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当时脉络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夫妻俩并没有在晓湿处逗留太长,他们后来回到了斥鷃园。
一路上的仆婢不少都看见了大爷和大奶奶携手慢步,在他们眼里,是正当年华的郎才女貌,偷享浮生半日闲,就像世间多数的正值情浓的夫妻,想当然耳鬓厮磨谈笑之时,话题无非风花雪月。
他们不知道看着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的人,其实并非不知人间愁苦,也更加不像表面一般无忧无虑,其实芸芸众生无论贵贱尊卑,原无几人身无负累,只不过往往世人都会放大自身的苦难,又忽视他人的艰辛罢了。
春归却觉众目睽睽之下公然与兰庭拉着手,最大的好处便是会让仆妇们自觉绕道,他们依然可以低声谈话而无忌内容落入旁人的耳中。
“迳勿是什么时候知道一切真相?”她问。
“我起初并未怀疑沈皇后,直到母亲过世,沈皇后‘及时’察明万贵妃笼络婢女和淑,且沈夫人那所谓的闺阁知己竟然也是因为万贵妃授意有心引导沈夫人当众称赞父亲那篇文章,激怒母亲与沈夫人发生争执等等原本‘巧妙’的设计,甚至未等祖父回京,豫国公府和我赵门这场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竟然是因万贵妃挑拨离间时,我便心生怀疑。但要质证一国内廷之主,没有实据是万万不能,且这一件事,我甚至不能通过陶镇使察证,因为这涉及内廷隐诲,陶镇使身为锦衣卫,无君上授令亦不能刺探,否则轻易就能被人扣上怀逆的罪名。
因为皇上幡然醒悟,万贵妃获罪受贬,和淑亦为东厂押处,我无从得知她是否还受到除万氏之外的人授意收买,但我想沈皇后即便真是将计就计,也断然不会是通过和淑才能察知万氏的阴谋,应当在太师府里,母亲左右,还有东厂暗探,所以我便暗中留意母亲院里的奴婢,有哪几个是外头采买的。”
春归又问:“婆母似乎不喜重用家生子?”
如和柔姐妹,以及和惠都是另行通过官牙采买的婢女。
“母亲信得过的只有自己的陪房,但母亲执掌中馈,陪房仆婢远远不够差遣,相比赵门家生子,母亲的确认为另行采买的仆婢更易慑服。朱老太爷当年职任鸿胪寺左少卿,因为与许阁老联名弹劾光宗帝时的内臣,反受训斥,一怒之下挂冠,祖父故而认为朱老太爷不愧书香之后,风骨铮铮,根本便没想到这些只是表面,朱老太爷确然耻媚宦官方士,却是出于文人士林的傲气,认为向内臣方士之流折腰有辱声名,但对于高官显贵,倒是不妨笼络交好的,品行根本就与许阁老等等截然不同。
母亲耳濡目染,心中亦尚功利,反视祖父如同腐儒,其实一直便对轩翥堂赵门家规嗤之以鼻,也是明面上恭孝亲长,私下里不无勾心斗角争权夺名,竟处处与祖父攀比仁德贤正之名,求的是让朱门家风力压赵门一头。”
春归想到和惠曾经自作主张私资那贪占善款的仆妇,无言颔首,赞同兰庭对生母心态的剖析,朱夫人的确是为了在赵门立名,争求人心向服,所以处心积虑培养自己的人手,她信不过赵门的家生子,倚重之人首推曹妈妈等等陪房,其次也是如和惠等由她通过官牙采买的
仆婢。
但朱夫人根本没想到和惠竟然是东厂暗探,有朝一日会成为他人刺入她胸口的利匕。
“随着真相看似大白,但市坊仍有闲言碎语,不少人竟然相信万氏虽说罪有应得,然则沈夫人也并不是清白无辜,所谓无风不起浪,要不是沈夫人一心想嫁大族子弟,对母亲心存嫉恨,又哪里会听信他人挑唆与母亲争执?还说要不是沈夫人坚持,豫国公施压,沈皇后也不会因为一时急怒谏求皇上御令太师府休弃嫡长媳,说母亲这伯仁虽非沈夫人所杀,却因沈夫人而死,皇上只是把万氏贬降为选侍,便乃心知肚明沈夫人亦有过错的缘故,而后沈夫人便悬梁自尽未遂,沈皇后又再谏求皇上赐婚,皇上示明态度,如此才能彻底平息物议。”
春归赶忙问道:“迳勿认为沈夫人当真清白无辜?”
“我起初也怀疑过沈夫人,不过多得祖母替我纠正视角。”兰庭似嘲似谑的一笑:“江琛野心勃勃,祖母却缺机心,然而祖母却能洞察沈皇后与母亲被弃一事不无关联,悄悄告诫我与二妹妹,不可信任沈夫人,告诫我们沈夫人亦为害杀母亲的帮凶,二妹妹年幼,将祖母之言信以为真,但我经过数载观察,实在不信沈夫人具有这样的机心。
且惠妃入宫,多得沈皇后举荐,按理来说祖母应当感念沈皇后的提携之恩,且惠妃虽说一度得宠于后廷,毕竟不是立即得子,根基未稳之前,凭祖母一贯简单的头脑,哪里胆敢先与后族对立,替惠妃树敌?倒像是早有准备惠妃必有一日将与沈皇后分庭抗礼一般。
再者沈夫人当真是获益之人否?豫国公府竟管无甚根基,毕竟乃后族国戚,豫国公府的嫡女婚配大族子弟压根无需这多阴谋诡计,我是基于这种种显征,方才判断,沈皇后行计之前至多和豫国公夫妇有所勾通,沈夫人起初应当是被她的家人瞒在鼓里,否则万一伪装不够,反让万氏警醒,沈皇后将计就计的策略岂非不能大功告成?不过沈夫人当然不会自尽,从那时起她就应当知道了沈皇后的安排。”
但兰庭并不把沈夫人当作死敌。
因为沈夫人当时也的确没有另外的选择,她无非就是沈皇后的一枚棋子,除了听从安排之外,就是成为弃子的结果。
“沈夫人有孕的时候,二妹妹已经对她这继母十分敌视,一回因为恼怒,推了大腹便便的沈夫人一把,父亲就在眼前看着,勃然大怒,可二妹妹非但不服父亲训斥,甚至还对沈夫人破口大骂,气得父亲要动家法,沈夫人倒是劝阻了父亲,原话是二丫头一个孩子家哪里懂得轻重,老爷该怪,也该怪老太太,要不是老太太一直教唆二丫头胡闹,二丫头哪至于如此跋扈。”
春归:……
这真是沈夫人能够说出的话。
“沈夫人对待二妹妹当然不会视若亲出,着急起来竟然会和二妹妹斗嘴,不过她倒从来不曾两面三刀,就算听从沈皇后的主张一直对我进行讨好笼络,一边又还极其信任的由我教导六弟,六弟小的时候淘气,祖母还惯纵着,我处罚六弟时沈夫人尽管心疼,却一个字都不曾阻挠,反而还跟仆妇们讲,唯有我能降伏得住六弟
,且又还知道分寸,并不会重罚,比老爷这当爹的还靠得住些。
就拿江琛开始算计我的婚事来论,沈皇后授意沈夫人先下手为强,沈夫人能想出的策略竟然也只是和我实打实的商量,她确然不会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些鬼蜮伎俩。她不是罪魁祸首,也不具恶毒心肠,我对她并无非生即死的仇恨。”
兰庭说这么多,是为了让春归明白沈夫人从来不是他打击的首要目标,他也从来不曾因为姻缘为沈夫人设计,就视自己的妻子为复仇之匕,虽然当初接受沈夫人作主姻缘不无权衡,或许也根本不曾想到能够真正赢得佳侣良伴,可以白首同心相知相依,但无论如何,他的初衷绝对不存恶意,至少他是准备好履行一个丈夫应尽的道义,他不认为自己的妻子应当承担旧事恩仇。
也许无法亲密无间,但不应当注定反目为仇。
但春归此时却忍不住遐想——原本的事轨中,与兰庭结发同巹之人应当就是陶芳林,他们是不是也有过如胶似膝的岁月?又是因为什么事故反目成仇?陶芳林应当是认真履行了她作为皇后党徒的职责吧,那么兰庭是否也曾像今日对她坦言这样,同样告诉了陶芳林此多不为人知的隐情呢?
遐想未及深远,又很快醒觉指掌牵握的温暖,春归又觉荒唐。
原本事轨有何重要,那并不是他和她的经历,只是陶芳林的魔障,珍惜眼前才最应当。
也就继续听兰庭说后来的事。
“祖父回京之时,一切似已尘埃落定了,但我的猜疑不可能隐瞒祖父,祖父也果然不曾因为母亲已然殒命,就放弃察究真相。而对于立储之事,其实沈皇后完全不用如此废尽心机,因为皇上其实已有决断,在当年,宋国公高琼并未显露野心,大肆专权结党,且太孙又完全看不出劣根成性的前提下,祖父又哪里会谏阻皇上改变决意呢?祖父起初与许阁老等等是相同的想法,储位久悬不决,反而不利君国安定,更可能立时激发众皇子手足阖墙的内斗。
而随着储位落定,惠妃入宫,龚氏开始浮出水面,祖父对江琛更增疑忌,但那时祖父与我皆以为祖母事先并不知悉江琛的阴谋,是事后才为江琛利用,一直到祖父过世之前。
终于才察实和惠乃是听令于东厂理刑百户曹安足,且祖父安插在安陆侯府的耳目察知,祖母竟也是从一开始就参与了这桩阴谋,父亲当年其实不愿休妻,打算恳求许阁老援手,谏阻皇上收回成命察清事实再行处断,但祖母劝阻了父亲,祖母称若激怒天子,祖父又不在京城,便可能牵连轩翥堂满门遭殃,说服父亲暂时隐忍,待祖父回京再想应对之策,父亲遇事原本就失果敢,且又自来愚从亲长,最终听从了祖母的劝阻,怎知后来连串事故发生,母亲竟然殒命,父亲不是没有悔愧,却仍听信了安陆侯的诡言,认为事已至此,倘若告诉祖父祖母曾行劝阻,才导致一切无可挽回,祖母必定会为祖父责处,所以父亲倒是主动背起懦弱无能的黑锅。”
“翁爹他并不知道皇后及安陆侯同为凶手?”
“父亲应当有所察觉吧。”兰庭这回没有给出个确切的判断。
夫妻俩并没有在晓湿处逗留太长,他们后来回到了斥鷃园。
一路上的仆婢不少都看见了大爷和大奶奶携手慢步,在他们眼里,是正当年华的郎才女貌,偷享浮生半日闲,就像世间多数的正值情浓的夫妻,想当然耳鬓厮磨谈笑之时,话题无非风花雪月。
他们不知道看着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的人,其实并非不知人间愁苦,也更加不像表面一般无忧无虑,其实芸芸众生无论贵贱尊卑,原无几人身无负累,只不过往往世人都会放大自身的苦难,又忽视他人的艰辛罢了。
春归却觉众目睽睽之下公然与兰庭拉着手,最大的好处便是会让仆妇们自觉绕道,他们依然可以低声谈话而无忌内容落入旁人的耳中。
“迳勿是什么时候知道一切真相?”她问。
“我起初并未怀疑沈皇后,直到母亲过世,沈皇后‘及时’察明万贵妃笼络婢女和淑,且沈夫人那所谓的闺阁知己竟然也是因为万贵妃授意有心引导沈夫人当众称赞父亲那篇文章,激怒母亲与沈夫人发生争执等等原本‘巧妙’的设计,甚至未等祖父回京,豫国公府和我赵门这场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竟然是因万贵妃挑拨离间时,我便心生怀疑。但要质证一国内廷之主,没有实据是万万不能,且这一件事,我甚至不能通过陶镇使察证,因为这涉及内廷隐诲,陶镇使身为锦衣卫,无君上授令亦不能刺探,否则轻易就能被人扣上怀逆的罪名。
因为皇上幡然醒悟,万贵妃获罪受贬,和淑亦为东厂押处,我无从得知她是否还受到除万氏之外的人授意收买,但我想沈皇后即便真是将计就计,也断然不会是通过和淑才能察知万氏的阴谋,应当在太师府里,母亲左右,还有东厂暗探,所以我便暗中留意母亲院里的奴婢,有哪几个是外头采买的。”
春归又问:“婆母似乎不喜重用家生子?”
如和柔姐妹,以及和惠都是另行通过官牙采买的婢女。
“母亲信得过的只有自己的陪房,但母亲执掌中馈,陪房仆婢远远不够差遣,相比赵门家生子,母亲的确认为另行采买的仆婢更易慑服。朱老太爷当年职任鸿胪寺左少卿,因为与许阁老联名弹劾光宗帝时的内臣,反受训斥,一怒之下挂冠,祖父故而认为朱老太爷不愧书香之后,风骨铮铮,根本便没想到这些只是表面,朱老太爷确然耻媚宦官方士,却是出于文人士林的傲气,认为向内臣方士之流折腰有辱声名,但对于高官显贵,倒是不妨笼络交好的,品行根本就与许阁老等等截然不同。
母亲耳濡目染,心中亦尚功利,反视祖父如同腐儒,其实一直便对轩翥堂赵门家规嗤之以鼻,也是明面上恭孝亲长,私下里不无勾心斗角争权夺名,竟处处与祖父攀比仁德贤正之名,求的是让朱门家风力压赵门一头。”
春归想到和惠曾经自作主张私资那贪占善款的仆妇,无言颔首,赞同兰庭对生母心态的剖析,朱夫人的确是为了在赵门立名,争求人心向服,所以处心积虑培养自己的人手,她信不过赵门的家生子,倚重之人首推曹妈妈等等陪房,其次也是如和惠等由她通过官牙采买的
仆婢。
但朱夫人根本没想到和惠竟然是东厂暗探,有朝一日会成为他人刺入她胸口的利匕。
“随着真相看似大白,但市坊仍有闲言碎语,不少人竟然相信万氏虽说罪有应得,然则沈夫人也并不是清白无辜,所谓无风不起浪,要不是沈夫人一心想嫁大族子弟,对母亲心存嫉恨,又哪里会听信他人挑唆与母亲争执?还说要不是沈夫人坚持,豫国公施压,沈皇后也不会因为一时急怒谏求皇上御令太师府休弃嫡长媳,说母亲这伯仁虽非沈夫人所杀,却因沈夫人而死,皇上只是把万氏贬降为选侍,便乃心知肚明沈夫人亦有过错的缘故,而后沈夫人便悬梁自尽未遂,沈皇后又再谏求皇上赐婚,皇上示明态度,如此才能彻底平息物议。”
春归赶忙问道:“迳勿认为沈夫人当真清白无辜?”
“我起初也怀疑过沈夫人,不过多得祖母替我纠正视角。”兰庭似嘲似谑的一笑:“江琛野心勃勃,祖母却缺机心,然而祖母却能洞察沈皇后与母亲被弃一事不无关联,悄悄告诫我与二妹妹,不可信任沈夫人,告诫我们沈夫人亦为害杀母亲的帮凶,二妹妹年幼,将祖母之言信以为真,但我经过数载观察,实在不信沈夫人具有这样的机心。
且惠妃入宫,多得沈皇后举荐,按理来说祖母应当感念沈皇后的提携之恩,且惠妃虽说一度得宠于后廷,毕竟不是立即得子,根基未稳之前,凭祖母一贯简单的头脑,哪里胆敢先与后族对立,替惠妃树敌?倒像是早有准备惠妃必有一日将与沈皇后分庭抗礼一般。
再者沈夫人当真是获益之人否?豫国公府竟管无甚根基,毕竟乃后族国戚,豫国公府的嫡女婚配大族子弟压根无需这多阴谋诡计,我是基于这种种显征,方才判断,沈皇后行计之前至多和豫国公夫妇有所勾通,沈夫人起初应当是被她的家人瞒在鼓里,否则万一伪装不够,反让万氏警醒,沈皇后将计就计的策略岂非不能大功告成?不过沈夫人当然不会自尽,从那时起她就应当知道了沈皇后的安排。”
但兰庭并不把沈夫人当作死敌。
因为沈夫人当时也的确没有另外的选择,她无非就是沈皇后的一枚棋子,除了听从安排之外,就是成为弃子的结果。
“沈夫人有孕的时候,二妹妹已经对她这继母十分敌视,一回因为恼怒,推了大腹便便的沈夫人一把,父亲就在眼前看着,勃然大怒,可二妹妹非但不服父亲训斥,甚至还对沈夫人破口大骂,气得父亲要动家法,沈夫人倒是劝阻了父亲,原话是二丫头一个孩子家哪里懂得轻重,老爷该怪,也该怪老太太,要不是老太太一直教唆二丫头胡闹,二丫头哪至于如此跋扈。”
春归:……
这真是沈夫人能够说出的话。
“沈夫人对待二妹妹当然不会视若亲出,着急起来竟然会和二妹妹斗嘴,不过她倒从来不曾两面三刀,就算听从沈皇后的主张一直对我进行讨好笼络,一边又还极其信任的由我教导六弟,六弟小的时候淘气,祖母还惯纵着,我处罚六弟时沈夫人尽管心疼,却一个字都不曾阻挠,反而还跟仆妇们讲,唯有我能降伏得住六弟
,且又还知道分寸,并不会重罚,比老爷这当爹的还靠得住些。
就拿江琛开始算计我的婚事来论,沈皇后授意沈夫人先下手为强,沈夫人能想出的策略竟然也只是和我实打实的商量,她确然不会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些鬼蜮伎俩。她不是罪魁祸首,也不具恶毒心肠,我对她并无非生即死的仇恨。”
兰庭说这么多,是为了让春归明白沈夫人从来不是他打击的首要目标,他也从来不曾因为姻缘为沈夫人设计,就视自己的妻子为复仇之匕,虽然当初接受沈夫人作主姻缘不无权衡,或许也根本不曾想到能够真正赢得佳侣良伴,可以白首同心相知相依,但无论如何,他的初衷绝对不存恶意,至少他是准备好履行一个丈夫应尽的道义,他不认为自己的妻子应当承担旧事恩仇。
也许无法亲密无间,但不应当注定反目为仇。
但春归此时却忍不住遐想——原本的事轨中,与兰庭结发同巹之人应当就是陶芳林,他们是不是也有过如胶似膝的岁月?又是因为什么事故反目成仇?陶芳林应当是认真履行了她作为皇后党徒的职责吧,那么兰庭是否也曾像今日对她坦言这样,同样告诉了陶芳林此多不为人知的隐情呢?
遐想未及深远,又很快醒觉指掌牵握的温暖,春归又觉荒唐。
原本事轨有何重要,那并不是他和她的经历,只是陶芳林的魔障,珍惜眼前才最应当。
也就继续听兰庭说后来的事。
“祖父回京之时,一切似已尘埃落定了,但我的猜疑不可能隐瞒祖父,祖父也果然不曾因为母亲已然殒命,就放弃察究真相。而对于立储之事,其实沈皇后完全不用如此废尽心机,因为皇上其实已有决断,在当年,宋国公高琼并未显露野心,大肆专权结党,且太孙又完全看不出劣根成性的前提下,祖父又哪里会谏阻皇上改变决意呢?祖父起初与许阁老等等是相同的想法,储位久悬不决,反而不利君国安定,更可能立时激发众皇子手足阖墙的内斗。
而随着储位落定,惠妃入宫,龚氏开始浮出水面,祖父对江琛更增疑忌,但那时祖父与我皆以为祖母事先并不知悉江琛的阴谋,是事后才为江琛利用,一直到祖父过世之前。
终于才察实和惠乃是听令于东厂理刑百户曹安足,且祖父安插在安陆侯府的耳目察知,祖母竟也是从一开始就参与了这桩阴谋,父亲当年其实不愿休妻,打算恳求许阁老援手,谏阻皇上收回成命察清事实再行处断,但祖母劝阻了父亲,祖母称若激怒天子,祖父又不在京城,便可能牵连轩翥堂满门遭殃,说服父亲暂时隐忍,待祖父回京再想应对之策,父亲遇事原本就失果敢,且又自来愚从亲长,最终听从了祖母的劝阻,怎知后来连串事故发生,母亲竟然殒命,父亲不是没有悔愧,却仍听信了安陆侯的诡言,认为事已至此,倘若告诉祖父祖母曾行劝阻,才导致一切无可挽回,祖母必定会为祖父责处,所以父亲倒是主动背起懦弱无能的黑锅。”
“翁爹他并不知道皇后及安陆侯同为凶手?”
“父亲应当有所察觉吧。”兰庭这回没有给出个确切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