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中文网 > 大明书童 > 第三十二章:海禁之实

第三十二章:海禁之实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子睿,你和我说了这么长时间,恐怕不是只想和我说这漕运的事吧?”夏言将茶杯放在桌案上,面无表情地盯着彭岳。

    “啊…其实漕运之事最近确实出了一些问题…”彭岳缓缓说道。

    “朝中哪件事细究起来没有问题?”夏言似笑非笑,“今日让你如此吞吞吐吐,想必这件事情非常难做啊…”

    “这件事做起来确实…不容易…”彭岳的目光垂了下去,“但是我之所以谈起漕运,是因为这件事与漕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不要卖关子了,直说吧。”夏言冲彭岳扬扬头,又重新端起了桌子上的那杯茶。

    “夏大人,自我督办漕运事务以来,这颇多益处,您也是见了…”彭岳抬头看看夏言,又马上低了下去,“这诸多益处,自然是源于货物的运输来往。以多补少,以众补奇,这其间于民间的利处自是不必多言,对朝廷的赋税收入也是贡献颇多,这好处夏大人不否认吧?”

    “漕运改革的诸多好处,朝中大臣自然是有目共睹,并且我对漕运改革一直也甚是支持,这点子睿更是无需多问。”夏言好整以暇地抿口茶,“最近反对漕运改革的人可是不多了,这点子睿也不反对吧?”

    “我明白夏大人私下对我助力不少,对此我心中也甚是感佩。”彭岳咽了口唾沫,直直地盯住夏言,“我最近想做一件更大的事情,这事与漕运相似,但利处比漕运更多,阻力…自然也比漕运更大。”

    “哦?不知道是何事?”夏言呷了口茶,不紧不慢地问道。他见彭岳语气神态如此谨慎,便知彭岳此次定会提出一件大事,而此时,自己只有先镇定下来。

    “夏大人,不知你对朝廷的海禁怎样看待?”自从彭岳督办漕运以来,就一直在思索着废除海禁之事。他既然决定尽可能地利用自己的力量来对历史的弊端进行改变,就绝对无法回避海禁这个事实。而现在漕运改革已是初见成效,夏言也是大权在握,此时进行废除海禁的行动,自然算是一个好时机。

    “朝廷实行海禁,缘由众多,况且此事也是由来已久…”夏言低下头整整衣服的褶皱,“难不成子睿对海禁之事有意见?”

    “不瞒夏大人,我确实对海禁之事不甚赞同。”彭岳知道,如果想要达成自己的目的,说服夏言是很重要的一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海禁的实行,禁锢了我朝与其他国家的交往沟通,也无形之中切断了这其间的诸多联系。这联系有政治联系,有经济联系,有文化联系等种种联系…”

    彭岳看看夏言,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好像对自己的话并不在意,心中不免有些怒气,又有些担忧,“今天单说这经济联系,如果废除了海禁,和其他国家进行交往沟通,这其间的好处应该是不必多说吧?就如同现在的漕运,相互来往的经济贸易产生的经济效益是令人叹为观止。首先,以西方的特产物资不我朝之缺,无论是对民间,还是对朝廷都是大大有利的吧?”

    “这个…作用不算太大吧?”夏言皱皱眉头,“毕竟我朝物产较为丰富,与外国通商,受益多的还是他们。”

    “夏大人,话可不能这样说…”彭岳向来对这种“我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的论调表示反感,“就说汉朝时候吧,丝绸之路为中原引进了多少稀奇物种。要不是当时与外邦通商,葡萄,核桃,胡瓜,石榴等物肯定不可能被当时的人们见到。现在也是如此,外邦有许多东西,对我们来说都是稀奇物件,譬如一些高产的粮食作物,如果将它们引进,对于民间,对于百姓,都有极大的益处…”

    “好吧,这点我承认…”夏言扭过头,“不仅是民间,就连宫里头一些稀罕物件儿,也是外邦的东西。”

    “夏大人既然知道这点,为什么还对海禁之事有疑虑?”彭岳见夏言有所松口,心下也激动起来,“要知道海禁一开,只这赋税收入一项,便是不可计数,宋朝的先例可是摆在那里,要知道当时宋朝的商税收入…”

    “这点我知道,朝中大臣也都明白…”夏言打断了彭岳有些激动的情绪,“但是我刚才和你说了,实行海禁的原因有很多,而每个原因解决起来都是非常棘手。”

    彭岳舒了口气,坐定身躯,敛了敛情绪,缓缓说道:“那这海禁的原因到底有哪些,还请夏大人一一说明…”

    彭岳现在也不太敢相信后世史书上归纳的原因了,因为经过这几年在明朝的生活经历,他发现有些事情并不是像史书叙述得那般,况且后世史书也是众说纷纭,没个标准。

    “难不成子睿想将这些难题一一解决?”夏言看着彭岳,有些无奈地笑道。

    “正是此意!”彭岳坚定地说道。

    “那好,那我今天就统统都于你说清楚。”夏言会心一笑,却又兀自叹了口气,“第一嘛,自然是这太祖、成祖旧制。虽说是旧制,但毕竟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要改动起来,怕是难了…”

    “夏大人,这太祖,成祖旧制,恐怕早就改了吧?”彭岳笑着说道,“当初,太祖严令片帆不得入海,可他禁的是私人船只,实行的初衷也是为了稳定朝政,防止方国珍残部和前朝残余借海上力量,伺机反扑,但这朝贡贸易可是断断续续地实行了下来。成祖时期那就更不用说了,郑和下西洋,那个时候的贸易壮举可是令人叹服啊…”

    “但是那个时候对于私人贸易仍然是禁止的…”夏言拿手指点点桌案,好像是在强调着什么。

    “这点我清楚…”彭岳笑着说道,“但是太租、成祖,禁得是私人贸易,可如今禁得却是所有的贸易,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咱朝廷自己的贸易。现实情况就更离谱了,现在,咱们朝廷可是什么都做不成了,可民间的这个走私贸易却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尽管朝廷对此也是明令禁止,可相关官员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啊,结果现如今是朝廷贸易被禁止,个人走私贸易却是红红火火…夏大人,您说这太祖、成祖旧制是变了,还是没有变啊?”

    “哈哈…看来子睿对这海禁之事颇有研究啊。”夏言见彭岳说的如此透彻,便也不好再虚与委蛇了,“你说的都没错,但是这朝贡贸易早就在弘治年间便得到了冷遇,当时的车驾郎中,也就是后来的兵部尚书刘大夏,可都是把相关资料给烧毁了啊。”

    “烧毁?他敢,刘大夏只不过是把它们给藏起来了,那种东西怕是不方便给皇上看吧…”彭岳悠悠说道,“夏大人,您就真的不知道现在这朝贡贸易受到冷遇的原因?”

    “这里原因很复杂,皇上有心思,大臣也有心思,这些个想法综合到一起,自然就成了今天这个局面。”夏言无奈地叹道。

    “可是要我说,这皇上的心思,都是被大臣的心思影响的,实际上,都是一部分大臣的私心!”彭岳说的非常坚定。

    “这样说,也不是没有道理。”夏言面有不悦,“其实,那些大臣,也不一定都是私心…”

    “这当然,我相信有一部分官员支持海禁并不是出于私心。那重农抑商,天朝上国,父母在,不远游等根深蒂固的思想,在他们的脑中怕是除不去了,就说那刘大夏吧,他本是忠臣,又是湖广人士,自然不可能有什么私心,他极力反对,恐怕就是因为这根深蒂固的思想,但是其他一些反对的大臣,恐怕不是这个想法了。”彭岳冷静地分析着,显然没有注意到夏言的神色。

    “这我也清楚,只不过是一些官员怕朝廷…与民争利罢了…”夏言闭着眼睛,缓缓说道,“我是江西人,对此虽无参与,但有了解。那些江浙官员,哪个不盼着自己的家族多捞些钱财。沿海官宦世家,他们在老家的土地本就贫瘠,想要靠农业和内陆那些世家大族比,根本是不可能的。他们在贪污受贿上也不成,自然把眼光放在了这海外贸易上。海外贸易,利润巨大,但是私人总归是对抗不过朝廷。只要朝贡贸易存在,他们便很难在这海外贸易上得到利润。这样一来,对江南那些大地主大商人的集团利益产生了太大的损害。而这些人与朝中那些江浙官员,甚至一些官宦士族都是联系紧密,这些官员自然会找出种种理由,以为民请命的姿态拉拢蒙蔽更多的朝臣进谏阻止,皇上被他们说动了,信服了,这朝贡贸易自然也就淡下来了…”

    “如此说来,夏大人也知道这朝贡贸易利润巨大喽?”彭岳本来还以为夏言不知道这件事,现在听到夏言也清楚其中原因,心里便更高兴了。对于说服夏言,自己也更有把握了。

    “嗯,这事虽然许多人都是心知肚明,但是放到台面上说,可就…”夏言顿了顿,缓缓说道,“其实朝贡制度是分为朝贡和朝贡贸易的,朝贡自然是厚往薄来。但这朝贡贸易,可就是商品商人互相交易,以其所有,易其所无了。比如苏木,胡椒,龙脑香这些名贵的香料,朝贡过来后,关税高,利润也大。而我们回赠的那些瓷器,茶叶是值不了几个钱的。就说那个苏木吧,一贯买回来,能用五十贯卖出去。而且随着这些商品的大量流入,他们的市价也在下降。就比如胡椒吧,从最开始流入,到现在,市价跌了几十倍,受益的还是百姓。说句实话,没有这朝贡贸易的巨大利润支撑,成祖五征蒙古,六下西洋,修永乐大典,迁都北京,平定越南,基本是很难完成的。”

    “啊?竟是如此大的利润?”彭岳虽然知道朝贡贸易有利益可言,但也没想到是如此大的利润,看来自己也被后世的史料蒙蔽了!

    “所以刘大夏便将那些下西洋的史料都藏起来了,不让孝宗皇帝看见?”彭岳冷笑着问道。

    “这是自然…”夏言苦笑道,“如果孝宗皇帝知道了这其间诸多好处,怎会不再次兴这朝贡贸易?成祖自是骗不了的。宣宗本着清静无为的治国理念,只派郑和下了一次西洋,便也再无这个心思,但这朝贡贸易可是没有中断,因为宣宗清楚这其中巨大的利润好处。但后来几位先皇…这我不说,你也清楚。所以到了孝宗皇帝时,励志中兴,但他已经不太清楚朝贡贸易是怎么回事了。那些官员便趁机蒙骗皇上,说什么耗资巨大,劳民伤财,于是孝宗皇帝便决口不言朝贡贸易之事了。”

    “夏大人恐怕说的还不完整,怀有私心的官员只是一部分,他们想要维护自己的利益,肯定发动不了这朝中所有的大臣,恐怕他们在蒙蔽皇上之前,还要蒙蔽一部分大臣吧?”彭岳笑着说道。

    “再往这方面说,就是实实在在的政治原因了。成祖进行这朝贡贸易,却偏偏派郑和下西洋,这其中肯定有他的考虑。”夏言目光突然变得深邃起来,“成祖自是倚赖郑公公,可是还没对郑公公到达偏爱的程度,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郑和大受成祖宠信,也是因为下西洋的壮举完成的漂亮。但成祖之所以选郑公公下西洋,乃是怕这将领拥兵自重,尾大不掉啊。这下西洋,必须要建立强大的水师,而且要给予他们不一般的自主权,但是谁能保证他们没有异心呢?想来想去,也只有这太监能行。他们无后,便少了裂土称帝之心,而且他们很难在军中建立绝对的权威。最重要的是,太祖开朝,便抑制太监干政,他们那个时候地位还很低下嘛。可后来不行了,这宦官地位不断提高,下西洋又给他们提供了不少钱,如果再让他们有兵有权,那还得了!我们肯定是不会同意的,这异域小国不足为虑,但这宦官干政,可会坏了我大明江山!”夏言愤愤地说道。他本来就对宦官无甚好感,所以言及此处,也是情绪激动。“所以现在圣上不开朝贡贸易则已,如果再任由太监掌水师下海,我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彭岳暗自叫蠢,原来他忽视了夏言讨厌太监干政这一点。彭岳终于明白自己一开始说海禁之事,夏言为什么要含糊其辞了。

    “夏大人,那照您说来,实行海禁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彭岳小心地探问道。

    “应该没有了吧…”夏言眉头依然紧皱着,好像还没从刚才的情绪中走出来,“就刚才所说的那些原因,你认为还不够多吗?难不成这些缘由你都能一一化解?”

    “这些事情确实棘手,但并不是无法解决。”彭岳笑着说道,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

    他现在心里确实非常兴奋,因为在海禁这件事上,并没有什么自己事先不知道的原因,至少都在自己的意料之中。这样解决起来自然是简单一些,因为这些事情,自己在前世都是思考过的。现在彭岳都开始庆幸自己前世是一个历史系的大学生,庆幸对于这些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事情,自己却仔细钻研过。

    “子睿…”夏言用手指敲敲桌子,把在一旁笑容有些诡异的彭岳从沉思中拉了回来,“我做事向来只管对错,如果你要是想废除海禁,让宦官重新掌权出海,我是万万不会答应的。”

    “夏大人放心,子睿并非糊涂之人,绝不会做不利于朝廷之事…”彭岳站起身来,朝夏言施了一礼,“我会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