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文和计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河东,安邑。
牛辅在小院前翻身下马,将马缰扔给胡赤儿,提起大氅,刚准备进门,见董越一行从远处急驰而来,便停住脚步。董越等人奔到门前,勒住坐骑,见牛辅站在门前,不禁大笑道:“使君来得早啊。”
牛辅摸着杂乱的胡须,似笑非笑。“你都从黾池赶来了,我再不到岂不是太怠慢了。怎么样,洛阳最近有什么动静?”
董越翻身下马,快步走到牛辅身边,与牛辅一起进门。“洛阳没什么事,太尉在屯田,准备什么比武大会,搞得挺热闹的。如果不是凉州人,我真想去凑凑热闹,看看关东有什么英雄。”
牛辅“嗤”的笑了一声,附和了几句,随即又问起董越来意。董越露出为难之色,抓了抓头。“说起这事,也和比武大会有关,朱太尉说洛阳来的人不少,粮食紧张,削减了给我的配额,我和他说了几次都没用,想硬抢吧,洛阳那边兵还真不少,真要撕破了脸,我也未必能占到便宜。这不,没办法,只好来找文和商量商量。你呢,巴巴的从晋阳赶来又有什么事?”
牛辅诡异地一笑。“大事,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且,还装神秘,臭毛病,是不是并州那些人教的。”
董越笑骂了两句,两人一起走进门,前庭有不少人在等着,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说话,看到牛辅和董越进来,他们都闭上嘴巴,看了过来,眼中露出既有嫌恶又有畏惧的神情。牛董二人也不在意,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眼神,旁若无人的大步走进中庭。沿途遇到的掾吏都让在一边,有的装作没看见,有的强笑着打招呼。
两人来到中庭,见贾诩坐在堂上,面前跪了一群人,有的正在回话,有的被按在廊下,扒了裤子,正在用刑,屁股打得啪啪响,却没人敢叫一声。牛辅和董越互相看了一眼,不约而同的摇摇头。两人上了堂,咳嗽一声。贾诩抬起头,有些惊讶。
“你们怎么遇到一起了?”
“这就是叫赶得早不如赶得巧,正好在门口遇到了,也是缘份。文和,你这河东太守做得挺像回事啊。”
“唉,别提了,烦死了。”贾诩苦笑着摆手,起身吩咐了几句,让卫觊接着处理事务,自己引着牛董二人来到偏院。三人有一段时间没见面了,很是高兴,尤其是牛辅,一个劲的夸贾诩有太守的模样,嚷着要将贾诩调到太原任太守,与他同城而治,顺便帮他把并州刺史的公务处理了。
董越也有同感。对他们来说,打仗简单,治理民政太难了,一堆堆的账本,看着就眼晕,不看又不行,谁知道那些掾吏搞什么鬼。明明他刚从洛阳要来一点东西,一转眼,东西没了,用哪儿去了都不知道。
听着两人抱怨,贾诩也很同情他们。他清楚他们的能力,刺史也好,太守也罢,都不是他们能应付得来的,交给别人也不行,欺上瞒下从来不是什么新鲜事。
“我正想和你们说这事。”贾诩请二人入座。“文优先生游历南阳,大开眼界,说我们可以从中借鉴一些做法。比如讲武堂……”
牛辅连连摇头。“讲什么武啊,关东书生才需要这些,我们不需要。”
“我们是不需要讲武堂,但是我们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建讲文堂啊。”
“讲文堂?”牛辅和董越一头雾水,四只大眼瞪着贾诩。
贾诩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关东出相,关西出将,所以孙策要建讲武堂,培养下层军官,凉州人大多习于战阵,不需要讲武堂,但他们缺少学识,不擅长理政,把政事交给关东人又怕被他们骗。所以贾诩想了一个主意,从军中挑选几百个年轻机灵的,让他们弃武学文,等他们能处理政务之后就把他们派到属下的各县做令长,或者安排给各营做参谋。这些人都是凉州人,信得过,也能作战,做了县令县长就能成为他们的爪牙,帮他们控制好地盘,再也不用担心被外人蒙了。
牛辅一拍大腿。“对啊,这个主意好,我怎么没想到?并州八郡九十八城,也就是一百多人,加上刺史府、太守府,最多两百人而已,关东人不听我们的,我们就用自己人,还放心。”
董越有些担心。“来得及吗?读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他们拿刀砍人还行,让他们拿笔写字……”董越连连咂嘴,觉得这件事没那么容易。
“正因为难,我们更要做,要不然永远被关东人玩弄于股掌之上。关东人为什么看不起我们?就因为他们觉得我们离不开他们。如果我们自己培养人才,他们的县令、县长做不成了,还敢这么嚣张吗?”
“可是读书不易啊,没有几年苦读,很难成才。”
“我们又不是培养博士,要那么多学问干什么?能看懂公文、能算账就够了。我估计一年半载也就差不多了。如果有人学得好,再多读些经也未尝不可。”
董越想想,还是觉得不靠谱。“文和,虽说只抽调两三百人,可是能读书的年纪不能太大,还要聪明,这可都是各营的精锐,一下子抽出这么多人,战力会受影响啊。”
“放心吧,两三年之内不会有大战,两三年之后,这些人培养出来,再让其中一部分返回军中,各营战力只会增加,不会降低。”
牛辅不解。“为什么说两三年之内不会有大战?”
贾诩捻着胡须笑了起来,淡淡地说道:“如果你们是袁绍,你们愿意攻并州,还是愿意攻豫州?”
牛辅和董越恍然大悟,交换了一个了然于心的眼神,哈哈大笑。牛辅搓着手。“文和啊,还是你聪明,害得我白担心了这么久。”
贾诩收起笑容,眼神变得凝重起来。牛辅、董越见状,也下意识的收起笑容,竖起耳朵。贾诩的目光从他们脸上扫过。“这两三年时间也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不管最后谁是胜者,都会将并州作为目标。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大意,必要的时候还要平衡一下,让他们别那么快分出胜负。”
牛辅连连点头。“照眼前这形势,孙策恐怕不是袁绍对手,我们要不要出太行,捅袁绍一刀?”
“不,我们不仅不能捅袁绍一刀,还要向他示好。”贾诩抚着胡须,微微一笑。“只有让袁绍安心出征,我们才有机会从中得利。他不南征,并州和河东就危险了。”
董越大笑,指着贾诩说道:“文和,你太坏了。”
河东,安邑。
牛辅在小院前翻身下马,将马缰扔给胡赤儿,提起大氅,刚准备进门,见董越一行从远处急驰而来,便停住脚步。董越等人奔到门前,勒住坐骑,见牛辅站在门前,不禁大笑道:“使君来得早啊。”
牛辅摸着杂乱的胡须,似笑非笑。“你都从黾池赶来了,我再不到岂不是太怠慢了。怎么样,洛阳最近有什么动静?”
董越翻身下马,快步走到牛辅身边,与牛辅一起进门。“洛阳没什么事,太尉在屯田,准备什么比武大会,搞得挺热闹的。如果不是凉州人,我真想去凑凑热闹,看看关东有什么英雄。”
牛辅“嗤”的笑了一声,附和了几句,随即又问起董越来意。董越露出为难之色,抓了抓头。“说起这事,也和比武大会有关,朱太尉说洛阳来的人不少,粮食紧张,削减了给我的配额,我和他说了几次都没用,想硬抢吧,洛阳那边兵还真不少,真要撕破了脸,我也未必能占到便宜。这不,没办法,只好来找文和商量商量。你呢,巴巴的从晋阳赶来又有什么事?”
牛辅诡异地一笑。“大事,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且,还装神秘,臭毛病,是不是并州那些人教的。”
董越笑骂了两句,两人一起走进门,前庭有不少人在等着,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说话,看到牛辅和董越进来,他们都闭上嘴巴,看了过来,眼中露出既有嫌恶又有畏惧的神情。牛董二人也不在意,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眼神,旁若无人的大步走进中庭。沿途遇到的掾吏都让在一边,有的装作没看见,有的强笑着打招呼。
两人来到中庭,见贾诩坐在堂上,面前跪了一群人,有的正在回话,有的被按在廊下,扒了裤子,正在用刑,屁股打得啪啪响,却没人敢叫一声。牛辅和董越互相看了一眼,不约而同的摇摇头。两人上了堂,咳嗽一声。贾诩抬起头,有些惊讶。
“你们怎么遇到一起了?”
“这就是叫赶得早不如赶得巧,正好在门口遇到了,也是缘份。文和,你这河东太守做得挺像回事啊。”
“唉,别提了,烦死了。”贾诩苦笑着摆手,起身吩咐了几句,让卫觊接着处理事务,自己引着牛董二人来到偏院。三人有一段时间没见面了,很是高兴,尤其是牛辅,一个劲的夸贾诩有太守的模样,嚷着要将贾诩调到太原任太守,与他同城而治,顺便帮他把并州刺史的公务处理了。
董越也有同感。对他们来说,打仗简单,治理民政太难了,一堆堆的账本,看着就眼晕,不看又不行,谁知道那些掾吏搞什么鬼。明明他刚从洛阳要来一点东西,一转眼,东西没了,用哪儿去了都不知道。
听着两人抱怨,贾诩也很同情他们。他清楚他们的能力,刺史也好,太守也罢,都不是他们能应付得来的,交给别人也不行,欺上瞒下从来不是什么新鲜事。
“我正想和你们说这事。”贾诩请二人入座。“文优先生游历南阳,大开眼界,说我们可以从中借鉴一些做法。比如讲武堂……”
牛辅连连摇头。“讲什么武啊,关东书生才需要这些,我们不需要。”
“我们是不需要讲武堂,但是我们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建讲文堂啊。”
“讲文堂?”牛辅和董越一头雾水,四只大眼瞪着贾诩。
贾诩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关东出相,关西出将,所以孙策要建讲武堂,培养下层军官,凉州人大多习于战阵,不需要讲武堂,但他们缺少学识,不擅长理政,把政事交给关东人又怕被他们骗。所以贾诩想了一个主意,从军中挑选几百个年轻机灵的,让他们弃武学文,等他们能处理政务之后就把他们派到属下的各县做令长,或者安排给各营做参谋。这些人都是凉州人,信得过,也能作战,做了县令县长就能成为他们的爪牙,帮他们控制好地盘,再也不用担心被外人蒙了。
牛辅一拍大腿。“对啊,这个主意好,我怎么没想到?并州八郡九十八城,也就是一百多人,加上刺史府、太守府,最多两百人而已,关东人不听我们的,我们就用自己人,还放心。”
董越有些担心。“来得及吗?读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他们拿刀砍人还行,让他们拿笔写字……”董越连连咂嘴,觉得这件事没那么容易。
“正因为难,我们更要做,要不然永远被关东人玩弄于股掌之上。关东人为什么看不起我们?就因为他们觉得我们离不开他们。如果我们自己培养人才,他们的县令、县长做不成了,还敢这么嚣张吗?”
“可是读书不易啊,没有几年苦读,很难成才。”
“我们又不是培养博士,要那么多学问干什么?能看懂公文、能算账就够了。我估计一年半载也就差不多了。如果有人学得好,再多读些经也未尝不可。”
董越想想,还是觉得不靠谱。“文和,虽说只抽调两三百人,可是能读书的年纪不能太大,还要聪明,这可都是各营的精锐,一下子抽出这么多人,战力会受影响啊。”
“放心吧,两三年之内不会有大战,两三年之后,这些人培养出来,再让其中一部分返回军中,各营战力只会增加,不会降低。”
牛辅不解。“为什么说两三年之内不会有大战?”
贾诩捻着胡须笑了起来,淡淡地说道:“如果你们是袁绍,你们愿意攻并州,还是愿意攻豫州?”
牛辅和董越恍然大悟,交换了一个了然于心的眼神,哈哈大笑。牛辅搓着手。“文和啊,还是你聪明,害得我白担心了这么久。”
贾诩收起笑容,眼神变得凝重起来。牛辅、董越见状,也下意识的收起笑容,竖起耳朵。贾诩的目光从他们脸上扫过。“这两三年时间也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不管最后谁是胜者,都会将并州作为目标。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大意,必要的时候还要平衡一下,让他们别那么快分出胜负。”
牛辅连连点头。“照眼前这形势,孙策恐怕不是袁绍对手,我们要不要出太行,捅袁绍一刀?”
“不,我们不仅不能捅袁绍一刀,还要向他示好。”贾诩抚着胡须,微微一笑。“只有让袁绍安心出征,我们才有机会从中得利。他不南征,并州和河东就危险了。”
董越大笑,指着贾诩说道:“文和,你太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