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黄敬祖借势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黄敬祖把这篇报道从头至尾看了两遍,又对重要段落和句子进行了研读,他发现文章写的非常有水平。文章中既有事实的叙述,又有政策的解读,整篇文章通顺而又严谨,有高度而又接地气,足见写作者的文字功底与理论素养之高超。同时,也对青牛峪“有机西芹三号”引进、种植、销售、收益等情况非常熟悉。
这是什么人写的呢?黄敬祖心里这样想着,又再次看向了写作者的名字:时真平。
“时真平,时真平。”黄敬祖一边嘴里念叨着,一边用右手在头上轻轻拍着。忽然,他脑中灵光一现,“难道是她?”
黄敬祖放下这张报纸,开始翻阅文件架上的资料,在这沓资料的最下面找到了他想要的东西——旧报纸一张。
这是去年五月八日的河西日报,黄敬祖快速翻到了第三版,找到标题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基层系列报道三——记河西省玉赤县青牛峪乡乡长助理楚天齐》这篇文章。在作者名字的地方,他看到了“时真平”三个字。
黄敬祖坐下来,把两篇文章放到一起,比对了起来。没错,作者都是“时真平”。
“怪不得能对乡里的情况这么了解呢,果然是她。”黄敬祖这样想着,陷入了沉思。
“时真平”是欧阳玉娜的笔名,这还是楚天齐告诉黄敬祖的。在去年,当黄敬祖看到报道楚天齐的文章后,也知道了文章的写作者是“时真平”,他觉得这个人可能是那个叫欧阳玉娜的记者,因为欧阳玉娜曾经和县农村信用社主任欧阳玉杰一起到过乡里。但他还不确定,后来他向楚天齐进行求证时,得到了肯定答案。
今天乍一看到“时真平”三个字时,黄敬祖就觉得似曾见过,但他平时和欧阳玉娜没有任何联系,再加上欧阳玉娜在省报发表这种大块头文章的时候也不多,所以黄敬祖一开始并不能确定这个人就是欧阳玉娜。当他看过去年五月八日的报纸后,终于验证了自己的猜测。
欧阳玉娜和楚天齐关系很近,这个信息他早就知道。而且还有传言说她是楚天齐的女朋友,对于这个信息,黄敬祖是持怀疑态度的。他认为高高在上的省报记者和一名最基层的小乡副,似乎差得太远了,应该是人们杜撰出来的。
今年春节前,欧阳玉娜再次来到青牛峪那次,黄敬祖是听到报告后,专门抽*出一点时间,赶到“好再来”饭馆的。他当时一方面原因是对省报记者表示尊重,另一方面也是验证传言是否属实。那天黄敬祖虽然懒的搭理楚天齐,但他却注意到欧阳玉娜看楚天齐的眼神有些特别,所以,黄敬祖对传言由怀疑到半信半疑。
今天,当黄敬祖再次看到这篇报道时,他相信传言是有根据的。即使不像人们传的那么邪乎,但最起码他们的关系应该很好。
黄敬祖再次拿起报纸看了看,他发现,这篇文章既是对乡里种菜的肯定。同时也是对楚天齐和宁俊琦的赞扬,虽然他们的名字在文章中都只出现了一次,但这已经足够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们都是事实的参与者,尤其楚天齐更是直接的操作者、执行者。
哈哈,小子学会借势了?黄敬祖这样想着,心里就有些不舒服起来。
过了一会儿,黄敬祖又拿上报纸,看了起来。看着看着,他的眉头舒展开来。从整篇文章来看,写的都是事实,评价的也比较客观。更难得的是,虽然没有我黄敬祖的名字,但却在提到乡政府的时候,先提乡党委,而且在最后一段,更是用了“成绩的取得是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这样的句子。看来这个小记者很会来事,最起码要比姓楚的“白眼狼”强多了。
你们会借势宣传,我为什么就不能“借势”呢?这不正是给我送来的进攻“炮弹”吗?想到这里,他拿起电话拨了出去:“要主任,下午两点半开会……”
……
下午两点半,青牛峪乡会议室,党委扩大会议召开。这是一次临时召开的会议,是由黄敬祖提议的,参加人是所有党委委员和两名非党委委员的副乡长。
会议由黄敬祖主持,他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同志们,今天这个会议就只有一件事情,学习省报精神。要主任,把报纸发给同志们看一下。”
要主任把当天的河西日报给除了黄敬祖以外的每个人都发了一份。平时乡里就订四份报纸,也不知道多出来的几份是现买的,还是从其它单位找的。报纸已经都被翻到了第三版,众人自然知道看什么。
十分钟过去了,黄敬祖扫视了一下全场,他见众人都已经坐直身子,抬起了头。就说道:“刚才的文章,大家都看了吧?这是宣传我们青牛峪乡蔬菜种植工作,其实也是省报在肯定我们的思路、我们的做法。省报是什么?省报是省委机关报,是省委、省政府发声的一个喉舌。省报的意见和观点,就代表了省委、省政府的态度。我们的工作能被省报肯定,其实就相当于是被省里领导肯定,这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和重视。说说吧,都谈谈自己的感想。”
黄敬祖说完后,足足有一分钟没人说话,他准备点名,这时宁俊琦说话了。
“这篇文章,全面、系统的介绍了我们乡在去年种植‘有机西芹三号’工作的情况。文章既讲了当时的困难,也谈了乡里采取的应对措施,既介绍了我们乡所取得的成绩,更赞许了乡里当时的做法。我认为,文章客观、公平、全面,有高度、有思想,是对我们乡种植工作的全面肯定。”宁俊琦说到这里,戛然而止。
宁俊琦的发言,出乎黄敬祖意料,他总以为她会说出“但是”什么的,结果她并没有那么做,而是很配合。只是自己更想听的话,她没有说出来。不过这已经足够了,最起码她现在没有与自己做对。
有了乡长的带头发言,大家开始踊跃讲话。内容和宁俊琦说的大同小异,但意思都一样,都表示这篇文章是对全乡种植工作的肯定,是对全乡干部的肯定,是对全乡人民的肯定,大家倍感鼓舞、干劲十足。就连楚天齐也是这么讲的,这又出乎了黄敬祖的意料,没想到姓楚小子今天学乖了。
黄敬祖的目光从众人面上扫过,最后落在楚天齐身上,开始说话了,这是他两个多月以来第一次和楚天齐直接说话。
“楚副乡长,这个记者你很熟悉吧?听说笔名还很有内涵,你给大家介绍一下,怎么样?”黄敬祖说着,同时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楚天齐迎着黄敬祖的目光,平静的说道:“好的。”
这倒很出乎黄敬祖的意料,以前楚天齐在看到自己这个笑容时,总是快速低下头,或是露出一种怯弱的表情。今天这是怎么了?难道这小子有恃无恐了?还是有其它什么阴谋?
“黄书记,宁乡长,各位同事,这个记者我认识,在座各位也见过,她就是河西日报社记者欧阳玉娜。他之所以用‘时真平’这个笔名,是有一定寓意的。她告诉我说‘‘时’就是时效性,‘真’就是真实性,‘平’就是公平,是客观性。这是新闻的三个基本特征。我要让自己时刻牢记新闻人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良知。’这是她的原话。”楚天齐给出了“时真平”三个字的寓意解读。
见楚天齐停止了说话,黄敬祖接过了话头:“大家听到了吧。为什么欧阳记者能写出这样立意深刻、站位高远而又接地气的文章,因为她时刻牢记着自己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良知。她知道自己是新闻人,她知道新闻人应该做什么。”说到这里,黄敬祖话题一转,“我想向各位提出一个问题:你自己的身份是什么?你应该做什么?”
“得,又来了。看来有人又要老话常提了。”楚天齐心里这样想着,眼睛不由得看向宁俊琦。
此时,宁俊琦也看向了楚天齐,冲他微微笑了一下,并轻轻点了点头,以示明白。
黄敬祖轻咳了一声,说道:“同志们,刚才大家对这篇文章进行了认真的学习,也谈了自己的感受。大家讲的都很好,但还需要更深刻。我们不光要学习文章内容,更要学习欧阳记者的工作态度和实干精神,你们看最后一段,人家写的多好。”
说到这里,黄敬祖用手指着报纸读了起来:“‘有机西芹三号’在青牛峪种植,带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但种植成功却不是偶然的。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国家兴农、富农政策指引下,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支持下,在乡党委正确、坚强领导下,在全乡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克服重重困难才取得的。我们就要宣传这样的事迹,学习这样的典型,本报会在接下来的时间继续跟进、报道相关后续工作,请大家给予关注。”
读到这里,黄敬祖把报纸往旁边推了推,重重咳了两声,语气严肃的说:“省报讲了,会继续关注,关注什么?我们要做什么?”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重读本篇文章,写出深刻读后感。就像文章提到的那样,好好想想‘后续’两个字,到时大家要言之有物,不能再继续炒今天的冷饭,否则……散会。”
黄敬祖没有说“否则什么”,但大家都听明白了他的意思,心中都感觉到了压力。
楚天齐反而没有像好多人那样感觉压力重大,反正他早已经有了决定: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反正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黄敬祖把这篇报道从头至尾看了两遍,又对重要段落和句子进行了研读,他发现文章写的非常有水平。文章中既有事实的叙述,又有政策的解读,整篇文章通顺而又严谨,有高度而又接地气,足见写作者的文字功底与理论素养之高超。同时,也对青牛峪“有机西芹三号”引进、种植、销售、收益等情况非常熟悉。
这是什么人写的呢?黄敬祖心里这样想着,又再次看向了写作者的名字:时真平。
“时真平,时真平。”黄敬祖一边嘴里念叨着,一边用右手在头上轻轻拍着。忽然,他脑中灵光一现,“难道是她?”
黄敬祖放下这张报纸,开始翻阅文件架上的资料,在这沓资料的最下面找到了他想要的东西——旧报纸一张。
这是去年五月八日的河西日报,黄敬祖快速翻到了第三版,找到标题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基层系列报道三——记河西省玉赤县青牛峪乡乡长助理楚天齐》这篇文章。在作者名字的地方,他看到了“时真平”三个字。
黄敬祖坐下来,把两篇文章放到一起,比对了起来。没错,作者都是“时真平”。
“怪不得能对乡里的情况这么了解呢,果然是她。”黄敬祖这样想着,陷入了沉思。
“时真平”是欧阳玉娜的笔名,这还是楚天齐告诉黄敬祖的。在去年,当黄敬祖看到报道楚天齐的文章后,也知道了文章的写作者是“时真平”,他觉得这个人可能是那个叫欧阳玉娜的记者,因为欧阳玉娜曾经和县农村信用社主任欧阳玉杰一起到过乡里。但他还不确定,后来他向楚天齐进行求证时,得到了肯定答案。
今天乍一看到“时真平”三个字时,黄敬祖就觉得似曾见过,但他平时和欧阳玉娜没有任何联系,再加上欧阳玉娜在省报发表这种大块头文章的时候也不多,所以黄敬祖一开始并不能确定这个人就是欧阳玉娜。当他看过去年五月八日的报纸后,终于验证了自己的猜测。
欧阳玉娜和楚天齐关系很近,这个信息他早就知道。而且还有传言说她是楚天齐的女朋友,对于这个信息,黄敬祖是持怀疑态度的。他认为高高在上的省报记者和一名最基层的小乡副,似乎差得太远了,应该是人们杜撰出来的。
今年春节前,欧阳玉娜再次来到青牛峪那次,黄敬祖是听到报告后,专门抽*出一点时间,赶到“好再来”饭馆的。他当时一方面原因是对省报记者表示尊重,另一方面也是验证传言是否属实。那天黄敬祖虽然懒的搭理楚天齐,但他却注意到欧阳玉娜看楚天齐的眼神有些特别,所以,黄敬祖对传言由怀疑到半信半疑。
今天,当黄敬祖再次看到这篇报道时,他相信传言是有根据的。即使不像人们传的那么邪乎,但最起码他们的关系应该很好。
黄敬祖再次拿起报纸看了看,他发现,这篇文章既是对乡里种菜的肯定。同时也是对楚天齐和宁俊琦的赞扬,虽然他们的名字在文章中都只出现了一次,但这已经足够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们都是事实的参与者,尤其楚天齐更是直接的操作者、执行者。
哈哈,小子学会借势了?黄敬祖这样想着,心里就有些不舒服起来。
过了一会儿,黄敬祖又拿上报纸,看了起来。看着看着,他的眉头舒展开来。从整篇文章来看,写的都是事实,评价的也比较客观。更难得的是,虽然没有我黄敬祖的名字,但却在提到乡政府的时候,先提乡党委,而且在最后一段,更是用了“成绩的取得是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这样的句子。看来这个小记者很会来事,最起码要比姓楚的“白眼狼”强多了。
你们会借势宣传,我为什么就不能“借势”呢?这不正是给我送来的进攻“炮弹”吗?想到这里,他拿起电话拨了出去:“要主任,下午两点半开会……”
……
下午两点半,青牛峪乡会议室,党委扩大会议召开。这是一次临时召开的会议,是由黄敬祖提议的,参加人是所有党委委员和两名非党委委员的副乡长。
会议由黄敬祖主持,他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同志们,今天这个会议就只有一件事情,学习省报精神。要主任,把报纸发给同志们看一下。”
要主任把当天的河西日报给除了黄敬祖以外的每个人都发了一份。平时乡里就订四份报纸,也不知道多出来的几份是现买的,还是从其它单位找的。报纸已经都被翻到了第三版,众人自然知道看什么。
十分钟过去了,黄敬祖扫视了一下全场,他见众人都已经坐直身子,抬起了头。就说道:“刚才的文章,大家都看了吧?这是宣传我们青牛峪乡蔬菜种植工作,其实也是省报在肯定我们的思路、我们的做法。省报是什么?省报是省委机关报,是省委、省政府发声的一个喉舌。省报的意见和观点,就代表了省委、省政府的态度。我们的工作能被省报肯定,其实就相当于是被省里领导肯定,这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和重视。说说吧,都谈谈自己的感想。”
黄敬祖说完后,足足有一分钟没人说话,他准备点名,这时宁俊琦说话了。
“这篇文章,全面、系统的介绍了我们乡在去年种植‘有机西芹三号’工作的情况。文章既讲了当时的困难,也谈了乡里采取的应对措施,既介绍了我们乡所取得的成绩,更赞许了乡里当时的做法。我认为,文章客观、公平、全面,有高度、有思想,是对我们乡种植工作的全面肯定。”宁俊琦说到这里,戛然而止。
宁俊琦的发言,出乎黄敬祖意料,他总以为她会说出“但是”什么的,结果她并没有那么做,而是很配合。只是自己更想听的话,她没有说出来。不过这已经足够了,最起码她现在没有与自己做对。
有了乡长的带头发言,大家开始踊跃讲话。内容和宁俊琦说的大同小异,但意思都一样,都表示这篇文章是对全乡种植工作的肯定,是对全乡干部的肯定,是对全乡人民的肯定,大家倍感鼓舞、干劲十足。就连楚天齐也是这么讲的,这又出乎了黄敬祖的意料,没想到姓楚小子今天学乖了。
黄敬祖的目光从众人面上扫过,最后落在楚天齐身上,开始说话了,这是他两个多月以来第一次和楚天齐直接说话。
“楚副乡长,这个记者你很熟悉吧?听说笔名还很有内涵,你给大家介绍一下,怎么样?”黄敬祖说着,同时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楚天齐迎着黄敬祖的目光,平静的说道:“好的。”
这倒很出乎黄敬祖的意料,以前楚天齐在看到自己这个笑容时,总是快速低下头,或是露出一种怯弱的表情。今天这是怎么了?难道这小子有恃无恐了?还是有其它什么阴谋?
“黄书记,宁乡长,各位同事,这个记者我认识,在座各位也见过,她就是河西日报社记者欧阳玉娜。他之所以用‘时真平’这个笔名,是有一定寓意的。她告诉我说‘‘时’就是时效性,‘真’就是真实性,‘平’就是公平,是客观性。这是新闻的三个基本特征。我要让自己时刻牢记新闻人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良知。’这是她的原话。”楚天齐给出了“时真平”三个字的寓意解读。
见楚天齐停止了说话,黄敬祖接过了话头:“大家听到了吧。为什么欧阳记者能写出这样立意深刻、站位高远而又接地气的文章,因为她时刻牢记着自己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良知。她知道自己是新闻人,她知道新闻人应该做什么。”说到这里,黄敬祖话题一转,“我想向各位提出一个问题:你自己的身份是什么?你应该做什么?”
“得,又来了。看来有人又要老话常提了。”楚天齐心里这样想着,眼睛不由得看向宁俊琦。
此时,宁俊琦也看向了楚天齐,冲他微微笑了一下,并轻轻点了点头,以示明白。
黄敬祖轻咳了一声,说道:“同志们,刚才大家对这篇文章进行了认真的学习,也谈了自己的感受。大家讲的都很好,但还需要更深刻。我们不光要学习文章内容,更要学习欧阳记者的工作态度和实干精神,你们看最后一段,人家写的多好。”
说到这里,黄敬祖用手指着报纸读了起来:“‘有机西芹三号’在青牛峪种植,带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但种植成功却不是偶然的。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国家兴农、富农政策指引下,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支持下,在乡党委正确、坚强领导下,在全乡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克服重重困难才取得的。我们就要宣传这样的事迹,学习这样的典型,本报会在接下来的时间继续跟进、报道相关后续工作,请大家给予关注。”
读到这里,黄敬祖把报纸往旁边推了推,重重咳了两声,语气严肃的说:“省报讲了,会继续关注,关注什么?我们要做什么?”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重读本篇文章,写出深刻读后感。就像文章提到的那样,好好想想‘后续’两个字,到时大家要言之有物,不能再继续炒今天的冷饭,否则……散会。”
黄敬祖没有说“否则什么”,但大家都听明白了他的意思,心中都感觉到了压力。
楚天齐反而没有像好多人那样感觉压力重大,反正他早已经有了决定: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反正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