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拍婚纱照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关于要不要肚子里孩子的问题,让漆澈他们家犹豫了一段时间,最后漆澈还是把这个棘手的问题交丢给了秋莎。
秋莎坚定地对漆澈说:“我决定要这个孩子,不管胎儿是儿是女。反正我还会生第二个孩子的。”
秋莎一个人在仓食中学任教,既无经济后盾,又无亲朋好友,更无人照顾,天天思念着去世的父亲,这种无尽的追思弄得她筋疲力尽,愁云满腹。
秋莎也思念漆澈,在难挨的夜晚,她多么希望漆澈就陪在她身边,因为秋莎从来没有一个人单独呆过,她一生最害怕的就是无尽的孤独和漫漫的长夜。
孕期强烈的反应让秋莎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夜不能寐。
她多么希望漆澈伴随在她左右,替她排忧解难。可是连和漆澈见个面都困难,有时想,只要看一眼都会给点安慰,哪怕是漆澈的一张照片呢。
照片,唔,对了,结婚时,漆澈许诺和她照一张婚纱照,婚后秋莎总是满怀希望地问漆澈:“漆澈,我们好久去照结婚照哦?”
漆澈总是面无表情地说:“照相,哎呀,照相都是些没用的东西,只能白白的花费钱财,秋莎你怎么不做点实际点的事情呢?”
秋莎说:“我觉得一生一次的结婚照,是非常有纪念意义的,不仅记录了他们相亲相爱的过程,而且让子孙后代都能见证他们曾经的爱恋。当我们老了的时候,当我们回首当年,翻看老照片,一定还回忆起曾经的幸福和甜蜜。”
秋莎想,虽然我结婚的时候,没有像一般的姑娘样提出更高的要求,但这张照片她无论如何要照,绝不给漆澈让步。
“哎,漆澈,胎儿在肚子里都有三个多月了,对照相的事,你怎么还不见动静呢”周末在一起的时候,秋莎就催促漆澈。
分别后,秋莎写信提醒他,叫他准备照相哦,她已经把照相的日期定在了下星期天。
星期天,天气渐渐炎热起来。秋莎按照他们约定的时间,从仓食坐公共汽车赶到了棠洲县城的木货街,街面沿着猴跳河而建,整条街的店面里,主要经营木制家具,如背篓竹筐扫帚楼梯等等。
街中有一段高高的石梯,沿着石梯而上,坡顶就是县文化馆,石梯左手边的一家临街门面的门楣上,挂着一块红色楷书写着的“幸福相馆”的招牌,门外墙上的玻璃框里,贴满了大大小小的相片,有老人的,有刚满月的婴儿照,有全家照,也有身着洁白的婚纱的结婚照,也有单人工作照,有在北京天安门前的出差照,有风景区的风景照,琳琅满目。
秋莎一边慢慢地欣赏着那些新老照片,感叹着那些美丽的艺术照,一边等着漆澈的到来,几天前,秋莎接到漆澈的来信,他答应从斑竹林学校乘车赶来。
快到中午了,可是秋莎还是不见漆澈的踪迹,难道他出车祸了吗?
最近经常听说,城里三个大型客运车队因为解体了,长途公共汽车和货运汽车都实行承包制,承包人之间相互抢客,互不相让,不禁大打出手,而且发生碾压人或者超车、摔盘子而造成的惨案,是不是漆澈又遇到了这种糟糕的情况呢?
天气干燥,半天没有沾水的秋莎非常口渴,她走到街边的凉水摊边,问:“多少钱一杯?”
“一角。”摆摊人说。
秋莎摸了摸衣袋里的四块五角钱,心里缺在计算着:照相需要五块钱,吃饭需要钱,回学校需要路费。
喝一杯凉水花去一角钱。
她叹了口气,忍了忍慢慢走回相馆,秋莎忍不住看了一眼街边商店,店面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各色饮料:百氏可乐,汽水,橘子水。
舌头都干燥得打不转了,她艰难地挪开紧贴在上面的眼光,克制住自己,紧紧地捏住衣袋里的钱。
结婚几个月来,她忍受着饥渴节衣缩食,为的是今天这唯一的一张永恒的结婚照。她一再告诫自己,不能因为贪嘴而破坏了这个美好的心愿,这是个一生一次的,向往已久的机会呀。
在相馆外来回张望了许久,秋莎也不见漆澈,难道他又要食言吗?几次催促照相,他都以各种理由推脱,他舍得花这笔钱吗?
秋莎认为那是艺术,可他却认为是浪费,他说啊,一张照片能成为艺术吗?这还当不着一块麦耙,至少,它还能填饱肚子。
在这难熬的时光里,她想起叔父和石琴的话来,将这些话一一对照漆澈,秋莎忽然意识到,漆澈是在应付自己。
看啊,才刚结婚,就不尊重人了,联想起结婚时他的表现,对秋莎家里人的态度。
首先漆澈不尊重秋莎的母亲,结婚之前,漆澈自己不亲自登门向她母亲提请结婚的大事,共同商量相关的细节。结婚的时候,连一包糖都舍不得馈赠给为自己养育了二十多年媳妇的岳母,在带走秋莎的时候,竟然没有给自己的岳母她们道个别,说声谢谢。
秋莎继续想,自从和漆澈认识以来,自己是不是太顾及漆澈了,比如顾及漆澈的脸皮薄,包揽了他一个新郎该承当的所有事;顾及漆澈经济拮据,免去所有的结婚礼物和信物;顾及漆澈……反正把一个男人该承当的事全部都承当了。
正在胡思乱想之际,漆澈出现在了相馆门口,紧绷着一张脸,脸色铁青,眼睛鼓起来,很不情愿。
秋莎忍住心中的失望和不悦,上前抓住他的大手,转身就往门里拉:“终于来了,我都等了好一阵了,走,快点,相馆老板快要下班了,我们抓紧照吧。”
“有什么好照的嘛,结婚都这么久了。”漆澈愠怒地低吼了一声,站定在原处,手钳制在身边,稳住身子,将挪开脚步的秋莎带了回来,“以后有钱了再照嘛。”他气冲冲地说。
秋莎拽住他的手,迎着他的眼睛,说:“走嘛,都中午了。”见漆澈满脸的不高兴,秋莎生气了:
“照婚纱相可是你结婚时就答应了的,看看都推到胎儿在肚子里四个月了,现在还不照,以后再照出来都没有这个味道了。”
漆澈本来还想说两句什么话,传来里屋相馆老板招呼他们的声音“进来换婚纱吧,你们两位?”满脸的和颜悦色。
他们俩随即停止了争执,跨进去,到里间换婚纱装了。
“咔嚓”“咔嚓”老板按动了相机的快门,两张结婚照就定格在了相框里,身着洁白婚纱的秋莎,端坐在一张白色椅子上,手里抱着一个橘红色的玩具小狗,浓密而黑油油的留海从婚纱批巾里露了出来,一张青春的脸上少有了笑容。紧挨在她后面的是站立的漆澈,他身着一套白色的西装,脖颈上打着一个红色的领结,领结又僵又硬,像生硬地割着他的喉结,紧绷着一张僵硬的脸皮。
照完像,漆澈带着秋莎往城墙边走,他边走边说:“走我们去吃豆花饭,一块钱一人,饭随便吃。”
城墙边是解放前老棠洲县城遗留下来的两条老街,分为城墙上和城墙下两层,城墙下是全城的铁匠铺,城墙上是全城最闹热的杂货铺。
漆澈他们还在街口就听见嗡嗡的嘈杂声,踏进街道,只见满街的繁忙景象,豆花馆的饭桌从里面摆到街面上来,满街都挤满了吃饭的人,跑趟的人端着热气腾腾的豆花,累得汗流满面。
他们好不容易看准了一张小饭桌,等他们放下碗,就挤过去,先坐了下来,要了两碗豆花来吃。
肚子吃饱了,漆澈看看时间还早,带着秋莎逛了县城最热闹的服装市场---下街子和金三角。
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从秋莎眼前一晃,她跟着追了几步,在一个服装店里,追上了秋莎眼里的一个妇女,金黄的披肩头发,微微卷曲,“张姐,张姐。”秋莎喊道。
那个叫张姐的妇女,站在了店门口,上下打量着秋莎,愣了会,很快笑逐颜开地说:“呀,秋莎,是你呀。”
“嗯,好久都没见到你们啦。”
“是呀,都快两年啦,都结婚了吧。”张姐指着秋莎的隆起的肚子。
“是啊,我都工作了。”
“快里面坐,来,小心点。”张姐热情地把秋莎让进了店里,这时漆澈也跟了进来。
秋莎连忙介绍:“张姐,这是我的丈夫漆澈。”
“来来来,小伙子里面坐。”
“张姐都怪不好意思,我那次从你饭馆里不辞而别……”秋莎难受地低下头说。
“快别说了,我们不怪你。”
“我还要赔偿你的钱呐。”秋莎说。
一个精干的生意人走进店里,打扮得很时尚,穿着一条牛仔裤,秋莎仔细一看,他就是张姐的丈夫,“刘哥,你还记得到我吗?”
张姐说:“这是当年在我们饭馆里打工的秋莎,这是她老公。”
“噢,想起你了,你后来到哪里去了,我们不知道你的住处,也没有电话号码,我们还担心你呢。”刘哥说。
“她还说要赔偿我们的钱呢。看她说到哪里去了。”张姐说:“我们绝对不要你赔偿的。”
“在哪里工作啊?”刘哥问。
“哦,我在仓食学校教书,他在斑竹林学校。”秋莎说,“不过等我们经济好起来了我再赔偿你哈。”
“谁要你赔偿哦,看我们的服装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张姐说“秋莎,给你说实话哈,我们一年要赚三万多呢。”
“你就别提赔偿的事啦,以后你有什么困难还可以找我们,我们是姐妹嘛。”张姐快言快语地说。
秋莎暗想,我们一年的工资才一千多元,相比而言,还是做生意好。
“你们以前在开饭馆的哒嘛,怎么来开服装店呢。”秋莎迷惑地问。
“你不知道,我们棠洲县,除了本地人外,还有央企和国企的人,他们加起来都有四万多人,而他们的月工资已经有两百多元啦,所以每到周末,服装生意很好,我们就改行了。”张姐说。
“你刘哥经常到杭州和广州的海陆丰去进货,除了有化纤布,太空服,还有从国外过来的旧货。”张姐高兴地说。
秋莎这才注意到店面左边的一排服装,颜色陈旧,但样式非常独特,难怪旧货也会受到大家的青睐。
一群姑娘叽叽喳喳地走到店里来,在成衣前选来选去。漆澈还要到书店买书,就和秋莎一起向张姐告辞了。
关于要不要肚子里孩子的问题,让漆澈他们家犹豫了一段时间,最后漆澈还是把这个棘手的问题交丢给了秋莎。
秋莎坚定地对漆澈说:“我决定要这个孩子,不管胎儿是儿是女。反正我还会生第二个孩子的。”
秋莎一个人在仓食中学任教,既无经济后盾,又无亲朋好友,更无人照顾,天天思念着去世的父亲,这种无尽的追思弄得她筋疲力尽,愁云满腹。
秋莎也思念漆澈,在难挨的夜晚,她多么希望漆澈就陪在她身边,因为秋莎从来没有一个人单独呆过,她一生最害怕的就是无尽的孤独和漫漫的长夜。
孕期强烈的反应让秋莎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夜不能寐。
她多么希望漆澈伴随在她左右,替她排忧解难。可是连和漆澈见个面都困难,有时想,只要看一眼都会给点安慰,哪怕是漆澈的一张照片呢。
照片,唔,对了,结婚时,漆澈许诺和她照一张婚纱照,婚后秋莎总是满怀希望地问漆澈:“漆澈,我们好久去照结婚照哦?”
漆澈总是面无表情地说:“照相,哎呀,照相都是些没用的东西,只能白白的花费钱财,秋莎你怎么不做点实际点的事情呢?”
秋莎说:“我觉得一生一次的结婚照,是非常有纪念意义的,不仅记录了他们相亲相爱的过程,而且让子孙后代都能见证他们曾经的爱恋。当我们老了的时候,当我们回首当年,翻看老照片,一定还回忆起曾经的幸福和甜蜜。”
秋莎想,虽然我结婚的时候,没有像一般的姑娘样提出更高的要求,但这张照片她无论如何要照,绝不给漆澈让步。
“哎,漆澈,胎儿在肚子里都有三个多月了,对照相的事,你怎么还不见动静呢”周末在一起的时候,秋莎就催促漆澈。
分别后,秋莎写信提醒他,叫他准备照相哦,她已经把照相的日期定在了下星期天。
星期天,天气渐渐炎热起来。秋莎按照他们约定的时间,从仓食坐公共汽车赶到了棠洲县城的木货街,街面沿着猴跳河而建,整条街的店面里,主要经营木制家具,如背篓竹筐扫帚楼梯等等。
街中有一段高高的石梯,沿着石梯而上,坡顶就是县文化馆,石梯左手边的一家临街门面的门楣上,挂着一块红色楷书写着的“幸福相馆”的招牌,门外墙上的玻璃框里,贴满了大大小小的相片,有老人的,有刚满月的婴儿照,有全家照,也有身着洁白的婚纱的结婚照,也有单人工作照,有在北京天安门前的出差照,有风景区的风景照,琳琅满目。
秋莎一边慢慢地欣赏着那些新老照片,感叹着那些美丽的艺术照,一边等着漆澈的到来,几天前,秋莎接到漆澈的来信,他答应从斑竹林学校乘车赶来。
快到中午了,可是秋莎还是不见漆澈的踪迹,难道他出车祸了吗?
最近经常听说,城里三个大型客运车队因为解体了,长途公共汽车和货运汽车都实行承包制,承包人之间相互抢客,互不相让,不禁大打出手,而且发生碾压人或者超车、摔盘子而造成的惨案,是不是漆澈又遇到了这种糟糕的情况呢?
天气干燥,半天没有沾水的秋莎非常口渴,她走到街边的凉水摊边,问:“多少钱一杯?”
“一角。”摆摊人说。
秋莎摸了摸衣袋里的四块五角钱,心里缺在计算着:照相需要五块钱,吃饭需要钱,回学校需要路费。
喝一杯凉水花去一角钱。
她叹了口气,忍了忍慢慢走回相馆,秋莎忍不住看了一眼街边商店,店面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各色饮料:百氏可乐,汽水,橘子水。
舌头都干燥得打不转了,她艰难地挪开紧贴在上面的眼光,克制住自己,紧紧地捏住衣袋里的钱。
结婚几个月来,她忍受着饥渴节衣缩食,为的是今天这唯一的一张永恒的结婚照。她一再告诫自己,不能因为贪嘴而破坏了这个美好的心愿,这是个一生一次的,向往已久的机会呀。
在相馆外来回张望了许久,秋莎也不见漆澈,难道他又要食言吗?几次催促照相,他都以各种理由推脱,他舍得花这笔钱吗?
秋莎认为那是艺术,可他却认为是浪费,他说啊,一张照片能成为艺术吗?这还当不着一块麦耙,至少,它还能填饱肚子。
在这难熬的时光里,她想起叔父和石琴的话来,将这些话一一对照漆澈,秋莎忽然意识到,漆澈是在应付自己。
看啊,才刚结婚,就不尊重人了,联想起结婚时他的表现,对秋莎家里人的态度。
首先漆澈不尊重秋莎的母亲,结婚之前,漆澈自己不亲自登门向她母亲提请结婚的大事,共同商量相关的细节。结婚的时候,连一包糖都舍不得馈赠给为自己养育了二十多年媳妇的岳母,在带走秋莎的时候,竟然没有给自己的岳母她们道个别,说声谢谢。
秋莎继续想,自从和漆澈认识以来,自己是不是太顾及漆澈了,比如顾及漆澈的脸皮薄,包揽了他一个新郎该承当的所有事;顾及漆澈经济拮据,免去所有的结婚礼物和信物;顾及漆澈……反正把一个男人该承当的事全部都承当了。
正在胡思乱想之际,漆澈出现在了相馆门口,紧绷着一张脸,脸色铁青,眼睛鼓起来,很不情愿。
秋莎忍住心中的失望和不悦,上前抓住他的大手,转身就往门里拉:“终于来了,我都等了好一阵了,走,快点,相馆老板快要下班了,我们抓紧照吧。”
“有什么好照的嘛,结婚都这么久了。”漆澈愠怒地低吼了一声,站定在原处,手钳制在身边,稳住身子,将挪开脚步的秋莎带了回来,“以后有钱了再照嘛。”他气冲冲地说。
秋莎拽住他的手,迎着他的眼睛,说:“走嘛,都中午了。”见漆澈满脸的不高兴,秋莎生气了:
“照婚纱相可是你结婚时就答应了的,看看都推到胎儿在肚子里四个月了,现在还不照,以后再照出来都没有这个味道了。”
漆澈本来还想说两句什么话,传来里屋相馆老板招呼他们的声音“进来换婚纱吧,你们两位?”满脸的和颜悦色。
他们俩随即停止了争执,跨进去,到里间换婚纱装了。
“咔嚓”“咔嚓”老板按动了相机的快门,两张结婚照就定格在了相框里,身着洁白婚纱的秋莎,端坐在一张白色椅子上,手里抱着一个橘红色的玩具小狗,浓密而黑油油的留海从婚纱批巾里露了出来,一张青春的脸上少有了笑容。紧挨在她后面的是站立的漆澈,他身着一套白色的西装,脖颈上打着一个红色的领结,领结又僵又硬,像生硬地割着他的喉结,紧绷着一张僵硬的脸皮。
照完像,漆澈带着秋莎往城墙边走,他边走边说:“走我们去吃豆花饭,一块钱一人,饭随便吃。”
城墙边是解放前老棠洲县城遗留下来的两条老街,分为城墙上和城墙下两层,城墙下是全城的铁匠铺,城墙上是全城最闹热的杂货铺。
漆澈他们还在街口就听见嗡嗡的嘈杂声,踏进街道,只见满街的繁忙景象,豆花馆的饭桌从里面摆到街面上来,满街都挤满了吃饭的人,跑趟的人端着热气腾腾的豆花,累得汗流满面。
他们好不容易看准了一张小饭桌,等他们放下碗,就挤过去,先坐了下来,要了两碗豆花来吃。
肚子吃饱了,漆澈看看时间还早,带着秋莎逛了县城最热闹的服装市场---下街子和金三角。
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从秋莎眼前一晃,她跟着追了几步,在一个服装店里,追上了秋莎眼里的一个妇女,金黄的披肩头发,微微卷曲,“张姐,张姐。”秋莎喊道。
那个叫张姐的妇女,站在了店门口,上下打量着秋莎,愣了会,很快笑逐颜开地说:“呀,秋莎,是你呀。”
“嗯,好久都没见到你们啦。”
“是呀,都快两年啦,都结婚了吧。”张姐指着秋莎的隆起的肚子。
“是啊,我都工作了。”
“快里面坐,来,小心点。”张姐热情地把秋莎让进了店里,这时漆澈也跟了进来。
秋莎连忙介绍:“张姐,这是我的丈夫漆澈。”
“来来来,小伙子里面坐。”
“张姐都怪不好意思,我那次从你饭馆里不辞而别……”秋莎难受地低下头说。
“快别说了,我们不怪你。”
“我还要赔偿你的钱呐。”秋莎说。
一个精干的生意人走进店里,打扮得很时尚,穿着一条牛仔裤,秋莎仔细一看,他就是张姐的丈夫,“刘哥,你还记得到我吗?”
张姐说:“这是当年在我们饭馆里打工的秋莎,这是她老公。”
“噢,想起你了,你后来到哪里去了,我们不知道你的住处,也没有电话号码,我们还担心你呢。”刘哥说。
“她还说要赔偿我们的钱呢。看她说到哪里去了。”张姐说:“我们绝对不要你赔偿的。”
“在哪里工作啊?”刘哥问。
“哦,我在仓食学校教书,他在斑竹林学校。”秋莎说,“不过等我们经济好起来了我再赔偿你哈。”
“谁要你赔偿哦,看我们的服装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张姐说“秋莎,给你说实话哈,我们一年要赚三万多呢。”
“你就别提赔偿的事啦,以后你有什么困难还可以找我们,我们是姐妹嘛。”张姐快言快语地说。
秋莎暗想,我们一年的工资才一千多元,相比而言,还是做生意好。
“你们以前在开饭馆的哒嘛,怎么来开服装店呢。”秋莎迷惑地问。
“你不知道,我们棠洲县,除了本地人外,还有央企和国企的人,他们加起来都有四万多人,而他们的月工资已经有两百多元啦,所以每到周末,服装生意很好,我们就改行了。”张姐说。
“你刘哥经常到杭州和广州的海陆丰去进货,除了有化纤布,太空服,还有从国外过来的旧货。”张姐高兴地说。
秋莎这才注意到店面左边的一排服装,颜色陈旧,但样式非常独特,难怪旧货也会受到大家的青睐。
一群姑娘叽叽喳喳地走到店里来,在成衣前选来选去。漆澈还要到书店买书,就和秋莎一起向张姐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