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辩驳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范良弼这篇文章的重点在于对当前大周朝所行制度做出肯定,指出如今国家能长治久安民心凝聚乃是国家政策正确之功。
文中提到“开朝几十年,户口之众,有过前朝。”
一国人口向来是衡量一国国力的标准,人口越多,就代表国力越强盛。大周朝建立以来人口增长迅速证明了国家制度是没有问题的。范良弼指出与其盯着政策不放,不如寻思着怎么为国家培养人才,用天下之才来完善国之法度。
接下来他用了一半的篇幅来阐述如何为国家培养人才,并从“教之之道”、“养之之道”、“取之之道”和“任之之道”几个方面全面地加以了论证。
不说别的,光是他这些对人才培养的方针政策就戳到了在场所有读书人的痒处。大部分读书人所求的不过是能将自己的一身才华,货与帝王家,范良弼所提出的这些政策若真能得到朝廷的认可,对他们读书人而言乃是天大的幸事。
于是,等到一篇文章读完,楼下众书生无不拍手叫好,纷纷围住范良弼与他讨论刚刚文章中提到的那些培养人才的政策。
在这些读书人心里,范良弼或者说范良弼所代表的范家无疑是站在他们读书人一方为他们谋求出头机会的代言人。
贺林晚可以想象,今日之事和范良弼的这篇文章一旦传开,又将为范家争取到不少读书人的支持。
就在楼下讨论声渐渐热烈之时,从二楼匆匆走下来一位拿着一张透着墨迹的纸的茶楼伙计。
伙计将将墨痕未干的纸呈到被众书生众星拱月般围住的范良弼面前,恭敬地说道:“范公子,有位客人说他不赞同你的文章,所以也作了一篇文。”
在场之人闻言皆是一愣。书生们论政之时你来我往地驳斥对方其实很常见,但是因为范良弼今日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所以就算有人不赞同他的某些观点也一时之间没有想出来更好的文章可以加以反驳。
有人不悦道:“那人不赞同范兄的文章,为何不肯现身当面反驳,如此藏头露尾岂是我们读书人该有的风度……”
范良弼抬手止住了那人,风度极好地将伙计手里那篇一看就是匆匆作成的文章接过,温和地说:“无妨。”
范良弼低头看起了那篇文章,旁边的人也都好奇地凑了过来,想看看这人写的什么。
有那眼神好的人一边看一边将那篇文章念了出来。
“国本者,民耶?重民力耶?厚民生耶?惜民才耶?本于民而后为国耶?吾之言本,则有异焉……”
文章一开始就连用了几个反问句驳斥了范良弼文章的开篇,气势十足,先发制人。
紧接着便开始一一驳斥范良弼所提出的观点,角度刁钻,言辞有力,体现了十分强势的雄辩风格。
原本一些人还持着看笑话的态度,不过听着听着也不由得沉思起来,觉得好像似乎也有点道理。
贺林晚听着听着发现这文风有些熟悉,不由得挑了挑眉。
赵青青饶有兴致地问:“依你之见这篇文章写得如何?”
贺林晚想了想,客观地评价道:“还算不错,只是情绪太过激愤,显得急躁了些,很容易被人找出错处,怕是……”
怕是驳不倒那位有备而来的范公子。
果然,等这篇文一念完,范良弼不过微微一笑,再次提起了笔,不过片刻就写出了一篇文章作为回应。
范良弼一停笔,立即就有人接过去大声念了出来。
范良弼回应的这篇文章与刚刚那篇驳斥他的文章比就显得沉稳且有风度多了。
这么一比较起来就暴露出了那人文章不够成熟客观,虽然听起来很有力度,但是仔细一琢磨更像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反观范良弼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反应过来并做出回击,不得不让人佩服他的才思敏捷。
范良弼看着不断为他的文章喝彩的书生微微一笑,倒是有些感谢写文章驳斥他的人为他搭桥建梯了。
二楼的包间里,小木头僵坐着,双拳紧握脸色通红。他面前的桌上摊开着一份纸笔,阿旦和小虎子一左一右立在他身边,阿旦手里拿着墨条,鼻子上还沾了点墨汁。
小虎子歪头看了看小木头,烦恼地抓了抓头,比划着安慰道:吵架吵输了也没啥,等出去之后咱套他麻袋揍他一顿!别让姐姐知道就行了。
阿旦赞同地点了点头,一脸同仇敌忾,他虽然看不懂大部分的手语,但是“揍人”这个动作还是知道的。
春晓也心疼地安慰道:“木少爷你还小呢,那姓范的书生比你多吃了几年的饭,你吵架吵不过他也是人之常情,咱不哭不哭啊,等回去之后奴婢帮你扎小人咒他。”
小木头却不甘心认输,仿佛他认输了就是代表杨家输给了范家,让杨家上下在范家人面前低了头。
小木头没说话,他咬了咬唇再次拿起了笔。但是他年纪到底在那里,一直之间竟然静不下心来,有些无从下手了。
听着楼下传来一声声夸赞范良弼,以及嘲讽他不自量力的声音,小木头气得脸都白了,抖得差点握不住手里的笔。
三楼,贺林晚听着楼下的动静叹了一口气,想了想对赵青青道:“可有纸笔?借来一用。”
赵青青闻言一愣,看了贺林晚一眼又是一笑,什么也没问,也没有去叫侍女,起身去将自己用来记账的笔墨纸砚一股脑儿地端到了棋案上。
“笔墨一般,贺英雄将就着用吧。”
贺林晚拿起笔笑了笑,
贺林晚自然是认出来刚刚那篇驳斥范良弼的文章是出自小木头之手,她也知道此时小木头必定心里难受得很。
虽然小木头辩不倒范良弼,贺林晚却还是为他感到骄傲,他这个年纪能做出这样的文章已经很了不得了,若是祖父父亲他们还在世,看到孙儿如此,想必也是欣慰的。
不过,杨家除了小木头之外,又不是没人了。
范良弼这篇文章的重点在于对当前大周朝所行制度做出肯定,指出如今国家能长治久安民心凝聚乃是国家政策正确之功。
文中提到“开朝几十年,户口之众,有过前朝。”
一国人口向来是衡量一国国力的标准,人口越多,就代表国力越强盛。大周朝建立以来人口增长迅速证明了国家制度是没有问题的。范良弼指出与其盯着政策不放,不如寻思着怎么为国家培养人才,用天下之才来完善国之法度。
接下来他用了一半的篇幅来阐述如何为国家培养人才,并从“教之之道”、“养之之道”、“取之之道”和“任之之道”几个方面全面地加以了论证。
不说别的,光是他这些对人才培养的方针政策就戳到了在场所有读书人的痒处。大部分读书人所求的不过是能将自己的一身才华,货与帝王家,范良弼所提出的这些政策若真能得到朝廷的认可,对他们读书人而言乃是天大的幸事。
于是,等到一篇文章读完,楼下众书生无不拍手叫好,纷纷围住范良弼与他讨论刚刚文章中提到的那些培养人才的政策。
在这些读书人心里,范良弼或者说范良弼所代表的范家无疑是站在他们读书人一方为他们谋求出头机会的代言人。
贺林晚可以想象,今日之事和范良弼的这篇文章一旦传开,又将为范家争取到不少读书人的支持。
就在楼下讨论声渐渐热烈之时,从二楼匆匆走下来一位拿着一张透着墨迹的纸的茶楼伙计。
伙计将将墨痕未干的纸呈到被众书生众星拱月般围住的范良弼面前,恭敬地说道:“范公子,有位客人说他不赞同你的文章,所以也作了一篇文。”
在场之人闻言皆是一愣。书生们论政之时你来我往地驳斥对方其实很常见,但是因为范良弼今日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所以就算有人不赞同他的某些观点也一时之间没有想出来更好的文章可以加以反驳。
有人不悦道:“那人不赞同范兄的文章,为何不肯现身当面反驳,如此藏头露尾岂是我们读书人该有的风度……”
范良弼抬手止住了那人,风度极好地将伙计手里那篇一看就是匆匆作成的文章接过,温和地说:“无妨。”
范良弼低头看起了那篇文章,旁边的人也都好奇地凑了过来,想看看这人写的什么。
有那眼神好的人一边看一边将那篇文章念了出来。
“国本者,民耶?重民力耶?厚民生耶?惜民才耶?本于民而后为国耶?吾之言本,则有异焉……”
文章一开始就连用了几个反问句驳斥了范良弼文章的开篇,气势十足,先发制人。
紧接着便开始一一驳斥范良弼所提出的观点,角度刁钻,言辞有力,体现了十分强势的雄辩风格。
原本一些人还持着看笑话的态度,不过听着听着也不由得沉思起来,觉得好像似乎也有点道理。
贺林晚听着听着发现这文风有些熟悉,不由得挑了挑眉。
赵青青饶有兴致地问:“依你之见这篇文章写得如何?”
贺林晚想了想,客观地评价道:“还算不错,只是情绪太过激愤,显得急躁了些,很容易被人找出错处,怕是……”
怕是驳不倒那位有备而来的范公子。
果然,等这篇文一念完,范良弼不过微微一笑,再次提起了笔,不过片刻就写出了一篇文章作为回应。
范良弼一停笔,立即就有人接过去大声念了出来。
范良弼回应的这篇文章与刚刚那篇驳斥他的文章比就显得沉稳且有风度多了。
这么一比较起来就暴露出了那人文章不够成熟客观,虽然听起来很有力度,但是仔细一琢磨更像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反观范良弼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反应过来并做出回击,不得不让人佩服他的才思敏捷。
范良弼看着不断为他的文章喝彩的书生微微一笑,倒是有些感谢写文章驳斥他的人为他搭桥建梯了。
二楼的包间里,小木头僵坐着,双拳紧握脸色通红。他面前的桌上摊开着一份纸笔,阿旦和小虎子一左一右立在他身边,阿旦手里拿着墨条,鼻子上还沾了点墨汁。
小虎子歪头看了看小木头,烦恼地抓了抓头,比划着安慰道:吵架吵输了也没啥,等出去之后咱套他麻袋揍他一顿!别让姐姐知道就行了。
阿旦赞同地点了点头,一脸同仇敌忾,他虽然看不懂大部分的手语,但是“揍人”这个动作还是知道的。
春晓也心疼地安慰道:“木少爷你还小呢,那姓范的书生比你多吃了几年的饭,你吵架吵不过他也是人之常情,咱不哭不哭啊,等回去之后奴婢帮你扎小人咒他。”
小木头却不甘心认输,仿佛他认输了就是代表杨家输给了范家,让杨家上下在范家人面前低了头。
小木头没说话,他咬了咬唇再次拿起了笔。但是他年纪到底在那里,一直之间竟然静不下心来,有些无从下手了。
听着楼下传来一声声夸赞范良弼,以及嘲讽他不自量力的声音,小木头气得脸都白了,抖得差点握不住手里的笔。
三楼,贺林晚听着楼下的动静叹了一口气,想了想对赵青青道:“可有纸笔?借来一用。”
赵青青闻言一愣,看了贺林晚一眼又是一笑,什么也没问,也没有去叫侍女,起身去将自己用来记账的笔墨纸砚一股脑儿地端到了棋案上。
“笔墨一般,贺英雄将就着用吧。”
贺林晚拿起笔笑了笑,
贺林晚自然是认出来刚刚那篇驳斥范良弼的文章是出自小木头之手,她也知道此时小木头必定心里难受得很。
虽然小木头辩不倒范良弼,贺林晚却还是为他感到骄傲,他这个年纪能做出这样的文章已经很了不得了,若是祖父父亲他们还在世,看到孙儿如此,想必也是欣慰的。
不过,杨家除了小木头之外,又不是没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