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大明末日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四十八章 大明末日
这个时候的皇宫早已乱成了一锅粥!
平日里谨小慎微连走路都唯恐踏错一步的宦官们公然抢掠财物,纷纷把那些个金贵的御用物件儿隐藏起来,甚至写好了书有“大顺”的字符贴身收藏着以备不时之需……
听说皇上已经命令襄城伯率领京营的人马去抵挡了,还让宫里的侍卫上了城墙,准备“与贼决战”。
但这有用吗?李闯的百万大军已经从南北两个方向打过来了,连保定府的守军都换上了闯军的旗号,京城内外已无可战之兵,怎么可能守得住?
已经到了兵临城下的时刻,还指望打败李闯,恐怕也就只有崇祯皇帝会这么想了吧?
穿着四品武官服侍的李吴山穿过纷乱的人群,刚刚走过太和殿旁边的偏殿,迎面就遇到了老熟人路恭行。
在这个群情汹汹人心浮动的时刻,皇宫大内已成为全天下最危险的地方,路恭行怎么也没有想到李吴山会在这个时候进宫。
虽然同为太子师,但路恭行早就听说过李吴山在给殿下上课的时候说过的那些“歪理邪说”,并且对他的说法嗤之以鼻。从学术角度来看,路恭行很不认同李吴山的想法,但是现在却对他颇为赏识。无论如何,能在这个时候进宫的官员,一定是心存社稷忠于朝廷的精忠之臣。尤其是李吴山这样的武官,似乎能带来一丝天然的安全感。
奈何现在绝对不是夸赞对方的时候,连最基本的寒暄客套都免去了,直接说道:“李侍讲快去保护万岁。”
不久之前,宫里的侍卫已经被成建制派上城墙去助战,没过多久就败了下来,大多已经跑散了,连皇帝的个人安全都无法保证。在这个兵凶战危的非常时期,宫里头若是有几个心怀不轨的妄悖之徒,皇上可就危险了。
“万岁在哪儿?”
“在武英殿。”路恭行一边跑一边说:“你快过我暂充值卫,无论如何都要保护万岁万无一失,我去找些侍卫马上就赶过去。”
武英殿内,崇祯皇帝正在破口大骂:“这李贼国珍误朕误国,大事全都坏在这贼的手中,其最当诛!”
也怨不得崇祯皇帝会大骂李国珍,因为他做事情实在是太难看了。
昨天下午,就在这武英殿上,崇祯皇帝把京城最后一支防卫军交给了李国珍,让他去阻击闯军。身负皇帝信赖的李国珍信誓旦旦的做出了“取义成仁”的保证,慷慨激昂的拍着胸脯子发誓一定要和闯贼决一死战。
结果呢?
结果就是李国珍直接就举旗投降了李闯,调过头来给闯军带路。闯军顺势掩杀长驱直入,已从西直门杀进城里来了。
暴怒的崇祯皇帝厉声喝骂逆臣贼子李国珍,一直到骂的没了力气,才瘫坐在龙椅上呼呼直喘。
从来就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很快就有宫卫来报,曹化淳开彰义门放闯贼进城了。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崇祯皇帝并没有继续喝骂,嘴角不住微微抽动,下意识的从龙椅上站立起来,又颓然坐下,然后再站起再坐下,一副坐立不安的神情,最终猛然一拂袍袖,将御案上的奏章、笔墨等物悉数扫落在地,顺势推翻了龙书案,象个神经质的孩子一样尖声高叫:“文臣误臣,武臣误朕,连内臣也误朕,该杀,该杀,全都该杀……”
如果说李国珍的背叛还算是可以接受的话,那么曹化淳直接打开城门把闯贼放进来,则是压垮崇祯皇帝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
因为曹化淳是潜邸的奴才,早了崇祯皇帝还是信王的时候就陪伴他读书,而且还是崇祯皇帝的内廷家奴,可以算是最亲近的那一批心腹了。
连曹化淳都投靠了闯贼,已经没有谁可以信赖了!
“朕御极十七栽,何曾睡过一天的安稳觉?哪一天不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事事为祖宗的江山社稷着想,时时为天下苍生着想,怎么会落得今日这般境地?”
崇祯皇帝的勤勉和节俭去出了名的,虽然他做错了很多事情,但“懒惰荒淫”“穷奢极欲”这样的屎盆子绝对扣不到他的头上。
“朕对文武群臣无不推心置腹,朕待天下百姓视若己出,兢兢业业一十七栽,怎会落到这步田地?为何如此?为何如此?为何如此?”
一连三句“为何如此”,声音高亢尖锐,在空荡荡的大殿中反复回响。
下面几个稀稀拉拉的大臣谁也不敢接这个话题,更不知如何回答,只是半真半假的用袖子掩住脸面,走出一副擦眼泪的样子,谁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是在为大明朝哭泣。
“朕知道你们这干人存的是甚么心思,无非就是看着我大明亡了,好去投靠李闯继续你们的富贵荣华,你们从来都没有真心的为我大明着想过。”
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还能站在武英殿上听崇祯皇帝训话的,应该也可以算是忠臣了。不过现在的崇祯皇帝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只是一个劲的大骂着:
“但凡你们还有一丁点的天良,就应该想我大明对你们的天高地厚之恩,就应该出去死战应敌报效朝廷……”
让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出去应敌?看来崇祯皇帝真的已经方寸大乱了!
骂文臣,骂武将,连死去很多年的那些个大臣也骂了一通,反正就是想起谁就骂谁。
骂人也想需要体力的,没过多久崇祯皇帝就骂不动了,却还摆出一副皇家威严的天子至尊模样,端坐在龙椅之上,好像是在自言自语一般喃喃的念叨着:“自我太祖洪武皇帝开创煌煌大明以来,已垂近三百年。祖宗血战得来的江山若是葬送在朕的手中,朕有何面目去见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朕要和社稷同殉……”
就好像是在自己给自己打气似的,崇祯皇帝不住的自言自语:“朕意已决,定要以身殉社稷,你们这些个腌臜的东西,快快逃走去投靠李闯吧,哈哈……”
带着哭腔大笑省中,那些个衣冠楚楚的朝臣相互对视了几眼,朝着御座上哈哈大笑几近疯狂的崇祯皇帝拜了几拜,然后就默不作声的出了大殿各自去安排后路了。
煌煌大明已经走完了她的历程,到了最后咽气的时刻。
树倒猢狲散,片刻之间,那些个朝臣勋贵就走了个干干净净。
“内廷侍卫……”
连大臣都跑光了,哪里还有什么内廷侍卫?
“万岁,臣……”
还不等李吴山把话说完,崇祯皇帝就已经大喊大叫起来:“内廷卫士何在?”
“万岁,内廷卫士大多已经跑散了,臣再次临时充值,为的就是护卫万岁。”
在皇帝最需要保护的时候,文武大臣散的一干二净,连内廷宿卫都跑的没了影子,皇帝当到这个份儿上,又岂是凄惨二字可以形容。
就好像马上就要溺死的人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崇祯皇帝亟不可待的大吼着:“朕记得你,你是那个叫做李吴山的,你很能打仗。朕加封你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速速迎敌……”
都什么时候了,还说这种话?这个时候你就是封我做玉皇大帝都没用了!
从这番言语就可以看出,崇祯皇帝的神志已不那么清醒了。
走上前去,单手把失魂落魄的崇祯皇帝搀扶起来,朗声说道:“万岁,贼已破城,事已不可为,臣已安排下些人手,可护卫万岁撤离……”
撤?
崇祯皇帝似乎稍微清醒了一点,脸色愈发苍白,片刻之间又变得通红如火,短短几个呼吸的时间,脸色就已几度变化,最终还是恢复到了蜡黄的样子,只是两颊之间透着一抹病态的潮红,说话的时候也有了些分寸,好像刚刚错乱的神志又恢复了一些,只是扶住李吴山的那只手还在不停的颤抖:“好,好,好……”
一连说了三个好字,崇祯皇帝的面色越来越凝重,但却终于拿出了天子应有的气度和威严:“太祖皇帝驱逐鞑虏,创下这份基业,后世不肖子孙沦落至此,把祖宗的江山社稷弄成了这个模样,朕还有何面目苟活世间?唯有以身相殉,或许还能保留几分颜面……罢了,罢了,朕已不想再撤了……”
已是穷途末路的崇祯皇帝仔细端详着李吴山那年轻的面庞,忍不住一声长叹,微微的摇了摇头,颓然说道:“没有什么好说的了,这份责任别人扛不起来,也只能由朕来扛了。”
“摆驾懿安宫!”
说完这句话之后,崇祯皇帝大踏步的出了武英殿,看也不看沿途那些慌乱逃窜的宫人,一直向着北边的懿安宫走来。
李吴山紧跑几步,撵上了崇祯皇帝的步伐,仅仅只是比他落后小半个身为,手握刀柄做出一副贴身护卫的样子。
不远处,路恭行正带着三五十个刚刚召集起来的内廷宿卫朝着这边奔跑过来,一边跑一边大声的呼喊着:“万岁在此,万岁在此,左右速来护驾,速来护驾……”
隆隆的炮声已清晰可闻了,仿佛一声紧似一声的丧钟,嘈杂的脚步声中夹杂着隐隐的哭喊之声,总是让人忍不住的想起一场盛大的丧事……
第四十八章 大明末日
这个时候的皇宫早已乱成了一锅粥!
平日里谨小慎微连走路都唯恐踏错一步的宦官们公然抢掠财物,纷纷把那些个金贵的御用物件儿隐藏起来,甚至写好了书有“大顺”的字符贴身收藏着以备不时之需……
听说皇上已经命令襄城伯率领京营的人马去抵挡了,还让宫里的侍卫上了城墙,准备“与贼决战”。
但这有用吗?李闯的百万大军已经从南北两个方向打过来了,连保定府的守军都换上了闯军的旗号,京城内外已无可战之兵,怎么可能守得住?
已经到了兵临城下的时刻,还指望打败李闯,恐怕也就只有崇祯皇帝会这么想了吧?
穿着四品武官服侍的李吴山穿过纷乱的人群,刚刚走过太和殿旁边的偏殿,迎面就遇到了老熟人路恭行。
在这个群情汹汹人心浮动的时刻,皇宫大内已成为全天下最危险的地方,路恭行怎么也没有想到李吴山会在这个时候进宫。
虽然同为太子师,但路恭行早就听说过李吴山在给殿下上课的时候说过的那些“歪理邪说”,并且对他的说法嗤之以鼻。从学术角度来看,路恭行很不认同李吴山的想法,但是现在却对他颇为赏识。无论如何,能在这个时候进宫的官员,一定是心存社稷忠于朝廷的精忠之臣。尤其是李吴山这样的武官,似乎能带来一丝天然的安全感。
奈何现在绝对不是夸赞对方的时候,连最基本的寒暄客套都免去了,直接说道:“李侍讲快去保护万岁。”
不久之前,宫里的侍卫已经被成建制派上城墙去助战,没过多久就败了下来,大多已经跑散了,连皇帝的个人安全都无法保证。在这个兵凶战危的非常时期,宫里头若是有几个心怀不轨的妄悖之徒,皇上可就危险了。
“万岁在哪儿?”
“在武英殿。”路恭行一边跑一边说:“你快过我暂充值卫,无论如何都要保护万岁万无一失,我去找些侍卫马上就赶过去。”
武英殿内,崇祯皇帝正在破口大骂:“这李贼国珍误朕误国,大事全都坏在这贼的手中,其最当诛!”
也怨不得崇祯皇帝会大骂李国珍,因为他做事情实在是太难看了。
昨天下午,就在这武英殿上,崇祯皇帝把京城最后一支防卫军交给了李国珍,让他去阻击闯军。身负皇帝信赖的李国珍信誓旦旦的做出了“取义成仁”的保证,慷慨激昂的拍着胸脯子发誓一定要和闯贼决一死战。
结果呢?
结果就是李国珍直接就举旗投降了李闯,调过头来给闯军带路。闯军顺势掩杀长驱直入,已从西直门杀进城里来了。
暴怒的崇祯皇帝厉声喝骂逆臣贼子李国珍,一直到骂的没了力气,才瘫坐在龙椅上呼呼直喘。
从来就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很快就有宫卫来报,曹化淳开彰义门放闯贼进城了。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崇祯皇帝并没有继续喝骂,嘴角不住微微抽动,下意识的从龙椅上站立起来,又颓然坐下,然后再站起再坐下,一副坐立不安的神情,最终猛然一拂袍袖,将御案上的奏章、笔墨等物悉数扫落在地,顺势推翻了龙书案,象个神经质的孩子一样尖声高叫:“文臣误臣,武臣误朕,连内臣也误朕,该杀,该杀,全都该杀……”
如果说李国珍的背叛还算是可以接受的话,那么曹化淳直接打开城门把闯贼放进来,则是压垮崇祯皇帝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
因为曹化淳是潜邸的奴才,早了崇祯皇帝还是信王的时候就陪伴他读书,而且还是崇祯皇帝的内廷家奴,可以算是最亲近的那一批心腹了。
连曹化淳都投靠了闯贼,已经没有谁可以信赖了!
“朕御极十七栽,何曾睡过一天的安稳觉?哪一天不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事事为祖宗的江山社稷着想,时时为天下苍生着想,怎么会落得今日这般境地?”
崇祯皇帝的勤勉和节俭去出了名的,虽然他做错了很多事情,但“懒惰荒淫”“穷奢极欲”这样的屎盆子绝对扣不到他的头上。
“朕对文武群臣无不推心置腹,朕待天下百姓视若己出,兢兢业业一十七栽,怎会落到这步田地?为何如此?为何如此?为何如此?”
一连三句“为何如此”,声音高亢尖锐,在空荡荡的大殿中反复回响。
下面几个稀稀拉拉的大臣谁也不敢接这个话题,更不知如何回答,只是半真半假的用袖子掩住脸面,走出一副擦眼泪的样子,谁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是在为大明朝哭泣。
“朕知道你们这干人存的是甚么心思,无非就是看着我大明亡了,好去投靠李闯继续你们的富贵荣华,你们从来都没有真心的为我大明着想过。”
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还能站在武英殿上听崇祯皇帝训话的,应该也可以算是忠臣了。不过现在的崇祯皇帝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只是一个劲的大骂着:
“但凡你们还有一丁点的天良,就应该想我大明对你们的天高地厚之恩,就应该出去死战应敌报效朝廷……”
让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出去应敌?看来崇祯皇帝真的已经方寸大乱了!
骂文臣,骂武将,连死去很多年的那些个大臣也骂了一通,反正就是想起谁就骂谁。
骂人也想需要体力的,没过多久崇祯皇帝就骂不动了,却还摆出一副皇家威严的天子至尊模样,端坐在龙椅之上,好像是在自言自语一般喃喃的念叨着:“自我太祖洪武皇帝开创煌煌大明以来,已垂近三百年。祖宗血战得来的江山若是葬送在朕的手中,朕有何面目去见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朕要和社稷同殉……”
就好像是在自己给自己打气似的,崇祯皇帝不住的自言自语:“朕意已决,定要以身殉社稷,你们这些个腌臜的东西,快快逃走去投靠李闯吧,哈哈……”
带着哭腔大笑省中,那些个衣冠楚楚的朝臣相互对视了几眼,朝着御座上哈哈大笑几近疯狂的崇祯皇帝拜了几拜,然后就默不作声的出了大殿各自去安排后路了。
煌煌大明已经走完了她的历程,到了最后咽气的时刻。
树倒猢狲散,片刻之间,那些个朝臣勋贵就走了个干干净净。
“内廷侍卫……”
连大臣都跑光了,哪里还有什么内廷侍卫?
“万岁,臣……”
还不等李吴山把话说完,崇祯皇帝就已经大喊大叫起来:“内廷卫士何在?”
“万岁,内廷卫士大多已经跑散了,臣再次临时充值,为的就是护卫万岁。”
在皇帝最需要保护的时候,文武大臣散的一干二净,连内廷宿卫都跑的没了影子,皇帝当到这个份儿上,又岂是凄惨二字可以形容。
就好像马上就要溺死的人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崇祯皇帝亟不可待的大吼着:“朕记得你,你是那个叫做李吴山的,你很能打仗。朕加封你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速速迎敌……”
都什么时候了,还说这种话?这个时候你就是封我做玉皇大帝都没用了!
从这番言语就可以看出,崇祯皇帝的神志已不那么清醒了。
走上前去,单手把失魂落魄的崇祯皇帝搀扶起来,朗声说道:“万岁,贼已破城,事已不可为,臣已安排下些人手,可护卫万岁撤离……”
撤?
崇祯皇帝似乎稍微清醒了一点,脸色愈发苍白,片刻之间又变得通红如火,短短几个呼吸的时间,脸色就已几度变化,最终还是恢复到了蜡黄的样子,只是两颊之间透着一抹病态的潮红,说话的时候也有了些分寸,好像刚刚错乱的神志又恢复了一些,只是扶住李吴山的那只手还在不停的颤抖:“好,好,好……”
一连说了三个好字,崇祯皇帝的面色越来越凝重,但却终于拿出了天子应有的气度和威严:“太祖皇帝驱逐鞑虏,创下这份基业,后世不肖子孙沦落至此,把祖宗的江山社稷弄成了这个模样,朕还有何面目苟活世间?唯有以身相殉,或许还能保留几分颜面……罢了,罢了,朕已不想再撤了……”
已是穷途末路的崇祯皇帝仔细端详着李吴山那年轻的面庞,忍不住一声长叹,微微的摇了摇头,颓然说道:“没有什么好说的了,这份责任别人扛不起来,也只能由朕来扛了。”
“摆驾懿安宫!”
说完这句话之后,崇祯皇帝大踏步的出了武英殿,看也不看沿途那些慌乱逃窜的宫人,一直向着北边的懿安宫走来。
李吴山紧跑几步,撵上了崇祯皇帝的步伐,仅仅只是比他落后小半个身为,手握刀柄做出一副贴身护卫的样子。
不远处,路恭行正带着三五十个刚刚召集起来的内廷宿卫朝着这边奔跑过来,一边跑一边大声的呼喊着:“万岁在此,万岁在此,左右速来护驾,速来护驾……”
隆隆的炮声已清晰可闻了,仿佛一声紧似一声的丧钟,嘈杂的脚步声中夹杂着隐隐的哭喊之声,总是让人忍不住的想起一场盛大的丧事……