时候,张良拿出太公兵法进行忽悠;郦食其则肆无忌惮狂侃一气,充满自信。于是,两人不仅面试成功,且当即受到重用。

    韩信则不擅长包装,也没有骗取中介费的职介所牵线举荐。他只能走老路子,老老实实去应募底层士卒。

    还好,汉军士卒并不排斥他。只因这个非常时期非常乱,逃亡、易主是见惯不惊的事。只不过,汉中逃的人多,来的人少。好不容易来了一个,管他来自楚军还是别的军,先让他干着再说。

    很快,韩信在汉军中谋到一个连敖的差事。连敖就是公关接待员。韩信面目英俊,人也能干,接客的工作自然是得心应手。可没干多久,他就犯了军法。

    当时汉军缺粮,部署之间便互相抢夺。韩信带着几个下属,也参与了抢劫,却不幸被捕。按军法当斩首。

    韩信在内的十几个抢劫犯,排成一排,等候行刑。刽子手都是熟练工,斩首如拍惊堂木,手一抬一落,一辈子就过去了。

    一阵寒风吹过,远处旗幡摇曳,韩信似听到鬼哭之声,心中悲愤之极。想我韩信,忍辱负重,想成就一番事业,投项羽被项羽打,又投汉王,也没混出过眉目,就接了一段时间客,便被宰了,真是死得轻如鸡毛。

    他忍不住高声嘶喊:我来投汉王,欲为汉王扫平天下,想不到汉王竟要斩杀英雄好汉!

    一辈子所受的羞辱,一辈子的窝囊,一辈子的不称心,都在这一嗓子里喷涌出来。

    监斩官夏侯婴吓了一跳。

    这家伙嗓音够亮的,人也长得够靓的,喊出的话也够牛的。用司马迁的文言来说,夏侯婴是“状其貌,奇其行”;套用红楼梦里的一句话来讲,就是夏侯婴偶然一回眸,韩信方为人上人。

    别砍!夏侯婴喝住刽子手,走到韩信跟前,与他交谈。从天下大势到人生理想,韩信说得头头是道,条条分析入情入理。

    人才!砍头砍出一个人才,仿佛墓盗挖出一件稀世珍宝。夏侯婴极度兴奋,跑去向刘邦举荐。

    夏侯婴替刘邦坐过牢,二人交情笃厚。夏侯婴在刘邦这里,是很有面子的。

    刘邦果然给夏侯婴面子,既然有点才,授了一个治粟都尉的官职给韩信。就叫他管理粮草吧。

    很显然,对于夏侯婴的举荐,并没往心里去。他不过是碍于朋友情面,给韩信升个职罢了。

    但是,这次举荐,对于韩信的人生来说,还是尤其关键的。没有这次举荐,他很可能永远结识不到事业上的大恩人萧何。

    管粮草的工作很琐碎,也很无聊。韩信仍然很郁闷,自从军以来,先是当仪仗队员,后是做公关接客,现又终日算计油盐柴米,这些事怎么想都像是娘们儿干的。

    郁郁不得志的人,通常需要些口头宣泄。好比如今在现实中受尽欺辱的人,总喜欢到网络上煞有介事地恶评。从中找点可怜的自我感觉,第二天打工受气也就不那么委屈了。

    闲暇郁闷之际,韩信也口若悬河,与军中士卒高谈阔论。时局、用兵、战略,什么都聊。说到项羽和刘邦,韩信更来劲,说那项羽,不过是外强中干,长久不了;咱们汉王力量虽弱,但有雄心壮志,定能打败项羽。

    这就是典型的跟了新老板,贬低旧老板。

    有些人不服气,说咱们汉王是有雄心,几次想拓宽地盘,带着大伙儿去袭击土著部落,可每一次都碰壁,碰得鼻青脸肿。连这蛮荒之地的土著都搞不定,还想和楚霸王争天下,做梦吧。

    韩信很气愤,和士卒们争得面红耳赤。前来视察工作的萧何看在眼里,让韩信晚上到营帐一叙。

    掌灯时分,韩信去了,与萧何畅谈了一通天下局势。萧何认定,这是一个文韬武略皆通的人才,管粮草实在是大材小用了,定要向刘邦举荐。

    韩信千恩万谢,心潮起伏地等候佳音。

    一天过去,又一天过去,三天、四天过去。没有一点音讯,韩信的心凉了半截。他像初恋姑娘等情郎约会一样忐忑不安,莫非萧何没有举荐,还是汉王没空?抑或是自己的建议汉王一点不感兴趣?

    一般来说,一件事情拖拉太久,都不会有一个好结果。

    终于,韩信的心彻底冷凉了。空无的等待很容易让人觉得周遭一切人事都是扯淡。

    此时,汉军在军事上接连失利,士气低落到极端。将士对刘邦的能力产生怀疑,同时更加担忧自己的前途。于是,纷纷出逃,今天跑几个,明天跑几个。韩信也加入出逃的行列。

    作为老板的刘邦日子很难过。眼睁睁看着员工出逃却无计可施,他此时的心境,只比当今富士康老板郭台铭稍稍开阔一点。再怎么说,员工集体跳槽总比排班跳楼要好。

    可正当他兀自郁闷时,一个让他几乎崩溃的消息传来——丞相萧何也跑了!

    刘邦如遭雷劈,腿也软了,一屁股瘫坐在椅子上。半晌醒过神,高声叫嚣:想不到萧何这厮也是忘恩负义之辈!

    叫嚣也不管用,刘邦愤怒之余,更深的是失落。哪知道,这是虚惊一场。翌日清晨,萧何求见。原来,他是连夜出营追韩信去了。

    三、善谋者

    关于萧何月下追韩信的一段历史,书中写戏中唱,早已家喻户晓。然而,作为刘邦与韩信之间保媒拉线之人,他的言辞倒值得回味。

    当时萧何追到韩信问,欲往何处?

    韩信说,此地不需要我,不能为汉王尽力,打算另谋出路。

    萧何说,不对,你是盖世英才。项羽自负,不能相容。把其他诸侯都过一遍筛子,很显然,也都是庸碌之辈,一个个朝不保夕。汉王刘邦则不同,自斩白蛇起事以来,宽厚仁义,时时不忘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我辈追随汉王,虽忠诚但缺谋略,所以我主才屡遭失败,颠沛流离到这偏远的汉中。现在遇到将军,我屡次向汉王推荐,汉王正在考虑,想不到你却走了。也怪我,没把你的心意跟汉王说透,若你肯留下,定然会在将来创下不世之功。

    贬诸侯,捧刘邦,赞韩信。萧何言简意赅,句句点到位,由不得韩信不动心。他当初弃项羽投刘邦,实际上已把天下诸侯过了一遍筛子,如今出走,他也是无计可施,既然自己的顶头上司如此看重,有什么理由不回去呢。

    搞定韩信,萧何又去说服刘邦。

    这一次,萧何直截了当问刘邦,您是想统一天下呢,还是想过一天算一天,在汉中当个王,就此了却一生。

    这不废话吗,自打到了汉中,刘邦没有一天不感到憋屈。且不说他有没有大志向,换做一个普通人,活着就是为了高兴。若要一个人高兴,做梦;若要一家人高兴,做饭;若要一帮人高兴,做东;若要两个人高兴,做ài。若要一阵子高兴,做官;若要一辈子高兴,做佛。

    刘邦不是普通人,但他也做不了佛。他此时迫切需要的就是能杀出关中,扫平关东,继而称霸天下。只有这样,他才会不感到憋屈,才会高兴。

    萧何接着说,如果您要称霸天下,必须用韩信,如无此打算,此人倒可不用。

    刘邦有点诧异,韩信有你讲的这么厉害吗?

    萧何用了四个字回答刘邦的疑问,说韩信乃是普天下独一无二的人才。

    夏侯婴曾说他是人才,萧何更上一层楼,说他是独一无二的人才。那就试试吧,给他一支人马,让他和其他将军一起打仗。

    萧何说:非也,这职位太低,他还得走。

    将军都不行,那就大将军吧。刘邦许诺。

    大将军就是上将军,武职是众中最高的。只因项羽曾经当过,刘邦心里不爽,于是换了个称谓,叫大将军。

    可萧何仍不满意,又提出,封韩信为大将军,不能只说一句就完了,得挑个良辰吉日,斋戒沐浴,修筑祭坛,正经八百举行一个授衔仪式才行。只有这样,这个大将军才能名至实归,树立威信。

    刘邦心里挺不乐意,可还是按萧何的建议办了。这便是刘邦的过人之处。

    听取意见分两种,一种是乐意听,一种是不乐意听。但只要能采纳,就是天大的好事。

    当然,这要看提意见的人是饭桶还是智者。萧何一向干练忠诚,他不遗余力地保举韩信,必然有他的道理。刘邦此时不识韩信,但他了解萧何。

    几日后,刘邦兑现诺言,筑坛摆香案,备好一应礼仪器具,要拜大将军。具体拜谁,将军们一开始并不知道,他们个个皆是跟随刘邦出生入死的大将,都认为大将军一职非自己莫属。

    哪知刘邦却宣布,拜韩信为大将军。

    这小子什么来头?汉王凭什么要拜他为大将军?众将议论纷纷。其实,这个疑问连刘邦自己都没搞清楚。凭什么?就凭萧何的一番话?不行,我得找韩信聊聊,掂掂他的分量。

    于是,拜完将后。刘邦亲自会见了韩信。倒要看看这个大将军胸中有何良策?

    韩信没回答,他反问刘邦:大王欲争霸天下,头号大敌便是项王,那么,您比得上项王么?

    这个犀利的问题,完全是给刘邦添堵。论作战勇猛,自己和项羽根本不在一个档次;论粮草兵马,也不在一个档次;论地盘大小,更不用说了,我就是被项羽赶到这蛮荒之地来的。

    沉吟半晌,刘邦很艰难地回答,我确实不如项羽。

    恭喜大王!贺喜大王!韩信跪下,赞道,大王说得很对。

    这小子疯了吧?刘邦发愣。

    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平庸,就离脱离平庸不远了。好比发现问题,问题便已经解决了一半。

    韩信心中暗喜——刘邦能讲大实话,说明他能听真话,若他只听吹捧,那我就跟错了人。

    沉默片刻,韩信道:表面看,项羽是个英雄,勇猛无敌,实则匹夫之勇。他有四大弱项。

    第一弱,目光短浅。号称霸王,拿诸侯当自己的大臣,可他却不在关中称王,而返回老家彭城,这便是狭隘。

    第二弱,抠门,将士立功,他不发奖金不封官职;手下人得了病,反拎着一篮子食物去看望,这便是妇人之仁。

    第三弱,孤傲且目空一切,把楚王迁移到穷乡僻壤,没了共同的盟主,诸侯成了一片散沙。

    第四弱,残暴,烧杀掳掠,百姓与之离心离德。

    而汉王您则不同,进关中后,与百姓约法三章,得了民心。现在,您若是攻取关中,一纸战书即可摆平。

    而若取关中,当平定三秦!

    三秦由章邯、董翳、司马欣镇守。尔等皆是秦朝旧将,投降项羽后,二十多万兵士被坑杀,他们却安然无恙,且获得高官厚禄,关中的父老乡亲,已然恨透了他们,他们虽为王,但没人支持和拥戴他们。

    此番“汉中对”对天下局势分析得极为透彻。

    善谋者,谋势,不善谋者,谋子。势为大局,子为局部。善谋者,从全盘、大局考虑问题。从物理学上讲,物体上坡和下坡是两种能量不同形式的转换。在一般情况下,下坡比上坡容易多了,这就是势的力量。

    韩信的一番谋势见解,醍醐灌顶。刘邦如领日月之光华,如受天地之灵气,如开通任督之二脉,真正由头发颠爽到脚趾尖,不由感慨万千:韩信啊韩信,你可比张良还优良,真是相见恨晚。

    此时是公元前206年,即汉王元年。这年夏末,50岁的刘邦在荒蛮闷热,烟瘴弥漫的汉中憋屈了大半年后,决定反攻三秦。

    四、躲猫猫战术

    反攻三秦的准备工作就绪。刘邦命丞相萧何留守关中,负责收巴蜀的田租,为大军提供粮饷。

    后方交给萧何,稳定民心,调度战备物资,刘邦自然很放心,前方呢?攻打三秦,怎么个打法?这得听韩信的。

    一席长谈,刘邦对韩信的才华深信不疑。这便是刘邦用人的强悍之处,只看真本事,不看其出身;而韩信也不在乎刘邦年已半百,他相信,刘邦是一位胸襟开阔的雄主,阳光灿烂的日子就在前面。

    这就叫英雄莫问出处,流氓不看岁数。

    韩信提出的战略是,突然袭击、速战速决。换句话说,就是要低损失,高效率。

    如何奇袭呢?韩信说了一句流传千古的经典成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何谓经典?就是你想否定它的时候却找不到一个足够的理由。

    韩信这一招是障眼法,大张旗鼓修栈道,明摆着,要出汉中反攻了。章邯等人必定要派主力驻防。

    虚晃一枪,跟他们玩躲猫猫,他们防他们的,咱们从另一条被人遗忘的路出发,直接杀向陈仓。

    陈仓这个地方,是以前秦朝建立的一个粮食中转站。四边茂林相围,地势险要,十分隐蔽,易守难攻,守军则通常很少。

    由于隐秘,大军暗渡便不易被发现。

    三秦的三位王,根本没有预料到这一点。为首的章邯,自当了雍王以来,日子并不好过。他既怕兵士叛变,又怕三秦百姓造反。本来就活得提心吊胆,忽又听说刘邦前来攻打,脑子里的弦崩得更紧了。

    他赶紧联络董翳和司马欣,商议对策。

    三人反复研究,达成一致意见:调集重兵,加紧修筑工事,抵御刘邦的进攻;同时,奏报项羽,请求支援。

    战略拟定,接下来就是等待汉军来打。

    军士报告说,刘邦已率大军离开了汉中的都城南郑。可左等右等,半个月过去,汉军却没有来。

    战争将至,令人兴奋,而等待战争爆发,却极度考验人的神经。

    那时,又没有调节植物神经的药物谷维素。章邯度日如年,神经愈发衰弱,就在此时,一个天崩地裂的消息传来,樊哙军团已占领陈仓,从那里锐不可当地杀了过来。

    突如其来的凶猛攻击,瞬间击溃军心。章邯仓促应战,抵挡一阵便败下阵来。

    打不赢就逃吧。章邯想争取时间,等到董翳和司马欣的援兵到来,再重整旗鼓,与汉军血战。

    援兵还真来了,两军再次交战。时间很短,章邯军又遭惨败,部队斗志全无,只好接着跑,逃到废丘。樊哙军团一鼓作气,占据了雍地。

    汉军源源不断进入关中,董翳和司马欣相继投降。整个关中只有章邯军在奄奄一息的抵抗。韩信到了前线,下令引雍水灌城,被围困在城中挣扎的章邯,终于走到了人生了尽头,他拔剑自刎。

    一代名将,就这样从恢弘而残酷的战争舞台上消失掉了,变为一个符号,点缀在秦末汉初的历史画卷上。

    占领三秦后。刘邦立即进行治理改造,派将领分别把守。

    此时,项羽也很忙,忙着平叛。

    当初封分诸侯,项羽随心随意,全凭自己喜好。得到分封的,固然高兴,没得到分封的,便耿耿于怀。

    项羽不以为然,我是老大,对你们这么好,让你们有田有地,吃好玩好气死社保。你们还不满意。哼!谁不满我就打谁。

    没想到,不服者众多,其中一个便是齐国率先拉队伍反秦的田荣。此人在分封中,什么也没捞着。而旧齐王田市,被项羽改封为胶东王,新齐王则是齐国的将领田都。

    田荣很愤怒,领军攻打田都。田都不是对手,跑到项羽那里告状。就在他告状的工夫,田荣又杀了胶东王田市,在齐国的首都临淄自立为齐王。

    这事儿还没完,此时的齐国分为三股势力,称为三齐。田市和田都各占一块,还有一块地盘在济北王的田安手中。

    田荣这么搞,项羽颜面扫地,更令他恼怒的是,此时彭越出现了,这个游击队长曾经给刘邦提供过粮草,现在他越混越壮,占据了巨野城。这么一来,项羽的分封体系被搅乱了。

    田荣却很欢喜,他利用彭越去打济北,项羽不承认你的地位没关系,我是齐王我承认。彭越有种找到组织荣升为正规军的感觉,便带兵去了。

    一个月后,济北陷落。田荣统一三齐。

    项羽无法忍受,从面子到权威,都被人强暴了。他立即派大将萧公角去征讨彭越。

    萧公角看不起彭越,一群游击队员,纯粹是朱古力豆泡水,想冒充蓝山咖啡。打他们,简直易如反掌。

    盲目自大的结果,只有两个,一是可笑,二是惨败。

    萧公角两者都占了,大败而归。

    田荣统一了齐国,又去搞赵国。他联合齐国的陈余,去攻打常山王张耳,目的是先统一齐国,再联合齐国的力量,一同对抗项羽。

    张耳兵少将寡,不敌陈余,连人带地盘转投了刘邦。

    这一系列战乱,韩信早有预见。秦朝建立,中国的政治实行的是极权统治。项羽追求的是极权,实行的是分封,而分封制时代早已过去,何况地盘这么大,诸侯这么多。最终,只能剩下一个拥有绝对权力的王者。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反规律而行,有悖天道,败亡是迟早的事。

    可这一切,项羽是没有预见性的。他的反应是惊和怒,做出的决断是压服,而不是安服。

    靠武力,一切都靠武力,这是项羽称霸天下的核心思想,匪性十足。而动用武力需要足够的智力支撑的,没有智力单凭武力,相当于没有子弹的枪,只是一根烧火棍,看着瘆人,杀伤力有限。

    项羽却不管不顾,提着烧火棍就杀了出去。杀之前,他只有一个担心,就是那些诸侯以义帝为名义来抵抗他。于是,他以共商国事为名,派人把义帝从彬县接回彭城。就在途中,身怀项羽密令的英布等人,将义帝杀死,扔进江里。

    干掉义帝,项羽开始平叛。他没有攻击占领三秦的刘邦,而是全力扑向田荣。

    五、裸男降临

    还定三秦。刘邦打了一个大胜仗,颇有些扬眉吐气的快慰和自豪。过去吃的那些败仗,东跑西颠的仓皇遭遇,以及在汉中渡过的阴霾日子,都在这一场胜仗中渐渐远去。希望它们从此灰飞烟灭,不再复来。

    算算日子,他离开家乡已有多年。他的鬓发上已经平添了几丝白发,拿手扯掉,却越扯越多。一个岁至半百之人,难免不想念他的妻子和儿女。

    吕雉还是那么操劳吗?长子刘肥已经16岁了,他瘦了还是肥了?7岁的女儿是否愈发伶俐可爱了?小儿刘盈的样子,已然有些模糊了,算起来,他今年该是5岁,已经能出门打酱油,会说很多话了。然而,这些年,他甚至没有机会多看他一眼,更谈不上给予他父爱。

    不是他不想给,而是没法给。他要保全自己,便要东奔西逃,他要挺进中原,便要忍气吞声。在汉中的每一天,他面临的都是内忧外患,哪里还能顾得上家和家人。

    于是,他占领了三秦后,便迅速收复了丰邑。

    这一次,刘邦把丰邑交给了任敖镇守。任敖就是当年在狱中救过吕雉的狱吏。此人当年的壮举说明,他不会抄后路,只会痛打抄后路的人。

    除任敖外,刘邦还给吕雉留下了一个人,审食其。此人早年与周勃一样,也在别人的丧事上吹拉弹唱,混几个钱花。在当地人缘还不错。刘邦便让他以家仆的身份,帮助吕雉照料家务和孩子。

    就在此时,两位智谋之士前后脚奔他而来。

    前一位很熟悉,张良。

    张良告诉刘邦,自己已写了一封信,快递给了项羽,说汉王您只是按照先前义帝楚怀王之约,收复关中,重当关中王,并无意进取中原。“如约即止”得了关中就不打了。

    项羽还真就信了张良的鬼话,心急火燎地率军往齐国讨伐田荣去了。没把刘邦当回事,以他孤傲的心态看来,刘邦就是一只臭咸鱼,咸鱼翻了身还是咸鱼,不可能变成鲨鱼。

    孤傲实际上是一种变态,拿镜子照照,就看得很清晰——独自矗立,白痴似的昂着一颗倔强头颅,瞪着一双白内障眼睛,雾里看花摆poss,左瞧右瞧感觉天底下就自己最帅最强,古往今来,就数自己层次高功夫深。

    这姿态还是很有气势的,至少让正常人都瞧着害怕。于是敬而远之,先前亲近的,也渐渐离心离德。

    从审美学的角度来说,项羽的确比较酷,外在有身段,内在有霸气,可从战争和政治斗争的角度而言,这种所谓的酷,一无是处,纸老虎再威风再漂亮,也不过是一幅剪纸艺术品罢了。

    多年以后,人们感怀这幅艺术品的毁灭,也仅仅是对艺术美的一种感性缅怀。而战争、独揽天下权威不需要感性,它要的是近乎冷酷的、绝情的,彻底地理性。

    刘邦亦有感性一面,却并不泛滥,在需要理性做出选择之时,他从来就不含糊。他显得很无情,很自私,很无所谓,因而后世的人冠以他流氓的名号。

    最终,这流氓统一了天下。坐上皇帝宝座的,却不是颇具审美效果的项羽,人们又感叹历史作弄人。在这一声幽怨地感叹中,人们似乎忘了项羽干过多少土匪干的事,坑杀过多少无辜性命。

    说到底,诸侯并起、乱象丛生、弱肉强食的诡谲年代,流氓和土匪,比的不是谁更厉害,比的是谁更理性,谁更有胸襟,更会做人。

    刘邦海纳百川,项羽唯我独尊。刘邦需要谋士指点,项羽也需要谋士指点,不同之处在于,项羽能接受指点,却无法容忍手下谋士指指点点。

    到底哪一种意见是指点,哪一种是指指点点,这由项羽的心胸说了算。

    韩信领教过项羽的霸道和武断,因此跳槽。

    韩信之后,曾经与刘邦有一面之缘的陈平,也步了韩信的后尘。

    陈平的才气自不必说。有意思的是,关于他的一段颇为戏剧化的记录。给人的感觉,陈平被描述成了一个吃软饭的娘娘腔男人。

    话说陈平家乡,有一张富户。此人的孙女连嫁五男,五男全都死于非命。这就是传说中的鬼见愁,谁也不敢再娶。唯独陈平不信邪。

    在第五任死鬼丈夫的丧礼现场,陈平与张富户相见。

    张富户颇有心机,懂得看一个人底牌,就看他交往的朋友这一大妈道理。他见陈平长相俊美,不知内瓤如何,便跟踪陈平回家,但见陈平家院破败,门前一串车辙印记,从印记判断,不是笨驰马车,便是汗马坐骑,分明是大人物才乘用的。由此为凭,张富户认定陈平非同一般。便把孙女嫁给了陈平。

    显而易见,陈平的婚姻是一桩融资性婚姻。他可以更广阔的游学和交友,完全不用担心开销的问题,也不必再依靠哥哥的资助。

    关于这一点,他是不会承认的,他像当今所有按经济条件择偶的妇女一样宣称:人家哪里是图钱,人家要的是真爱嘛。

    项羽历来喜爱阳刚肌肉男,对陈平这类娘娘腔型白面书生一向没好感。破秦后,论功行赏,项羽只赏给陈平一个闲职。作为谋士,陈平只给项羽出过两个馊主意,就是前文提到的,发配楚怀王和刘邦。

    分封以后,诸侯归国,殷王司马卯头脑发热,搞政变背叛项羽。陈平主动请缨去平叛,很快制服了司马卯。

    项羽挺高兴,给陈平升了职。

    可惜好景不长,刘邦还定三秦后,命韩信率领三军,从临晋东渡黄河,一路攻城拔寨,首战便攻下河内,俘虏了殷王司马卯。项羽认为,陈平当年河内平叛不利,才留下后遗症,导致司马卯战败。

    按项羽的脾气,笃定要责罚。自知非死即伤的陈平,赶忙逃出楚军阵营。这个非常时期,没有哪个诸侯敢收留他。情急之下,他想到了刘邦,于是前去投奔。

    逃亡之路总是多灾多难。陈平乘渡船过河,船老大见他白白净净,气度优雅,疑似有钱人,遂动手抢劫。陈平只好脱光衣服以示清白,船老大见他身上并无金银,非常失望,没收了衣裤,方才作罢。

    可以想象,当陈平终于逃到汉军中时,大约是双手抱膀,哆哆嗦嗦说的头一句话应该是:人家好冷哟。

    六、没头脑和不高兴

    天下掉下个林妹妹,贾宝玉醉了;天上掉下个陈裸男,刘邦惊了。从天而降的角色性别不同,却都是极品。

    陈平加入,刘邦阵容更强。前方打仗有韩信,后援有萧何,出谋有张良,献策有陈平。

    现在,项羽又不在家,其都城彭城只是空城一座。实乃天赐良机,此时不端其老窝,更待何时。

    安排妥当,刘邦率领50余万反楚联军直逼彭城,抄项羽的后路去了。

    而项羽此时太忙,他率领精锐部队,一举击溃了田荣。田荣一路北逃,在德州平原,被当地民众杀死。

    死了一个盗版的齐王,项羽又扶植了一个他心目中的正版齐王,继而夷平城郭,活埋士卒,强夺掳掠,所谓匪不走空,风也要捞上一把。

    凡楚军经过之地,尽遭摧毁。齐国百姓不干了,纷纷奋起加入剿匪行列。

    楚军频繁遭到袭击,田荣的弟弟田横趁机收拾残余部队,在城阳又拥立了一个齐王,与项羽血拼。

    这个田横实在难缠,像蚊子一样盯你的血,你还打不着他。

    项羽光着膀子,亲率大军强攻,三番五次,终究攻克不下城池。无独有偶,此时彭越也在刘邦的撺掇下,天天袭扰楚军。

    彭越没头脑,一撺掇就出击,田横死了哥哥,很不高兴,发誓狠斗,这俩冤家围搞得项羽晕头转向。

    项羽愤懑之极,别让我逮着你俩,逮着我一刀一个亲手活剐。

    没头脑和不高兴根本不惧项羽,尤其是彭越,楚军攻,他就退,楚军疲,他便扰。趁项羽不备,便蒙住其双目,并抚耳清唱:我悄悄的蒙上你的眼睛,让你猜猜我是谁?

    铁血莽汉项羽哪受得住这等游戏,转身欲使出全身力气攻击,对方却又消失无踪了。

    项羽一直是个乐观的人,目前都被整得有点抑郁了。

    此时,又传来雪上加霜的消息,刘邦率军攻打彭城去了。此外,还有一条附加的消息:韩信、陈平已在刘邦麾下效力。韩信为大将军,陈平为都尉。

    听完附加消息,项羽乐得屁颠屁颠的。傻帽刘邦!韩信、陈平之流皆是狗屁,怎堪大任?他倒当成了宝,可见他是无人可用,真真笑煞本霸王。待我擒杀了田横、彭越鼠辈,回头再打你个落花流水。

    项羽这厢正美,刘邦已率军从洛阳进发,直接杀进了彭城。后院失火,好歹后院还在,老巢被端则等于全盘皆输。这下项羽真急了,立刻回师救援。

    然而,有一个问题,项羽没明白,刘邦何以集结了人数如此庞大的队伍?

    这事儿需要回放——刘邦俘获司马卯后,从平阴南渡黄河,攻占了洛阳。洛阳这地界儿藏龙卧虎,能人辈出。刘邦进洛阳后不久,有仨老头儿求见,这三位爷在洛阳地面上颇有威望。他们见到刘邦,便开设了一堂生动活泼的政治课。

    刘邦洗耳恭听。

    三位爷摇头晃脑娓娓絮叨,说这天下有个大道理,顺应道德教化之事,会兴旺发达;违背道德教化之事,会迅速消亡;因为所以,汉王您要做有利于道德教化之事,这方是万民所期盼呀。

    那该怎么做呢?刘邦谦逊请教。

    见刘邦重视,三位爷愈发来劲,又道:出师要得优势,必要先将敌人定义为天下人神共愤的贼人。如此,方可威慑敌人。项羽残暴,背信弃义,破秦之后,不按盟约分封诸侯,且杀了义帝楚怀王。天下人等,无不痛心疾首。汉王您自当率领诸侯,为义帝报仇。此盛德堪比尧舜禹啊!

    说到此处,三位爷已是声泪俱下。

    通常说来,人分三等,一等人不用教,二等人用言教,三等人用棍教。刘邦是什么人,实乃悟性巨高的一等聪明人。仨老头儿一腔肺腑言,听得他一激灵,顿时萌生出一个主意。

    这主意就是作秀,刘邦命人为义帝发丧,仪式一定要隆重,场面一定要悲痛,届时,更换三军旗幡,缟素旌旗,他将亲自穿上孝服,沉痛悼念老一辈反秦领袖、伟大的政治家、放牛家楚怀王。

    同时,命人起草檄文,历数项羽罪行,用词要稳准狠,罪状要齐清定。

    罪状为:

    一、背信弃义,不按合同分封。

    二、假传王令,谋杀宋义。

    三、违抗王令,擅入关中。

    四、焚烧咸阳秦宫,掠夺财物,挖掘秦皇陵。

    五、擒杀秦王子婴。

    六、坑杀秦朝降兵二十余万人。

    七、分赏不公,逼人造反。

    八、杀害义帝楚怀王。

    总而言之,弑主、杀降兵、不公、失信。项羽大逆不道,天理不容,枪毙他一个礼拜也不过分。

    此篇檄文好比如今网络帖,瞬间激起万众公愤。巨大的舆论支持使各地的闲散诸侯,纷纷加入到讨伐项羽的战斗中。

    由此,刘邦聚集了5路诸侯,共50多万人马,浩浩荡荡一路杀向彭城。

    尽管50多万人马中,刘邦的嫡系部队仅有区区几万,指挥起来不大不顺手。但毕竟人多势众,加之彭城空虚,因此打得极神速极顺利。

    如果说,攻占废丘,还定三秦,盘踞关中,是摸项羽这只猛虎的屁股,攻占彭城端老窝,则是直接捅进了虎屁股。

    项羽没料到,刘邦会捅得那么快,那么深。他怒不可遏,率领三万精兵,从北方南下反扑而回,誓与刘邦死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