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厌恨之因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当春归通过一场“螃蟹宴”终于初步获得了康哥儿的信服,这天晚上,她也被终于刨根问底,需要交待为何对三夫人的本家侄儿表现出与众不同的青睐。但这实在的,相当的,让春归支支吾吾。
她答应了三夫人此事不能声张,于是连菊羞梅妒都隐瞒得密不透风,唯只告诉了渠出实话,当然也是因为渠出无法声张的缘故,但赵大爷是活生生的人,长着能善会道的嘴巴,述之实情无疑有犯不能声张的禁忌,春归深深认为自己不是言而无信的人,做不出言而无信的事。
可是呢,这事情显然无法虚应过去敏锐机智的赵大爷,且事发突然,春归并没想到天衣无缝的措辞,所以就只能撒娇了。
“这件事的缘故,没三婶应允,真不能对大爷直言,大爷就别逼我了。”
眼巴巴的忽闪睫毛,写满恳求之意。
兰庭还能怎么办呢?罢了罢了,伍小康比赵小六大不了多少,难道还真能吃这么个毛头孩子的飞醋?
赵大爷表示再也不追问了。
春归却得寸进尺:“大爷也不能私下调察尚书府的家事。”
兰庭:……
这事原来关系到尚书府的密隐啊!
但他当然没表现出自己的领悟,就此把这事略过不提了。
而经过兰庭的“引荐”,不仅康哥儿,就连兰舫都对春归莫名心生敬服,孩子们的观念往往都是朴素的——“为楷榜所推崇,同样可为楷榜”,于是斥鷃园便多了两个小客人经常造访,忽而变得热闹起来。
费嬷嬷深觉这事有些不合礼矩,但奈何拿不出有力的论据,毕竟五爷不到十岁,康哥儿还更小些,都不到男女大防的年岁,要若是二爷、三爷、四爷在大爷不在家中的情形下常往嫂嫂院里跑,她才能名正言顺举起礼矩的大旗教训大奶奶……咦?这种盼望着大奶奶逾矩犯错的心态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费嬷嬷深思一番,惊觉自己越来越没有用武之地搞得心态都有些扭曲了。
当春归渐渐与康哥儿熟悉后,开始了她的试探。
这天兰舫与康哥儿再来斥鷃园,春
归不急着讲古籍记录的传奇,而是拿了两碟茶点让他们尝味,是面粉里揉了蜂蜜,捏成各色花样,蒸熟后再用红枣、干葡萄一类妆饰,绵软香甜,把两个孩子吃得眉开眼笑,兰舫便问:“大哥今日并未回家,嫂嫂怎么竟用了这番心思?”
这孩子,丁点大竟然就知道调侃长嫂了!
春归一边报怨兰舫的花花肚肠,一边也有些欢喜小叔子这番话省得她再行铺垫,就不搭理兰舫,只把一张笑脸冲着康哥儿:“小四叔可觉得这糕点正合口味?”
三夫人的兄弟均没纳妾,何氏一口气生了三个儿子,反而是伍家大嫂肖氏唯一养大的独丁康哥儿排行最小,为了和太师府的四爷称谓区别,所以春归唤他为小四叔,她是听三夫人说过康哥儿最喜甜食,且不爱油酥的口感喜欢的是蒸熟的面点,但春归这时当然不会说是从三夫人口中听闻康哥儿的喜好:“舅家大太太素来喜欢蜜糖蒸制面点,康哥儿的口味到底是随着大太太的。”
结果一听这话,原本喜笑颜开的少年就变了脸色,泯着嘴唇仿佛连累左脸的靥涡都带着几分锋厉了,但显然还能克制戾气,反驳时还不忘站起身来,且措辞也算和缓:“庭大嫂嫂误会了,这道蜜糖蒸面点是我自小的时候,阿娘就时常做给我吃的甜点,我爱吃,是因这道甜点里深藏着阿娘对我的关爱之情,与大伯母无干。”
春归这些日子看康哥儿,虽难免少年郎的跳脱,但总体而言是个知规蹈矩的孩子,并不会随意反驳他人,只眼下却因为“口味随了大太太”的话便立即心生抵触,这样看来康哥儿对生母心怀厌恨的话并不是出于三夫人的过度敏感。
若依着人情世故,春归此时当然不宜再继续刺激康哥儿,但她又务必弄清这孩子对生母的厌恨究竟源自何处,所以只作不以为然的轻笑:“姻家大太太可是你的生母,母子之间天生的血脉传承是自然而然的事,我以为小四叔一口咬定与大太太无干才是武断。”
“我才不像她这样自私自利!”康哥儿终于难忍愤慨,一忽间将教养规矩尽都抛去九宵云外,流露出孩子气的爱憎分明。
春归蹙着眉头,一副教训的态
势:“小四叔这样说可就更不对了,你也知道大太太才是你的生母,虽说你自幼被过继给了姻家二老爷和二太太,乃是因为大太太顾忌自己妨克着小四叔,大太太正是为了你着想,才忍着不舍断了和小四叔的母子名份,但名份可断,血缘之情哪能就此断绝?我听三叔母也说,大太太一直以来可都对小四叔关怀备至,小四叔可不敢毁谤生母,反说大太太自私自利。”
康哥儿于是越发急怒起来:“她何曾当真为我着想?明知自己命硬克子,却害怕因此被父亲厌弃,冷眼看着我的几位兄姐因她之故夭亡,若不是祖父和父亲担心我也难以存活,决断将我过继,她怎会答应?嗣父和阿娘待我有如亲出,尤其是阿娘,为了让我康复更是竭尽了心力,可大太太竟然因此对阿娘心怀嫉恨,那时欺我年小,她暗地里示好,硬哄着我偷偷唤她母亲,还挑唆我疏远阿娘和她亲近,她根本就不在意我的死活!”
春归品着康哥儿这番话,竟然是把伍家大舅爷称作父亲,把大太太称作伯母,二舅爷为嗣父,二太太为阿娘……小孩子应没觉察这样的称谓有何不对,但春归听着,大舅爷和二太太却成了康哥儿的父母……
不由有些怀疑这样的称谓是有心之人故意教会康哥儿,用如此隐晦的方式满足那层见不得人的心思。
可没加证实的猜疑,当然不能用来离间康哥儿与何氏这位嗣母的敬爱之情,万一事实与猜疑有异,何氏一心一意将侄儿视若亲出含辛茹苦的养育,到头来却遭至污篾,对伍家二太太确然大失公允。
春归缄默,兰舫却为他的大舅母愤愤不平,板着小脸竟然也教训起表弟来:“康弟不能因为诽议谣传就如此诋毁大舅母,大舅母确然是对康弟关爱备至,所以难舍母子之情,不过连我都亲耳听闻过大舅母对阿娘提起二舅母时,口口声声感激二舅母对康弟的多年照顾,自责未能尽到为人之母应尽之义,何尝挑唆离间康弟疏远二舅母?”
“大太太分明是人前一副嘴脸人后另番言行,否则怎会逼胁蒋妈妈悄悄哄骗我,让我勿听阿娘的教导事事依顺于她?”
春归抓住了重点:“蒋妈妈是谁?”
当春归通过一场“螃蟹宴”终于初步获得了康哥儿的信服,这天晚上,她也被终于刨根问底,需要交待为何对三夫人的本家侄儿表现出与众不同的青睐。但这实在的,相当的,让春归支支吾吾。
她答应了三夫人此事不能声张,于是连菊羞梅妒都隐瞒得密不透风,唯只告诉了渠出实话,当然也是因为渠出无法声张的缘故,但赵大爷是活生生的人,长着能善会道的嘴巴,述之实情无疑有犯不能声张的禁忌,春归深深认为自己不是言而无信的人,做不出言而无信的事。
可是呢,这事情显然无法虚应过去敏锐机智的赵大爷,且事发突然,春归并没想到天衣无缝的措辞,所以就只能撒娇了。
“这件事的缘故,没三婶应允,真不能对大爷直言,大爷就别逼我了。”
眼巴巴的忽闪睫毛,写满恳求之意。
兰庭还能怎么办呢?罢了罢了,伍小康比赵小六大不了多少,难道还真能吃这么个毛头孩子的飞醋?
赵大爷表示再也不追问了。
春归却得寸进尺:“大爷也不能私下调察尚书府的家事。”
兰庭:……
这事原来关系到尚书府的密隐啊!
但他当然没表现出自己的领悟,就此把这事略过不提了。
而经过兰庭的“引荐”,不仅康哥儿,就连兰舫都对春归莫名心生敬服,孩子们的观念往往都是朴素的——“为楷榜所推崇,同样可为楷榜”,于是斥鷃园便多了两个小客人经常造访,忽而变得热闹起来。
费嬷嬷深觉这事有些不合礼矩,但奈何拿不出有力的论据,毕竟五爷不到十岁,康哥儿还更小些,都不到男女大防的年岁,要若是二爷、三爷、四爷在大爷不在家中的情形下常往嫂嫂院里跑,她才能名正言顺举起礼矩的大旗教训大奶奶……咦?这种盼望着大奶奶逾矩犯错的心态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费嬷嬷深思一番,惊觉自己越来越没有用武之地搞得心态都有些扭曲了。
当春归渐渐与康哥儿熟悉后,开始了她的试探。
这天兰舫与康哥儿再来斥鷃园,春
归不急着讲古籍记录的传奇,而是拿了两碟茶点让他们尝味,是面粉里揉了蜂蜜,捏成各色花样,蒸熟后再用红枣、干葡萄一类妆饰,绵软香甜,把两个孩子吃得眉开眼笑,兰舫便问:“大哥今日并未回家,嫂嫂怎么竟用了这番心思?”
这孩子,丁点大竟然就知道调侃长嫂了!
春归一边报怨兰舫的花花肚肠,一边也有些欢喜小叔子这番话省得她再行铺垫,就不搭理兰舫,只把一张笑脸冲着康哥儿:“小四叔可觉得这糕点正合口味?”
三夫人的兄弟均没纳妾,何氏一口气生了三个儿子,反而是伍家大嫂肖氏唯一养大的独丁康哥儿排行最小,为了和太师府的四爷称谓区别,所以春归唤他为小四叔,她是听三夫人说过康哥儿最喜甜食,且不爱油酥的口感喜欢的是蒸熟的面点,但春归这时当然不会说是从三夫人口中听闻康哥儿的喜好:“舅家大太太素来喜欢蜜糖蒸制面点,康哥儿的口味到底是随着大太太的。”
结果一听这话,原本喜笑颜开的少年就变了脸色,泯着嘴唇仿佛连累左脸的靥涡都带着几分锋厉了,但显然还能克制戾气,反驳时还不忘站起身来,且措辞也算和缓:“庭大嫂嫂误会了,这道蜜糖蒸面点是我自小的时候,阿娘就时常做给我吃的甜点,我爱吃,是因这道甜点里深藏着阿娘对我的关爱之情,与大伯母无干。”
春归这些日子看康哥儿,虽难免少年郎的跳脱,但总体而言是个知规蹈矩的孩子,并不会随意反驳他人,只眼下却因为“口味随了大太太”的话便立即心生抵触,这样看来康哥儿对生母心怀厌恨的话并不是出于三夫人的过度敏感。
若依着人情世故,春归此时当然不宜再继续刺激康哥儿,但她又务必弄清这孩子对生母的厌恨究竟源自何处,所以只作不以为然的轻笑:“姻家大太太可是你的生母,母子之间天生的血脉传承是自然而然的事,我以为小四叔一口咬定与大太太无干才是武断。”
“我才不像她这样自私自利!”康哥儿终于难忍愤慨,一忽间将教养规矩尽都抛去九宵云外,流露出孩子气的爱憎分明。
春归蹙着眉头,一副教训的态
势:“小四叔这样说可就更不对了,你也知道大太太才是你的生母,虽说你自幼被过继给了姻家二老爷和二太太,乃是因为大太太顾忌自己妨克着小四叔,大太太正是为了你着想,才忍着不舍断了和小四叔的母子名份,但名份可断,血缘之情哪能就此断绝?我听三叔母也说,大太太一直以来可都对小四叔关怀备至,小四叔可不敢毁谤生母,反说大太太自私自利。”
康哥儿于是越发急怒起来:“她何曾当真为我着想?明知自己命硬克子,却害怕因此被父亲厌弃,冷眼看着我的几位兄姐因她之故夭亡,若不是祖父和父亲担心我也难以存活,决断将我过继,她怎会答应?嗣父和阿娘待我有如亲出,尤其是阿娘,为了让我康复更是竭尽了心力,可大太太竟然因此对阿娘心怀嫉恨,那时欺我年小,她暗地里示好,硬哄着我偷偷唤她母亲,还挑唆我疏远阿娘和她亲近,她根本就不在意我的死活!”
春归品着康哥儿这番话,竟然是把伍家大舅爷称作父亲,把大太太称作伯母,二舅爷为嗣父,二太太为阿娘……小孩子应没觉察这样的称谓有何不对,但春归听着,大舅爷和二太太却成了康哥儿的父母……
不由有些怀疑这样的称谓是有心之人故意教会康哥儿,用如此隐晦的方式满足那层见不得人的心思。
可没加证实的猜疑,当然不能用来离间康哥儿与何氏这位嗣母的敬爱之情,万一事实与猜疑有异,何氏一心一意将侄儿视若亲出含辛茹苦的养育,到头来却遭至污篾,对伍家二太太确然大失公允。
春归缄默,兰舫却为他的大舅母愤愤不平,板着小脸竟然也教训起表弟来:“康弟不能因为诽议谣传就如此诋毁大舅母,大舅母确然是对康弟关爱备至,所以难舍母子之情,不过连我都亲耳听闻过大舅母对阿娘提起二舅母时,口口声声感激二舅母对康弟的多年照顾,自责未能尽到为人之母应尽之义,何尝挑唆离间康弟疏远二舅母?”
“大太太分明是人前一副嘴脸人后另番言行,否则怎会逼胁蒋妈妈悄悄哄骗我,让我勿听阿娘的教导事事依顺于她?”
春归抓住了重点:“蒋妈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