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大计(佐菲獸打赏加更)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孙策方案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让孙坚立刻返回豫州,加强对豫州——特别是汝南——的控制,征集粮草。汝南是大郡,如果能将额定的税赋如数征收,足以供五万大军吃两三年,根本不用担心粮草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汝南世家侵吞土地人口,不肯交纳税赋,有必要抓几个典型打击一下。
朱儁原本不同意孙策用强,但现在为了迎回天子大驾,再束缚孙策手脚的话,勤王就是一句空话,只得勉强点头答应,只是嘱咐孙坚适可而止,不要滥杀无辜。
孙坚满口答应,拿到太尉府的许可就行,以后他想怎么干,朱儁根本拦不住。
孙策紧接着又提了一件事:陈登奉袁绍之命,驱逐陆康,抢占庐江,这是目无朝廷的狂妄之举。如果不加以惩治,天下人会真把袁绍当成朝廷,勤王还有什么意义?
朱儁很犹豫,没有立刻答应孙策,只同意向朝廷请诏。他也有理由,毕竟汝南郡属豫州,孙坚想怎么搞是他豫州牧的本份。庐江却属扬州,太尉掌兵事,也不能越权,直接管理扬州,否则必会被人参劾。
孙策同意了。他知道朱儁不会那么爽快的同意,这个硬骨头得慢慢啃,别指望一口气搞定。豫州那边的事搞定,他建议同时派人联系各州郡,尤其是河东的西凉军。河东正处在洛阳与长安的腰眼上,如果不能保证西凉军的配合,勤王就不是勤王,而是把皇帝往西凉军的刀下送,出了事,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朱儁同意了。他承诺,如果西凉军愿意配合,他可以上疏朝廷,请求朝廷下诏赦免西凉诸将。
蒋干随即带着朱儁的承诺,赶往河东,开始了他的出使之旅。
——
两日后,孙坚率部离开洛阳,返回豫州。
孙策送得很远,一直将孙坚送到轘辕关。一路上,他把整个方略仔仔细细地讲给孙坚听,连更进一步,建立孙家王朝的宏伟蓝图都说了。
孙坚听得很认真,却不怎么说话,既不意外,也不激动。
这和孙策估计的也差不多。
不意外,是因为按照五德说,汉家气数有定,届时将有新朝革命的谶言从西汉就有,这几十年更是喧嚣尘上,宣称汉家火德已尽,土德当立的人不胜枚举,黄巾起义只是其中之一。孙坚起家就随刺史臧旻讨伐会稽妖贼许昭,许昭一个会稽小豪强,居然也敢自称阳明皇帝,煽动一帮人造反,正是这种舆论背景下才能出现的荒唐事。许昭可以,孙家当然也可以,至少可以想一想。
不激动,是孙坚有自知之明,没什么信心。在他看来,改朝换代是必然,但谁才能建立新朝,不管怎么数,都不会有孙家。孙策是占据了南郡,是控制了豫州,但这些都不如袁绍。一旦袁绍腾出手来,挥师南下,孙策根本不是对手。割据一方,做个诸侯是有可能的,做皇帝是痴人说梦。
如果不是孙策展现出了他的能力,特别是他的稳重,孙坚恐怕听都不想听,直接以为他疯了。
分别之际,孙坚仰着头,看着远处的嵩高山。“伯符,家天下这种事,不是努力就一定能实现的,有时候还要看祖宗阴德。我家是兵圣之后,数百年间寂寂无闻,也没听说哪位先祖做出什么大有功德之事。你我父子又是武人,杀戮甚重,怎么看也不像是有建立新朝的气象。你现在虽然还没有封侯,却比我当年强多了。不出意外的话,你的成就肯定会超过我,孙家甚至有机会成为开国之臣,你完全可以知足,不必再给自己什么压力。”
孙策躬身领命。
——
颍阴,高阳里。
荀攸下了车,抬头看了一眼里门,眼神淡漠,转身扶着何颙下车。半个月的颠箥,虽然有南阳产的四轮马车代步,何颙还是疲态尽显,荀攸不得不以回家看一下为由,准备在颍阴休息几天再起程。
马车刚在门前停住就围过来一群儿童,叽叽喳喳地围着看,胆子大的还伸手来摸马车。荀攸看了一眼,发现不少人面生得很,竟是没见过的,不免有些诧异。他扶着何颙进了里门,来到自家门口,发现隔壁门前站着几个侍者,立刻和何颙交换了一个眼神。
“去看看。”
荀攸应了一声,先推开自家的门,在廊下找了个地方,拂去灰尘,让何颙先坐下休息。他转身出门,来到隔壁。侍者立刻看了过来,荀攸笑道:“请问,这家主人还是姓荀吗?”
“是啊,你是谁?”侍者颜色缓和了些。
“我住隔壁,是这家主人的从子,一家人,一家人。”
“从子?”那侍者打量着荀攸,不太相信。“你这年纪可有点大啊,真是仲豫先生的从子吗?”
这时,一个仆人走了出来,听到荀攸的声音,愣了片刻,转身叫道:“主人,主人,荀公达回来了。”侍者见状,连忙让开,请荀攸进去。荀攸进了门,一个面容清瘦的中年儒生快步走了出来,正是荀悦。一看到荀攸,眼泪就出来了,拉着荀攸的手臂,喜极而泣。
“公达,真的是你啊。”
“仲豫叔,是我。你什么时候回来的?还有谁回来了?”
“没有其他人,只有我一个。”荀悦拉着荀攸向里走,来到堂上,冲着堂上的客人拱拱手。“真是惭愧,本当与明廷畅谈,奈何我家有亲人回来了。请明廷暂回,我择日去县寺拜访,再向明廷请教。”
那人见状,笑着点点头,又向荀攸拱拱手。“在下渤海高深,字如晦,忝任颍阴令。闻说高阳里有贤者,特来拜访。”
荀攸连忙还礼,报上姓名。高深想了想。“荀君最近可是在南阳宛城?”
“的确在宛城小住了一段时间。明廷如何得知?”
高深一拍手,赶上一步,拉着荀攸的手。“哈哈,我今天不仅见到了仲豫先生,还见到了公达先生。何其幸也。二位先生,我能多叨扰一会儿吗?”
荀攸笑道:“明廷说笑了。明廷大驾光临,攸欢迎之至,只是我离家数年,刚刚到家,还没来得及打扫,怕是没法接待明廷。”
高深拍拍额头。“那好,那好,不打扰你们叔侄说话,我先告退,等两日再来拜访。”说完,再三拱手致歉,欣欣然而去。
高深一出门,荀悦就笑道:“公达,不理这等俗人,快说说,你不是在长安吗,怎么又跑去了宛城?”
荀攸拉着荀悦出了门,来到自已家。见何颙坐在廊下,荀悦又惊又喜,连忙上前拱手施礼。
“颍川后进荀悦,见过伯求先生。”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孙策方案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让孙坚立刻返回豫州,加强对豫州——特别是汝南——的控制,征集粮草。汝南是大郡,如果能将额定的税赋如数征收,足以供五万大军吃两三年,根本不用担心粮草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汝南世家侵吞土地人口,不肯交纳税赋,有必要抓几个典型打击一下。
朱儁原本不同意孙策用强,但现在为了迎回天子大驾,再束缚孙策手脚的话,勤王就是一句空话,只得勉强点头答应,只是嘱咐孙坚适可而止,不要滥杀无辜。
孙坚满口答应,拿到太尉府的许可就行,以后他想怎么干,朱儁根本拦不住。
孙策紧接着又提了一件事:陈登奉袁绍之命,驱逐陆康,抢占庐江,这是目无朝廷的狂妄之举。如果不加以惩治,天下人会真把袁绍当成朝廷,勤王还有什么意义?
朱儁很犹豫,没有立刻答应孙策,只同意向朝廷请诏。他也有理由,毕竟汝南郡属豫州,孙坚想怎么搞是他豫州牧的本份。庐江却属扬州,太尉掌兵事,也不能越权,直接管理扬州,否则必会被人参劾。
孙策同意了。他知道朱儁不会那么爽快的同意,这个硬骨头得慢慢啃,别指望一口气搞定。豫州那边的事搞定,他建议同时派人联系各州郡,尤其是河东的西凉军。河东正处在洛阳与长安的腰眼上,如果不能保证西凉军的配合,勤王就不是勤王,而是把皇帝往西凉军的刀下送,出了事,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朱儁同意了。他承诺,如果西凉军愿意配合,他可以上疏朝廷,请求朝廷下诏赦免西凉诸将。
蒋干随即带着朱儁的承诺,赶往河东,开始了他的出使之旅。
——
两日后,孙坚率部离开洛阳,返回豫州。
孙策送得很远,一直将孙坚送到轘辕关。一路上,他把整个方略仔仔细细地讲给孙坚听,连更进一步,建立孙家王朝的宏伟蓝图都说了。
孙坚听得很认真,却不怎么说话,既不意外,也不激动。
这和孙策估计的也差不多。
不意外,是因为按照五德说,汉家气数有定,届时将有新朝革命的谶言从西汉就有,这几十年更是喧嚣尘上,宣称汉家火德已尽,土德当立的人不胜枚举,黄巾起义只是其中之一。孙坚起家就随刺史臧旻讨伐会稽妖贼许昭,许昭一个会稽小豪强,居然也敢自称阳明皇帝,煽动一帮人造反,正是这种舆论背景下才能出现的荒唐事。许昭可以,孙家当然也可以,至少可以想一想。
不激动,是孙坚有自知之明,没什么信心。在他看来,改朝换代是必然,但谁才能建立新朝,不管怎么数,都不会有孙家。孙策是占据了南郡,是控制了豫州,但这些都不如袁绍。一旦袁绍腾出手来,挥师南下,孙策根本不是对手。割据一方,做个诸侯是有可能的,做皇帝是痴人说梦。
如果不是孙策展现出了他的能力,特别是他的稳重,孙坚恐怕听都不想听,直接以为他疯了。
分别之际,孙坚仰着头,看着远处的嵩高山。“伯符,家天下这种事,不是努力就一定能实现的,有时候还要看祖宗阴德。我家是兵圣之后,数百年间寂寂无闻,也没听说哪位先祖做出什么大有功德之事。你我父子又是武人,杀戮甚重,怎么看也不像是有建立新朝的气象。你现在虽然还没有封侯,却比我当年强多了。不出意外的话,你的成就肯定会超过我,孙家甚至有机会成为开国之臣,你完全可以知足,不必再给自己什么压力。”
孙策躬身领命。
——
颍阴,高阳里。
荀攸下了车,抬头看了一眼里门,眼神淡漠,转身扶着何颙下车。半个月的颠箥,虽然有南阳产的四轮马车代步,何颙还是疲态尽显,荀攸不得不以回家看一下为由,准备在颍阴休息几天再起程。
马车刚在门前停住就围过来一群儿童,叽叽喳喳地围着看,胆子大的还伸手来摸马车。荀攸看了一眼,发现不少人面生得很,竟是没见过的,不免有些诧异。他扶着何颙进了里门,来到自家门口,发现隔壁门前站着几个侍者,立刻和何颙交换了一个眼神。
“去看看。”
荀攸应了一声,先推开自家的门,在廊下找了个地方,拂去灰尘,让何颙先坐下休息。他转身出门,来到隔壁。侍者立刻看了过来,荀攸笑道:“请问,这家主人还是姓荀吗?”
“是啊,你是谁?”侍者颜色缓和了些。
“我住隔壁,是这家主人的从子,一家人,一家人。”
“从子?”那侍者打量着荀攸,不太相信。“你这年纪可有点大啊,真是仲豫先生的从子吗?”
这时,一个仆人走了出来,听到荀攸的声音,愣了片刻,转身叫道:“主人,主人,荀公达回来了。”侍者见状,连忙让开,请荀攸进去。荀攸进了门,一个面容清瘦的中年儒生快步走了出来,正是荀悦。一看到荀攸,眼泪就出来了,拉着荀攸的手臂,喜极而泣。
“公达,真的是你啊。”
“仲豫叔,是我。你什么时候回来的?还有谁回来了?”
“没有其他人,只有我一个。”荀悦拉着荀攸向里走,来到堂上,冲着堂上的客人拱拱手。“真是惭愧,本当与明廷畅谈,奈何我家有亲人回来了。请明廷暂回,我择日去县寺拜访,再向明廷请教。”
那人见状,笑着点点头,又向荀攸拱拱手。“在下渤海高深,字如晦,忝任颍阴令。闻说高阳里有贤者,特来拜访。”
荀攸连忙还礼,报上姓名。高深想了想。“荀君最近可是在南阳宛城?”
“的确在宛城小住了一段时间。明廷如何得知?”
高深一拍手,赶上一步,拉着荀攸的手。“哈哈,我今天不仅见到了仲豫先生,还见到了公达先生。何其幸也。二位先生,我能多叨扰一会儿吗?”
荀攸笑道:“明廷说笑了。明廷大驾光临,攸欢迎之至,只是我离家数年,刚刚到家,还没来得及打扫,怕是没法接待明廷。”
高深拍拍额头。“那好,那好,不打扰你们叔侄说话,我先告退,等两日再来拜访。”说完,再三拱手致歉,欣欣然而去。
高深一出门,荀悦就笑道:“公达,不理这等俗人,快说说,你不是在长安吗,怎么又跑去了宛城?”
荀攸拉着荀悦出了门,来到自已家。见何颙坐在廊下,荀悦又惊又喜,连忙上前拱手施礼。
“颍川后进荀悦,见过伯求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